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國歷史上,14個政權(quán)定都陜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炎黃到盛唐,</span>這片土地見證了無數(shù)崛起與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紀的1935至1948年間,中國革命在這里完成了偉大的轉(zhuǎn)折,從此走向勝利。</p><p class="ql-block"> 如今,雖退去光環(huán),但華夏文明的底色仍刻在這片黃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出四川,第一站便是漢中。</p><p class="ql-block"> 漢中市,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地處中國版圖地理幾何中心,秦嶺北立,巴山南臥,因“漢水”流經(jīng)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國寶天府,魚米之鄉(xiāng)”之稱。</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fā)祥地,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zhàn)場。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行旅通商要地”,被譽為“秦之咽喉”、“蜀之門戶”。</p> <p class="ql-block">漢王劉邦</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定都南鄭(漢中)。后出漢中,統(tǒng)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因此漢中就有了“漢家發(fā)祥地”之稱?!睗h”也成了漢朝的國號,并逐漸形成了“漢”文化,“漢”更成為漢族、漢人、漢字、漢語、漢服等的名稱。</p> <p class="ql-block">韓信拜將臺</p><p class="ql-block"> 期間,韓信因?qū)畈粷M而出走,蕭何聞訊后連夜追回,并勸說劉邦,筑臺設(shè)壇,拜韓信為大將軍,此后,暗度陳倉,平定三秦。</p> <p class="ql-block">古漢臺</p><p class="ql-block"> 古漢臺是漢高祖劉邦在漢中時的行宮遺址,現(xiàn)為漢中市博物館所在地,是漢中漢文化的核心載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漢中市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 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漢臺原有的建筑風格和布局,相繼修建了石門十三品陳列室、褒斜古棧道陳列室,集歷史遺跡,文物展覽和園林景觀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石門十三品 </p><p class="ql-block"> 石門十三品是收藏于漢中市博物館的十三件漢魏至宋代的摩崖石刻珍品,原位于褒斜棧道南端石門隧道附近,1970年因修建石門水庫遷至現(xiàn)址。</p><p class="ql-block"> 十三品是從近兩百塊石門摩崖石刻中精選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國之瑰寶”,在書法、歷史、文化等領(lǐng)域具有極高價值。</p> <p class="ql-block">褒斜古棧道</p><p class="ql-block"> 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嶺和大巴山之間7條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棧道南端石門隧洞的開鑿和因地制宜修建棧道的各種形制: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穿越秦嶺,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穿越大巴山。</p><p class="ql-block"> 這些道路,歷史上統(tǒng)稱為蜀道。在蜀道上,褒斜道上的主要遺跡有:石門、孔雀臺棧道、石埡子棧道。</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石門棧道以石門水庫為依托,匯聚了棧道文化、褒國文化、水文化、兩漢三國文化以及石門摩崖石刻為一體,是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漢中興漢勝境</p><p class="ql-block"> 它是以漢文化為核心的一個沉浸式體驗景區(qū)。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體建筑恢弘如宮殿,建筑細節(jié)極具漢風神韻?。來</span>這里,仿佛穿越千年,觸摸大漢,每一步都踏在歷史的脈搏上。</p> <p class="ql-block">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十三朝古都,秦阿房宮、漢未央宮、長樂宮、唐大明宮等在此勾勒出“長安情節(jié)”。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必游景點有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西安城墻、陜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涵蓋兩項六處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陜西歷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是國內(nèi)眾多游客“為一座館赴一座城”的文化地標,其熱門程度堪比中國國家博物館:高峰期時館內(nèi)最大承載量1.2萬人,但每天預約門票點擊量超過60萬人次,妥妥的一票難求。有人說,我不知道這里有什么,但我知道都是寶貝。</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館藏從藍田人化石到盛唐珍寶,171余萬件文物濃縮了160萬年華夏文明。這里頂尖的文物收藏,多為“國家一級文物”,部分為孤品,一級文物中有38件禁止出境展覽,成為了到西安旅游打卡必看的核心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陜歷博的十八件館藏鎮(zhèn)館之寶,都是各自時代的巔峰藝術(shù)成就,都是值得必看的罕世國寶,各個都是傳奇,比如:</p> <p class="ql-block">鑲金獸首瑪瑙杯</p><p class="ql-block"> 來自中西亞的進奉唐朝的國禮,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是全球獨一份的孤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一塊罕見的纏絲紅瑪瑙雕琢而成,</span>據(jù)說能值半個香港。</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杜虎符</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國晚期秦國的調(diào)兵符,身刻錯銘文“······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惠君符?!闭宫F(xiàn)了秦國軍權(quán)高度集中的制度設(shè)計,被譽為“中國古代加密技術(shù)的先驅(qū)”。</p> <p class="ql-block">唐鴛鴦蓮瓣紋金碗</p><p class="ql-block"> 曾現(xiàn)身于唐宮盛宴的酒器,細膩紋路與精湛工藝,映照出宮庭生活的奢華。是已出土的唐代金碗中最富麗堂皇的金碗。</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駱駝載樂俑</p><p class="ql-block"> 當仁不讓的唐三彩“扛把子”,既是大唐工藝登峰造極的實證,也見證了絲綢之路上的交流與融合。