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吳文貴先生一生</p><p class="ql-block">孫步中</p><p class="ql-block">青史掩塵煙,情貞未敢傳。</p><p class="ql-block">一音驚日月,孤影立風前。</p><p class="ql-block">德重人追仰,名高世共憐。</p><p class="ql-block">是非終有定,傲骨自千年。</p> <p class="ql-block">為光明而歌的靈魂:吳文季的音樂人生</p><p class="ql-block"> 作者/旭日花甲</p><p class="ql-block"> 在20世紀的中國,一個風云變幻、戰(zhàn)火紛飛又充滿希望與變革的時代,吳文季誕生于福建惠安縣洛陽古鎮(zhèn)。彼時,古老的華夏大地正經歷著風雨如晦的歲月,內憂外患交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個小小的生命,卻在命運的安排下,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又滿是坎坷的人生旅程。</p> <p class="ql-block"> 少年時期的吳文季,就展現(xiàn)出對藝術獨特的感知力。在那個物質匱乏、精神生活同樣貧瘠的年代,他如饑似渴地汲取著一切與藝術相關的養(yǎng)分。從觀看五四運動后的新話劇,到閱讀高爾基等名家作品,每一次精神的觸碰都在他心底種下音樂創(chuàng)作的種子。家庭的變故與生活的艱辛,并未磨滅他對藝術的熱愛,反而讓這熱愛愈發(fā)深沉。</p> <p class="ql-block"> 1938年,為了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他背井離鄉(xiāng),輾轉多地,在時代的洪流中,他憑借對音樂的執(zhí)著與天賦,考入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接受專業(yè)的音樂教育。在那里,他像一塊干涸的海綿,盡情吸收著專業(yè)知識,為日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后,他加入解放軍文工團,用激昂的歌聲為戰(zhàn)士們加油鼓勁,他的領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戰(zhàn)士們心中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真正讓吳文季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是《康定情歌》。1946年,他深入民間,采集到“溜溜調”,經過精心改編,將其變?yōu)椤杜荞R溜溜的山上》,后經江定仙教授編配,更名為《康定情歌》。這首歌一經問世,便迅速傳唱開來,從國內唱到國外,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民歌的一扇窗口,還隨著宇宙飛船在太空播放,成為“宇宙之歌”。這是吳文季對世界音樂的巨大貢獻,他用音樂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 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1953年,因歷史問題的無端懷疑,他被遣送回故鄉(xiāng)。離別的那天,文工團的排練廳空蕩得能聽見風穿過窗欞的嗚咽。只有相戀多年的姑娘離別的淚水,他望著她泛紅的眼眶,將那支常用來指揮的銀質 指揮棒塞進她掌心:“等我回來,咱們再排練《革命歌典》?!? 從舞臺中央的璀璨明星,到鄉(xiāng)間勞作的平凡人,巨大的落差并未擊垮他。在故鄉(xiāng),他依然扎根民間,為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優(yōu)秀作品。他把惠安女的形象搬上舞臺,用音樂和舞蹈展現(xiàn)她們的勤勞與堅韌,《阿蘭》《豐收之夜》等作品,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他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眷戀。即使生活困苦,他也從未放棄音樂創(chuàng)作,他的精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那個時代的藝術天空。</p> <p class="ql-block"> 1966年,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在貧病交加中離世,年僅48歲。他的一生,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短暫卻絢爛。他是時代的受害者,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承受了不該有的苦難;但他更是世人敬仰的英雄,用音樂書寫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執(zhí)著。他采集整理的兩百余首民歌,是中華民族音樂寶庫中的瑰寶,他的作品,如同一首首時代的贊歌,記錄著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與人間百態(tài)。</p> <p class="ql-block"> 廿十一世紀多年后的一天,華為總裁任正非專程來到吳文季墓前拜謁。他恭敬地獻上花籃,清理墓前雜草,對著墓碑上“他一生坎坷,卻始終為光明歌唱”的碑文深深鞠躬。這一拜,不僅是對吳文季個人的敬重,更是對那個時代所有為藝術、為理想執(zhí)著奮斗者的致敬。吳文季雖已離去,但他的音樂和精神,如同不朽的樂章,永遠在世間傳唱,激勵著后人在追求藝術與夢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放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華為總裁任正非2022年7月5號前往洛陽吳文季先生塋墳祭掃</p><p class="ql-block">孫步中</p><p class="ql-block">洛水橋邊草木深,百年塋跡祭虔心。</p><p class="ql-block">情牽故夢傳魚信,義重前塵薦玉簪。</p><p class="ql-block">一曲天音縈歲月,半生坎坷付歌吟。</p><p class="ql-block">今朝墨韻凝新苑,不負清風不負琴。</p><p class="ql-block">注/凝新苑</p><p class="ql-block">康定情歌文化公園</p> <p class="ql-block">次韻奉和步中詩友《吳文季為光明歌唱》鶴頂格</p><p class="ql-block"> 無 求 </p><p class="ql-block">吳門才子韻何深,文載情歌鑒赤心。</p><p class="ql-block">季歷風霜收妙律,為凝雅調贈云簪。</p><p class="ql-block">光涵遠域千秋曲,明澈高原萬壑吟。</p><p class="ql-block">歌繞康巴聲不盡,唱隨星月伴清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