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說夏天的神,應該是空調,這個應該沒什么疑問吧。但是空調出現(xiàn)之前呢,其他地方不知道,閩南這邊得是四果湯。在閩南的街頭巷尾,當暑氣裹挾著“加賊”的叫聲撲面而來時,一碗晶瑩剔透、料滿味美的四果湯,感覺瞬間能讓周圍溫度降個幾度。在廈漳泉地區(qū)四果湯小店多不勝數(shù),外地到此一游,姜母鴨、沙茶面可以不吃,我覺得四果湯必須得整一碗。當然如果像我這么能吃又貪吃的,可以一下子整四碗,把店家阿姨都整懵了,叫我一下子不要吃那么多。</p><p class="ql-block">四果湯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最初是閩南漁民為消暑解渴,將家中現(xiàn)有的應季水果、豆類等食材混合糖水制成的簡易飲品。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逐漸加入石花膏、仙草凍等特色原料,使其口感層次更為豐富。既然講到仙草凍,給各位讀者安利一款閩南地區(qū)十分流行的飲料--泰山仙草蜜。這款飲料真的是從小喝到大,可謂經久不衰。這款飲料可能就臺灣和福建才有,我好幾次在外省想買,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有需要的,網上能買,特別是冰一下再喝,喝完你會記得給點個贊。四果湯的“四果”并非嚴格限定四種食材,而是泛指豐富多樣的配料。傳統(tǒng)做法中,石花膏和仙草凍是靈魂基底。</p><p class="ql-block">石花膏由生長于閩南沿海的石花草熬制而成,入口滑嫩。說到石花膏,滿滿都是回憶。大學舍友是惠安崇武的,開學時就給我們帶來了當?shù)靥厣某缥漪~卷和石花膏。這石花膏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后面去他老家參加他的婚禮,打包了一些,收獲一致好評。仙草凍則帶著天然草本清香,清熱降火。在此基礎上,紅豆、綠豆、薏米經慢火熬煮至綿密,芋圓、阿達子軟糯Q彈,西瓜、菠蘿、火龍果等新鮮水果帶來清爽果香,再撒上碎冰與一勺濃稠的蜜水,一碗色彩斑斕、口感豐富的四果湯便誕生了。</p><p class="ql-block">不同地區(qū)、不同店家的四果湯在配料上各有創(chuàng)新,有的加入爆珠、布丁增添趣味,有的融入銀耳、蓮子提升滋補功效,甚至衍生出咸口版本,搭配油條、麻花,碰撞出奇妙的味覺體驗。 例如在泉州的開元寺旁、廈門的中山街,或是漳州的古城街邊,這些網紅地段,總能看到四果湯攤位前排起長隊。攤主們動作嫻熟地舀起一勺勺食材,在碗中堆疊出小山,澆上清涼糖水,遞給顧客時總不忘叮囑一句“慢慢吃”。以最簡單的食材,調和出最治愈夏天的味道。當碎冰與糖水在齒間化開,清甜的滋味漫過舌尖,你嘗到的不僅是一碗消暑甜品,更是閩南人刻進骨子里的閑適與豁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