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小伙伴,看到就是緣分!如果您喜歡就停下腳步,挺好的,如果您不喜歡,也停下腳步看看,所有的圖片都有借鑒!</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參加了一場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講座,主題是親子溝通與學業(yè)成績的關(guān)系。講師提到,親子溝通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而家校溝通也影響著教師和家長的效能感。這讓我想到自己平時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確實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傾聽。</p> <p class="ql-block">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屏幕上播放了一則新聞,講述一位中學生因被當眾體罰而情緒失控跳樓的悲劇?,F(xiàn)場氣氛一下子沉重起來,許多老師低頭沉思。這讓我意識到,溝通不當?shù)暮蠊h比我們想象的嚴重。</p> <p class="ql-block">隨后的環(huán)節(jié),講師用積木搭建來比喻家庭教育中的信念與能量。他說,教育不是簡單的管教,而是用語言和行動傳遞信念。我邊聽邊回想自己平時對孩子的引導,是否也像這積木一樣,一層層地搭建起他的信心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水在不同語言影響下形成不同雪花的實驗,比如“謝謝”和“笨蛋”帶來的雪花形態(tài)截然不同。這讓我聯(lián)想到,語言的力量真的能塑造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講師接著強調(diào)傾聽的重要性,問大家:“你會傾聽嗎?”我默默點頭,也有些自省。</p> <p class="ql-block">講座的高潮部分,講師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父母和老師有沒有管教的權(quán)柄?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全場陷入沉思。我想到自己有時也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急躁,但管教的初衷,不該是傷害,而是引導。</p> <p class="ql-block">有一張幻燈片讓我特別有共鳴:“教是教導,要用愛心和耐心,不是說教,是點撥,點到即止。”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更要講究方式。我想到自己有時說話太直接,反而讓孩子關(guān)上了心門。</p> <p class="ql-block">講師還分享了一個關(guān)于錢穆的故事。錢穆小時候背書很厲害,但父親沒有一味表揚,而是通過提問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種教育方式讓我深受啟發(fā),教育不是一味夸獎,而是引導孩子自我認知。</p> <p class="ql-block">桌上擺著食物和飲料,旁邊寫著:“常見這樣的溝通?達成了目的卻不那么舒服?!蔽倚α?,這不就是我們常做的嗎?用物質(zhì)交換孩子的行為,但忽略了情感的連接。</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的內(nèi)容有些沉重,屏幕上列出了幾種不良溝通方式,比如命令、訓斥、空洞安慰等。我看著那些熟悉的語言,心里一陣發(fā)緊。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p> <p class="ql-block">互動環(huán)節(jié),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個“溝通能力目測”的評分表,問大家:“你給自己打幾分?”我默默在心里給自己打了6分,意識到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播放了一個學生被推搡的視頻,然后問:“假如你是班主任?”一連串的問題讓我陷入思考:我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是否真正了解了家長和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是否做好了預案?</p> <p class="ql-block">講座還討論了作業(yè)與玩耍時間的溝通方式。比如:“如果你提前寫完作業(yè),玩的時間就能長一點。”比起“你不寫完作業(yè)就別想玩”,這樣的表達顯然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決定回家試試這種正向引導。</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出現(xiàn)了孩子被批評的場景,比如“你已經(jīng)三天沒打掃房間了”,旁邊還有一只熊貓圖案,看起來很可愛,但內(nèi)容卻讓人反思。我們是否也常用這種方式批評孩子,卻忽略了他們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有一張幻燈片讓我印象深刻,上面寫著:“溝通中是否存在語言暴力?”列出的那些話,我好像也說過。比如“你怎么這么笨?”這讓我意識到,語言暴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張卡通圖,兩個小人互相用箭射對方,旁邊寫著:“語言有能量,祝?;蛑湓{?!蔽蚁氲阶约浩綍r說話的方式,是不是也常常在“咒詛”而不是“祝?!保?lt;/p> <p class="ql-block">講座還提到了溝通的55387定律:55%靠態(tài)度和肢體語言,38%靠語氣,7%靠內(nèi)容。這讓我意識到,我們說話的方式比說的內(nèi)容更重要。一個溫和的態(tài)度,比強硬的語氣更能讓孩子接受。</p> <p class="ql-block">有一張幻燈片寫著:“好好說話,態(tài)度55%;話好好說,方式38%;說說好話,內(nèi)容7%。”我把它記在了筆記本上,決定以后多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還引用了一句圣經(jīng):“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边@讓我想到,溝通是雙向的,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尊重彼此。溝通模式往往來自原生家庭,我們是不是也在重復自己父母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強調(diào)了“聽”的重要性:“用耳聽清楚,用眼聽明白,用心聽懂。”我意識到,傾聽不是簡單的“聽著”,而是要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p> <p class="ql-block">最后,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幅圖:溝通好了,親子之間的心是通的;溝通不好,親子之間的溝是深的。我合上筆記本,心里默默告訴自己:以后,我要多聽,少說,深聽淺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