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6日</p><p class="ql-block">今天坐輪渡回英格蘭島,去威爾士一游。</p><p class="ql-block">行程:</p><p class="ql-block">??酒店→ ?? 45km→都柏林港口 Dublin → ??110km→霍利黑德Holyhead→??44km→安格爾西島 Isle of Anglesey→??181km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p> <p class="ql-block">餐廳旁邊的休息室。</p><p class="ql-block">旅程中頭一次按份領早餐。當然是主食,飲料調(diào)味啥的還是自助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要趕早班的渡輪,所以出發(fā)時間也提前了。7點半離開酒店。</p> 八點半到達都柏林港(Dublin Port),領隊去辦理乘船手續(xù),我們在車上等候,下車去候船廳看了看,里面的散客還不少。他們也比我們要早登船。 <p class="ql-block">都柏林港是愛爾蘭最大、最繁忙的海港,也是連接愛爾蘭與英國及歐洲大陸的重要樞紐,位于利菲河(River Liffey)入???,距離市中心不遠,才3公里。</p><p class="ql-block">這里承擔著愛爾蘭近50%的貨物吞吐量,可以說是全國的經(jīng)濟命脈。我們看到了集裝箱碼頭、滾裝船碼頭、油輪泊位和大型貨運區(qū)。這里也有多條跨國渡輪航線,主要連接英國、法國及威爾士,我們乘坐的斯特納航運(Stena Line)就是到威爾士的霍利黑德(Holyhead),穿越愛爾蘭海,110公里,航程3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九點多,渡輪出發(fā)。這次坐的渡輪和來的時候船不一樣,感覺要小一些,結(jié)構(gòu)也不一樣。渡輪上層還有艙房區(qū),可以睡著到達。</p><p class="ql-block">甲板上有給寵物狗提供的專門活動區(qū)域,不過觀景甲板不大。休息室里也沒有影院了。</p> 這次吸取來時的教訓,上船后先去找靠窗的座位,團友們大多數(shù)都聚集在了一起。我們的位置挨著的爺孫(還是父子?)三個,老爺子是個非常有趣的人,說他的獅子玩偶是他的wife,一會兒給喂個蘋果,一會給戴個耳機,小兄妹兩個在一旁嘰嘰喳喳聊著什么,可惜和我們聊不起來,不然應該是個很好的練口語的機會。粗糙的外殼里藏著有趣的靈魂,這是我對此行遇到的好幾位年長者的最深印象。 <p class="ql-block">趁著在船上的時間,查些威爾士的資料。</p><p class="ql-block">威爾士(Wales,威爾士語為Cymru)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的四大構(gòu)成國之一,東鄰英格蘭,面積約2.08萬平方公里,首府卡迪夫。它有一定的自治權(quán),有自己的議會,現(xiàn)在的威爾士親王是威廉王子,只是威爾士的象征性君主,不具有實際的政治權(quán)力。(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沒有作為名義領袖的“親王”,這一點是不同的。)威爾士有自己的國旗,國徽,國慶日(每年3月1日,紀念民族守護神圣大衛(wèi))</p> <p class="ql-block">威爾士國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由白綠兩色組成(代表都鐸王朝),中間是紅龍圖案(代表卡德瓦拉德王子)。所以又稱為紅龍旗(Y Ddraig Goch),中世紀的傳說中,代表威爾士的紅龍戰(zhàn)勝代表撒克遜的白龍,象征著威爾士與英格蘭的斗爭終將獲得勝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威爾士這些年也在搞獨立公投。這一路聽下來,感覺這個英國這個國家可能最后會變成只有英格蘭那么大地方了。</p><p class="ql-block">威爾士的國徽上的紅龍,畫的像獅子一樣。銘文威爾士語“PLEIDIOL WYF I'M GWLAD”意為“吾以真心奉故國”,出自威爾士官方國歌《父輩的土地》。周圍的玫瑰、綠韭蔥、三葉草、薊則分別代表了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蘇格蘭。(綠韭蔥和國花黃水仙都是威爾士的象征,比較常見)</p> 威爾士語(Cymraeg)也是歐洲最古老語言之一,與凱爾特語同源,在這里的路標、文件都用雙語。<br>在威爾士,橄欖球比足球更受熱捧。熱愛運動的威爾士人,把體育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br>威爾士的歷史比英格蘭更古老,比較為人熟知的是亞瑟王的故事。它悠久的凱爾特文明和獨特的工業(yè)遺產(chǎn),與不受污染的鄉(xiāng)村原風景,一起構(gòu)成獨特的景致。