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川滇隨拍之一:那些地那些事

一僧

5月19日至6月17日,我隨L先生從濟南自駕過河南、陜西、甘肅去四川、云南,30天行駛8700公里,隨行隨玩隨拍。此行是臨時動議。原本,L先生約我和青島Z總?cè)ノ鞑匕⒗镒叽蟓h(huán)線,行前Z總帶越野車來濟,我身體卻出了癥狀:低燒、咳嗽。不敢冒險去西藏,Z總?cè)∠谐?,我倆改去川滇觀鳥。期間,高溫加多雨,在不適宜的時間去了不適宜的地點,權(quán)當休閑散心。擬將此行隨拍的照片分篇上傳,這篇算是流水帳,聊路過的那些地、經(jīng)歷的那些事,后面再聊野生鳥類。<br> 第一天由濟南到寶雞,多地車外氣溫高達四十度,昏昏欲睡,只能頻繁倒換駕駛。傍晚入住酒店,大堂經(jīng)理力薦去陳倉老街觀夜景、看演出。去了,果真熱鬧非凡,圍繞“周文化”主題安排不同形式的表演,深感寶雞這座古城的文化底蘊。次日,參觀中國青銅器博物院。寶雞作為周秦文明的發(fā)祥地,出土的青銅器令人刮目相看,建名頭很大、冠以“中國”的博物院也算是一種榮耀。博物院展品琳瑯滿目,純屬外行看熱鬧的我,聽講解員詳細解說后仍云里霧里。既然是玩,也不必較真。<br>▼【1/中國青銅器博物院】 展品“何尊”,國家一級文物。1963年出土于寶雞賈村鎮(zhèn),為西周早期盛酒器,內(nèi)底鑄銘文122個字,有武王告祭于天的內(nèi)容:“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大意為我居住在天下中心來治理民眾。銘文“中國”雖非現(xiàn)在的國家之義,卻是迄今發(fā)現(xiàn)“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被譽為鎮(zhèn)院之寶。<br>▼【2/“何尊”】 展品“來盤”(注:來字為走之上加來),國家一級文物。2003年出土于寶雞楊家村,鑄有銘文372個字,記載單氏家族輔佐西周十二位王征戰(zhàn)、理政等內(nèi)容,是青銅器銘文字數(shù)最多的出土文物。有游客詢問寶雞青銅器與三星堆青銅器如何比較,講解員略一思索,自豪地答:各有特長,但寶雞的青銅器上有銘文!<br>▼【3/“來盤”】 離寶雞,南下穿越秦嶺,經(jīng)甘肅隴南進入四川,去平武縣境內(nèi)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王朗保護區(qū)”。7年前,我與朋友自駕走過這一線,那時還沒開通高速,在秦嶺腹地盤桓數(shù)日,尋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遺跡,目睹嘉陵江源頭的涓涓細流,領(lǐng)略鳳縣山區(qū)的狂歡夜景,觀賞徽縣的中國最大古銀杏群落。而今由隧道、橋梁相連的高速公路由寶雞直達平武,巍巍秦嶺變通途,雖然蜀道已不難,但缺失了欣賞自然景觀的機遇。進入山區(qū)氣溫驟降,雨天接踵而來,此后半月天天下雨,帶來不少麻煩。我與L先生多年前來過王朗,那時自駕進去觀鳥,印象尚好,這次只能乘坐擺渡車到固定停車點,限制了觀鳥自由度,僅在白沙溝(海拔3400米)、甘海子(海拔2900米)兩站觀鳥,故地重游,收獲甚微。<br>▼【4/大熊貓國家公園】 由王朗去廣漢,先走九寨溝至綿陽的高速,再轉(zhuǎn)京昆高速,一路順暢。次日參觀三星堆博物館。博物館位于三星堆遺址東北角的鴨子河畔,展示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珍奇文物。這批古蜀秘寶,有許多光怪陸離、奇異詭譎的造型,如青銅大立人、青銅面具、青銅神樹等,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既具有歷史科學文化藝術(shù)價值,也引起廣泛爭議,讓人對巴蜀文化和古代巴蜀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的關(guān)系進行重新定位和認識。