</p> <p class="ql-block">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p><p class="ql-block"> 五代時期瓷器,五代工藝集大成者,注水方式暗藏玄機,彰顯彼時的陶瓷工藝水準。</p> <p class="ql-block">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p><p class="ql-block"> 唐朝的盛世珍寶之一,是迄今已知唐代銀罐中最大氣和精美的一件,它以其鬼斧神工的技藝與流光溢彩的紋飾,瞬間成為何家村窖藏文物中的“頂流明星”。</p> <p class="ql-block">何家村唐代窖藏進口寶石</p><p class="ql-block"> 來自于古代西域國進貢的一批寶石,主要為紅寶石和藍寶石。</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墻</p><p class="ql-block"> 又稱西安明城城墻,是在唐代長安城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礎(chǔ)上擴建而成。輪廓呈封閉長方形,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筑。</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shè)施,構(gòu)成了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p> <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國古代碑林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shù)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shù)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安市大雁塔腳下,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盛唐文化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為西安地標性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千年之前的大唐盛世也應如是。白日西安,夜晚長安,<span style="font-size:18px;">眾多游客身著漢服唐裝,</span>在這里邂逅盛唐風華,夢回唐朝。</p> <p class="ql-block">秦兵馬俑</p><p class="ql-block"> 1974年陜西村民一镢頭驚醒了沉睡兩千年的地下軍團,這支為秦始皇陪葬的龐大軍陣,用精湛工藝凝固了古代中國的軍事巔峰與權(quán)利想象。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震驚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p> <p class="ql-block"> 兩千年前的大秦軍團,在黃土之下靜候重生,其規(guī)模之恢弘,工藝之精絕,令世界震撼。這個地下軍事博物館,以千軍萬馬的沉默,訴說著大秦帝國的雄渾與不朽。</p> <p class="ql-block"> 千人千面的兵俑神態(tài)各異,其中,二號坑的跪射俑是兵馬俑的鎮(zhèn)館之寶。它面部泛綠,歷經(jīng)千年色彩未退,這唯一完整保留彩繪的兵馬俑,成為秦帝國多元文化與彩繪工藝的未解之謎。而且,在中國的政區(qū)圖上,陜西的地圖自北向南依次勾勒的輪廓就像一尊跪射俑,令人驚奇。</p> <p class="ql-block">秦銅馬車</p><p class="ql-block"> 中國一級文物,1978年6月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現(xiàn)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中國考古史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專屬于皇帝的大型彩繪銅車馬,考古界將其譽為“青銅之冠”。在有著輝煌青銅文明史的中國,這是至高美譽。</p> <p class="ql-block"> 陜北,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有一座史詩般的城市 — 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35年至1948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我們黨實現(xiàn)了由弱變強、轉(zhuǎn)敗為勝的偉大歷史轉(zhuǎn)折,并由此走向全國勝利。</p> <p class="ql-block"> 巍巍寶塔山,滔滔延水河。</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偉大而深遠的歷史進程中,寶塔山像中流砥柱,凝聚著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者的民族魂魄;延河像乳汁,哺育了一個曾經(jīng)改變了中國命運的偉大時代。</p> <p class="ql-block"> 延安革命紀念館,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反映黨中央在陜北和延安領(lǐng)導中國革命13年為基本內(nèi)容的陳列體系,起著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楊家?guī)X革命舊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和中共中央機關(guān)在此居住。這期間,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p> <p class="ql-block"> 棗園革命舊址,1944年3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guī)X遷駐此地,期間,領(lǐng)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qū)大生產(chǎn)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七大”。</p> <p class="ql-block"> 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為培養(yǎng)抗戰(zhàn)文藝干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chuàng)辦,艾青、冼星海、賀敬之等大批文藝人才匯聚在此,創(chuàng)作出了《黃河大合唱》、《白毛女》等經(jīng)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 紅色主題演出《再回延安》,帶領(lǐng)觀眾行進式體驗的“走著看”,短短一小時的演出卻贏得了觀眾廣泛的好評,“震撼”、“淚目”成高頻詞。</p> <p class="ql-block"> 黃河壺口瀑布位于陜西宜川縣和山西吉縣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p> <p class="ql-block"> 黃河奔流至此,上游300米寬的水面被壓縮到20 — 30米的寬度,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震撼氣概。</p> <p class="ql-block">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毛澤東率黨中央東渡黃河,從勝利走向勝利。</p> <p class="ql-block"> 陜西,從史前文明到周秦漢唐,從革命圣地到自然奇觀,完整呈現(xiàn)了華夏文明的發(fā)展脈絡。這片黃土地上的每一處景觀都在訴說著中國故事,等待著你的聆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