對比英格蘭的城市化和繁榮,這里的純樸自然更讓人放松。 在船上午餐自理,依然是把自帶的食物打掃一下,船上提供的餐食就沒有去買。不過看團友買的,分量還挺足。 下午13:40船到霍利黑德(Holyhead)港,這是英國與愛爾蘭之間最繁忙的渡輪港口,位于安格爾西島(Isle of Anglesey)西北部。等車從渡輪下來,已經(jīng)將近14點了。 我們在威爾士只有短短 不到半天的時間,但所去的兩個景點也很值得一記。 司機小伙將車開往北棧燈塔的方向,發(fā)現(xiàn)不對又折返,倒是給我們多看了一段風景。 <p class="ql-block">行程上是去島的最西端看南棧燈塔(South Stack Lighthouse),真的只是看,因為時間原因,不能走到燈塔跟前。</p> <p class="ql-block">自1809年建成以來,南棧燈塔一直是經(jīng)過船只的警示燈,提醒它們注意下面致命的礁石。該燈塔幫助引導駛?cè)朊肺骱拥姆泵降赖拇?,同時也是本地海員的航標,并為穿越愛爾蘭海往返于霍利黑德、都柏林和鄧萊里港口的沿海交通提供指引?,F(xiàn)在估計船只都用GPS衛(wèi)星導航了,燈塔更多作為旅游拍照的背景了。</p> 海島上基本看不到高大的植物,裸露的巖石傳達著蒼涼的感覺。好像不是熱帶地區(qū)的海島,景觀都是如此。大風吹走地面的土壤,植被很難長期存活。 <p class="ql-block">安格爾西島是英國的蜜月天堂,因威廉王子夫婦曾在這里度蜜月而名聲大振!橫跨海岸線的安格爾西島海岸步道全長125英里,95%的海岸線被認定為“杰出自然風景區(qū)“ 。我們的行程不在島上停留過夜,所以只能車覽一下沿途美麗的風光。</p><p class="ql-block">我聽說安格爾西海鹽,因為白宮使用而走紅,它與巧克力搭配味道獨特,可惜也沒機會品嘗一下。</p> <p class="ql-block">短暫的游覽結(jié)束,開始返程。</p> <p class="ql-block">到了司機威爾士小哥的家鄉(xiāng),在領隊和他溝通后,給我們增加了一個景點。就是擁有「最長地名的火車站」 ——蘭韋爾普爾古因吉爾戈格里惠爾恩德羅布爾蘭蒂西利奧戈戈戈赫火車站</p><p class="ql-block">(Llanfairpwllgwyngyllgogerychwyrndrobwllllantysiliogogogoch)</p><p class="ql-block">也有的說這是小鎮(zhèn)的名字,縮略為 Llanfair Pwllgwyngyll,Llanfair PG或Llanfairpwll。</p> <p class="ql-block">最值得看的就是這個小車站。</p> <p class="ql-block">車站的名字是威爾士語58個字母組成,被吉尼斯認證為全球火車站名最長紀錄保持者。而實際上,這個名字是當?shù)夭每p在1860年代為吸引游客搭乘新開通的鐵路,虛構(gòu)出來的,沒想到成為營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曾經(jīng)在新西蘭出現(xiàn)過同名的小鎮(zhèn),后來因侵權(quán)更名,用了85個字母,更夸張。不過,那里沒有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查了一下,中文音讀:“蘭-維爾-普爾-古因-吉爾-戈格里-惠爾-恩-德羅布爾-蘭蒂-西利奧-戈戈戈赫”,至于意思,要分解來看:</p><p class="ql-block">Llanfair 圣瑪麗教堂 </p><p class="ql-block">pwllgwyn 白榛樹林旁的深潭 </p><p class="ql-block">goger 湍急的 </p><p class="ql-block">y chwyrn 漩渦 </p><p class="ql-block">drobwll 洞穴旁的 </p><p class="ql-block">llantysilio 圣蒂西利奧教堂 </p><p class="ql-block">o go goch 紅色洞穴 </p><p class="ql-block">北威爾士圭內(nèi)斯郡(Gwynedd)的沿海城市班戈(Bango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譯成英文是 The Church of Mary in the hollow of the white hazel near the fierce whirlpool and the church of Tysilio by the red cave。</p><p class="ql-block">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湍急漩渦旁的白榛樹林山谷中的瑪麗教堂和紅巖洞旁的蒂西利奧教堂”。</p><p class="ql-block">媽呀,太拗口了。</p> 網(wǎng)上說,和6米長站名牌合影,收集 “世界最長站名”火車票,購買 “字母湯罐頭”,是來這里必做的3件事。我是一個也沒有做到。 