<br>▼【5/三星堆博物館】 展品“商銅縱目面具”,商代中晚期青銅器,1986年出土于二號祭祀坑。這尊面具造型獨特,八字眉,鷹鉤鼻,極具夸張的凸出雙眼和舒展大耳,仿若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也有人根據(jù)蠶叢縱目記載,推測是古蜀王蠶叢神像。因無銘文,難免有公理婆理之爭。反正,確實讓人浮想聯(lián)翩。<br>▼【6/“商銅縱目面具”】 三星堆的許多出土文物與“鳥”的意象相關(guān),那件“鳥足神像”具有代表性。這件通高2.53米的文物,由三個坑中分別出土的部件拼合而成,呈現(xiàn)人身鳥足、頭頂尊罍的倒立造型,據(jù)稱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實物例證。我孤陋寡聞,看不出其中奧妙,但癡迷于業(yè)余觀鳥的我,對鳥類形象的文物情有獨鐘。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鳥是溝通天地人神的使者,古蜀國具有獨特的鳥文化。古蜀國蠶叢王朝,開始形成對鳥的崇拜;柏灌王朝,以斑鳩與鷹隼結(jié)合體的“灌灌鳥”為圖騰,象征著智慧;魚鳧王朝則以鸕鶿為標志,象征著權(quán)力;杜宇王朝,杜鵑鳥成為崇拜對象,杜宇死后化作鵑鳥,留傳至今的成語“杜鵑泣血”“子規(guī)啼血”“望帝啼鵑”均與杜宇有關(guān)。傳說歸傳說,信不信由己,但三星堆有豐富的鳥類形象文物是不爭的事實。我猜,古蜀國的鳥種必定繁多且被關(guān)注,并形成鳥類崇拜,以青銅鑄件留存于世,難怪四川至今仍是我國野生鳥類的豐富區(qū)域。<br>▼【7/“鳥足神像”】 由廣漢去都江堰。與虛無縹緲的古蜀國傳說相比,修筑于兩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實實在在造福于民的偉大工程。成都平原,四周群山圍繞,岷江縱穿而過,在古代或許也是多災(zāi)之地,李白《蜀道難》曾發(fā)出“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感嘆,并描繪“人或成魚鱉”的慘狀。為消除水患,戰(zhàn)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水利工程,有效解決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這是中國古代的智慧結(jié)晶。為紀念李冰父子,在玉壘山上建有“二王廟”。我倆從“二王廟”進入景區(qū),過安瀾索橋,參觀魚嘴口、分沙堰、寶瓶口,在伏龍觀前的休閑茶室歇息聊天,對兩千多年前的工程還在發(fā)揮作用贊不絕口,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工程”,那時,或許還沒有這種虛假口號。<br>▼【8/都江堰玉壘山上的二王廟】 ▼【9/都江堰伏龍觀前的休閑茶室】 出都江堰,去眉山市洪雅縣境內(nèi)的瓦屋山。瓦屋山四周懸崖,山頂平闊,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桌山,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區(qū)域,是中國鴉雀屬鳥類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享有“中國鴉雀之鄉(xiāng)”的美譽,深受中外觀鳥者青睞。網(wǎng)上說,有人在短短四個小時內(nèi)把瓦屋山能收到的鴉雀悉數(shù)收齊,相比之下,實在汗顏,L先生第三次、我第二次上瓦屋山,不是下雨,就是濃霧,雖費盡周折,依然沒有遂愿。