<p class="ql-block">話說有一年到西安出差,逛了眾多名勝古跡,感受到了西安歷史文化輝煌燦爛;吃了各種西安小吃。曉得了西安面食豐富多彩,西安面食種類之多對咱們這些東北人來說仿佛劉姥姥進(jìn)了大觀園聽所未聽聞所未聞。別的不說單說吃過的一種最普通的形狀像罐子一樣的饅頭面食就給咱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饅頭不是在飯店吃的,是在人家做客時候吃到的。</p><p class="ql-block">這一年領(lǐng)我們一行到西安出差的是我們單位的張科長。張科長有個弟弟在西安工作。我們一行人來到西安后,張科長的弟弟請張科長和我們到家里做客,一敘多年兄弟未見之情。那是,一個在大東北一個在大西北,迢迢幾千里,西出陽關(guān)一般。跟著張科長咱們幾個年輕后生借光在張科長弟弟家蹭了一頓飯。</p><p class="ql-block">一晃多少年過去了,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早已不甚了了,但是吃的那頓飯的主食饅頭卻始終未有忘懷。原因是西安饅頭真的是太好吃了。圓圓的象個罐子一般幾何造型的饅頭,高挺白凈,面質(zhì)細(xì)膩,口感特別好。咬一口,筋筋道道。吃一口,麥香滿口。那饅頭表皮光滑還有點兒發(fā)亮,用手一撕,一層一層的。吃在嘴里那股濃郁的甜絲絲的麥香味讓你吃了這個想那個,空嘴吃饅頭不吃菜都能吃好幾個。咱們這么多年在東北從來沒吃過這種饅頭。當(dāng)時我們禁不住好奇的問,這像罐子一樣的饅頭咋這么好吃是自己做的嗎?張科長弟弟回答在飯店買的。并笑笑說,當(dāng)?shù)厝税堰@不叫饅頭叫罐罐饃。這饃不僅好吃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訪賢路過西北涇川,地方官將民間蒸制的罐罐饃貢上,皇帝品嘗后大加贊賞,并定為貢品,歲歲朝貢,罐罐饃登堂入室進(jìn)了紫禁城,從此罐罐饃更加有名。這涇川現(xiàn)在屬于甘肅,但陜甘兩省近鄰面食大同小異。好嘛,一個饅頭不僅好吃還有這么精彩的故事,跟皇家都扯上了關(guān)系,神奇,神奇,不簡單。要不怎么說吃盡天下飯,不如陜西一塊面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