站臺可以隨意出入,一個天橋連通兩邊站臺。團友們忙著打卡拍照,我也讓導游幫忙拍幾張。 <p class="ql-block">在歐洲旅游,時不時會看到一根柱子上很多標牌,指明這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距離和方向。這些定位柱都以自己為中心,在很多旅游景點能看到。國內(nèi)這類的東西好像不多見(也許我走的地方少見識不夠)</p> 到購物店里轉(zhuǎn)轉(zhuǎn)看,東西不少,價格不低。最終還是什么也沒買。 <p class="ql-block">因為中午在船上不少人沒有好好吃飯,導游貼心地安排我們提前吃晚飯。</p> <p class="ql-block">沒走多遠,到達北威爾士圭內(nèi)斯郡(Gwynedd)的沿海城市班戈(Bangor)用餐。</p> 用晚餐。又是中餐館,味道還不錯呢。 匆匆吃完飯,出門在周邊一轉(zhuǎn)。 <p class="ql-block">班戈坐落在梅內(nèi)伊海峽的北岸,是英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被評為英國最為安全的城市之一。這里適宜生活,全國性連鎖店和小型商店,咖啡-酒吧,劇院、游泳池、兒童游樂中心、藝術展覽館和博物館應有盡有,關鍵是除了英國的炸魚和薯條店,這里還有包括印度、中餐、希臘、黎巴嫩、意大利、遠東風味的各類餐館及快餐店,花費還不多,英國獨立日報的《大學和高等院校A至Z指南》將其評為“英國最便宜的地區(qū)之一”,</p><p class="ql-block">班戈大學因此榮登英國留學最省錢大學的No.1。(這所大學還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p><p class="ql-block">我沒有時間去細細欣賞班戈的山脈和海濱景色,只在飯館周圍粗粗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在市政廳旁邊綠地上搭帳篷,書寫反戰(zhàn)標語,我也就在歐洲能看見。</p><p class="ql-block">在英國愛爾蘭旅行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在市鎮(zhèn)中心有類似戰(zhàn)爭紀念碑之類的設置,多是紀念在戰(zhàn)爭中陣亡的軍人或平民,有的碑上刻著人名,這些沒有雕塑、也不華麗的紀念碑、紀念柱,往往設在市政廳或火車站之類的公共空間,讓戰(zhàn)爭的記憶嵌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舉行哀悼逝者的儀式,也隨時在提醒人們戰(zhàn)爭的殘酷和和平的珍貴,傳達出"紀念不是為了歌頌戰(zhàn)爭,而是為了讓生者更堅定地選擇和平“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班戈既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大學城,也是一座千年宗教的圣城。我看到的教堂,應該就是班戈大教堂,這里自6世紀開始就是基督教徒的宗教場所。據(jù)傳,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戈溫德王國的班戈的第一位主教,最初是一座圣戴尼爾修道院,后來曾多次被毀并重建,現(xiàn)在的教堂重建于15世紀后期,依然是威爾士最古老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教堂融合了羅曼式、哥特式和諾曼式等多種建筑風格,雖然沒有哥特式教堂那樣高聳的塔尖和尖券,但它的外觀古樸而莊重,石墻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上б呀?jīng)關門了,不能入內(nèi)參觀。</p><p class="ql-block">在英國,有大教堂的地方通常被稱作“市”。這是因為大教堂在當?shù)厣鐣邪缪葜浅V匾慕巧?。它不僅是宗教活動的中心,還是文化、教育和社交活動的聚集地。所以,班戈這個只有小鎮(zhèn)規(guī)模的地方,榮升稱市,可謂“最小大教堂城市”。</p> <p class="ql-block">集合時間到了,匆匆離開。大巴再往前開,就離開威爾士到了英格蘭的地界。</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郊,又是連鎖酒店。</p> 周邊沒有居民區(qū),沒有市鎮(zhèn),類似國內(nèi)高速休息區(qū)的所在。我們沿著小路轉(zhuǎn)周邊,發(fā)現(xiàn)了有超市餐飲的地方。超市很小,上面的麥當勞快餐倒是人聲鼎沸很熱鬧,看來大多也是住我們所在酒店的訪客了。 天雖然亮,也早點休息了。 教授寫《威爾士小景》,鏈接放在下面。對照著看,正好可以更全面。<div>https://mp.weixin.qq.com/s/JUSArEJf2HNZF15Kvleck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