這恐怕不能僅用鳥緣尚淺來搪塞,原委下篇詳聊。發(fā)些瓦屋山雜拍,用來平復心情。<br>▼【10/瓦屋山景區(qū)大門】 ▼【11/瓦屋山外國觀鳥者】 ▼【12/瓦屋山雨中小熊貓】 ▼【13/瓦屋山樹生高山杜鵑】 瓦屋山成為川滇觀鳥的滑鐵盧,轉(zhuǎn)場去雅安市滎經(jīng)縣境內(nèi)的龍蒼溝。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7個市州、19個縣,分為不同的片區(qū),這次涉足的王朗、瓦屋山、龍蒼溝和以前去過的巴朗山,最遠相隔五六百公里,居然屬同一公園。在四川觀鳥似乎一直在那個公園轉(zhuǎn)悠,究其原因,應(yīng)該是那些鳥類與大熊貓的棲息生境相同。龍蒼溝有“溪澗竹舍山莊”,山莊主人兼鳥導小何,對那里的鳥類比較熟悉,三天時間,我倆在他帶領(lǐng)下先后在小石壩、大石壩、大熊貓放歸基地、山莊竹林等區(qū)域?qū)ふ夷繕锁B種。為了暗色鴉雀和褐鴉雀,還去了漢源縣泥巴山,那天先是有雨,雨停起霧,不久又風起霧散,正在埡口找鳥的我們,有幸看見隱隱露臉的貢嘎雪山。海拔7509米的貢嘎山是四川省的最高山峰,雨后一睹“蜀山之王”芳容,算是意外驚喜。<br>▼【14/煙雨朦朧的龍蒼溝鎮(zhèn)】 ▼【15/龍蒼溝的藏酋猴】 ▼【16/龍蒼溝的橫斑錦蛇】 ▼【17/龍蒼溝的燈籠樹】 ▼【18/龍蒼溝的蝴蝶花】 ▼【19/龍蒼溝的刺薔薇】 ▼【20/“蜀山之王”貢嘎山】 在瓦屋山、龍蒼溝、泥巴山折騰幾天后,去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zhèn)碳石村。若單從鳥種而言,碳石村可稱國內(nèi)第一鳥點,國保一級的四川山鷓鴣、紅胸角雉、灰胸藪鹛和二級的白腹錦雞、白鷴、金胸雀鹛、大噪鹛同地亮相,另有灰胸竹雞、金色鴉雀、灰頭鴉雀等鳥種,其它誰能與之并肩?!我倆對塘拍不感興趣,且多為老相識,蹲守半天即撤離,去龍華古鎮(zhèn)匆匆一游。5月29日下午跨過金沙江進入云南,在昭通停歇一宿,直抵高黎貢山的百花嶺,入住結(jié)識十幾年的“大劉”家。在鳥圈大名鼎鼎的百花嶺,時值雨季,鳥塘大多關(guān)閉,我倆原本邀“大劉”陪著溯江北上,去貢山縣獨龍江、福貢縣“風雪丫口”觀鳥,因暴雨成災(zāi),封路禁入,只在附近的怒江江邊野拍一天。<br>▼【21/雨后的高黎貢山一角】 離百花嶺去盈江縣中緬邊境的那邦鎮(zhèn)。十幾年前我去那邦,附近有一片未開發(fā)的荒地,后被鳥友叫作“那邦農(nóng)田”,沙灘、河岸、沼澤、蘆葦、水塘、菜地、灌叢、樹林各種生境齊全,為不同鳥類提供適宜的棲息繁殖生境,地域不大,可稱觀鳥勝地。后來陸續(xù)去過幾次,環(huán)境不斷變化,在觀鳥經(jīng)濟牽動下,隨之而來興建鳥塘,野外觀鳥的驚喜和樂趣因之消失。意外的是,我在那邦首次拍到印度小獴和緬甸頸斑蛇(“懂獸”查的,請行家指正)。再去榕樹王,大雨傾盆,一個多小時雨未停,只能作罷,冒雨去盈江與緬甸接壤的洪崩河。<br>▼【22/印度小獴】 ▼【23/緬甸頸斑蛇】 去洪崩河途中路過芒允村,勾起我的一件往事。我第一次獨自駕車在滇西觀鳥,還沒鳥塘那檔事,洪崩河也沒有旅店可投宿,就在芒允村村民家中借宿,早出晚歸,在雪梨村至洪崩河之間的蜿蜒山路上觀鳥,并邂逅網(wǎng)名為“巴布狼”的成都鳥友,緣分不淺,后來還在盈江銅壁關(guān)山道、瑞麗畹町界河、福貢縣城旅店不期而遇,福貢一別,再無“巴布狼”消息,甚憾,更念。這次去洪崩河石梯村,山路還是那條山路,觀鳥已非昔日觀鳥,中緬界河架起鐵絲網(wǎng),鳥塘遍布,民宿眾多,雪梨村附近正在興建“犀鳥谷游客中心”,此一時彼一時,我在石梯村的“樹下民宿”雨夜靜思自問:還會來此觀鳥嗎?夜深沉,唯有窗外芭蕉樹傳來淅淅雨滴聲。<br>▼【24/石梯村的黃足松鼠】 ▼【25/石梯村的北樹鼩】 ▼【26/犀鳥谷的斑蜓蜥】 離犀鳥谷去盈江縣城,在江邊找黃嘴河燕鷗,水漲淹沙洲,燕鷗已遷離;去濕地公園找鸚鵡,幼仔已出巢,親鳥沒露面。在縣城留宿一晚,次日去盈江舊城鎮(zhèn)香額湖。原本默默無聞的那個湖,因發(fā)現(xiàn)銅翅水雉而名聲大噪,成為鳥友必去打卡地。我去年春節(jié)后在香額湖與它有過一面之緣,這次期盼重逢,不料水葫蘆瘋長占滿湖面,游船主人停航歇業(yè),沿湖畔尋訪,水雉卻閉門謝客。吃了閉門羹去騰沖,游覽和順古鎮(zhèn),再去北海濕地公園,天熱,心煩,游興全無,去曲石鎮(zhèn)看望旅居的濟南鳥友,他鄉(xiāng)遇故知,品茗敘舊。爾后去高黎貢山西坡的紅木村、姜家寨,蜻蜓點水,未作久留,便去騰沖猴橋鎮(zhèn)。<br>▼【27/香額湖的睡蓮】 新鮮感是一種動力,源自好奇心。我已多次去滇西觀鳥,熱情銳減,昆明的H先生說騰沖猴橋鎮(zhèn)值得一去,在好奇心驅(qū)使下欣然前往。猴橋鎮(zhèn)與緬甸接壤,我倆去的膽扎村,坐落于鎮(zhèn)北二十多公里的山中平壩,海拔1870米左右。膽扎村境內(nèi)有瑯砑山,橫亙于中緬邊境,最高峰海拔3700多米,森林茂密,危巖峭壁,氣候忽晴忽雨,風起云涌,狀若狼牙巨齒的山石直沖云霄。由膽扎村開車至海拔2800米左右有新修的盤山公路,再向上路況極差,只能租用當?shù)卮迕竦钠たㄉ仙?,至山頂后再沿山道徒步觀鳥?,橅忌诫m不屬高黎貢山山脈,但海拔3000米左右區(qū)域的自然生境,與以前去過的高黎貢山“風雪丫口”(海拔3150)極為相似,分布的鳥種也大同小異。我在膽扎村舉頭望月,尋思這次沒能再赴風雪丫口,以瑯砑山彌補了缺憾。<br>▼【28/膽扎村月夜】 ▼【29/云霧中的瑯砑山】 ▼【30/膽扎村池中的鳳眼藍】 ▼【31/瑯砑山樹林下的蘑菇】 這次滇西最后一站去“史迪威公路”尋找橙額鴉雀。這條公路被稱作“抗日生命線”,1944年修通的自印度東北部至中國昆明的公路,分南北兩線,北線經(jīng)緬甸進入中國猴橋,經(jīng)騰沖、龍陵與原開通的“滇緬公路”相連。這條曲曲拐拐的高山公路,由二十多個急拐彎疊加著蜿蜒翻越高黎貢山南段,“24拐”也成為史迪威公路的標志,現(xiàn)仍保留公路原貌,不免觸景生情。我們在潞江壩與騰沖交界、海拔約2300左右的公路兩側(cè)找到正值育雛期的橙額鴉雀。即撤,離保山經(jīng)大理北上,去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zhèn),在金沙江畔尋找云南鴉雀,順道參觀“長江第一灣”。再西行去石頭白族鄉(xiāng)利苴村,該村地處老君山腹部,海拔約2700米,山巒重疊,金沙江、瀾滄江左右相擁,屬滇西北三江并流區(qū)域,以前去過,這次重游,結(jié)束了云南的觀鳥旅程。<br>▼【32/石鼓鎮(zhèn)“長江第一灣”】 ▼【33/老君山中的溪流】 出老君山,走華麗高速、蓉麗高速至攀枝花轉(zhuǎn)京昆高速,一路暢通,直奔四川阿壩州汶川縣城。那個2008年遭遇特大地震災(zāi)難的縣城,而今涅槃重生,傍晚時小城燈火輝煌,街上店鋪人聲鼎沸,跨江大橋車輛川流不息,唯有岷江兩岸山坡上當年地震造成的泥石流疤痕,似乎還在訴說著那場慘烈,但愿昔日的悲傷隨這滔滔江水流逝而去。岷江右岸,距汶川縣城二十來公里有個布瓦村,俯瞰縣城,一覽無遺,由布瓦村向上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道兩側(cè)分布著白眶鴉雀。在昆明H先生的具體指點下,收此鴉雀后鳴金收兵,為這次川滇觀鳥畫個句號。離汶川縣城,去映秀鎮(zhèn)憑吊當年漩口中學的地震遺址。6月16日中午從映秀鎮(zhèn)上高速,踏上返濟歸程,又遇高溫肆虐,手機導航時居然發(fā)熱“罷工”,一路不停,夜翻秦嶺,17日下午返回濟南。<br>▼【34/從布瓦村俯瞰汶川縣城】 謝謝觀賞!<div>(一僧/2025年7月6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