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讀吳趼人的長篇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回</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時期,就知道中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不久又知道了其中還有“四大譴責小說”。近年來,有了閑心與閑暇,先后閱讀了劉鄂的《老殘游記》和曾樸的《孽海花》,印象極佳。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倒是看過了幾回,好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當下,又從聊城來到了青島,天氣越來越熱,戶外活動少了,想耐下心來“啃”下這部“厚”書。我有計劃,最后再讀李寶嘉的《官場現(xiàn)形記》。其實,《官場現(xiàn)行記》也在幾年前看過頭幾章的,所以半途而廢,應該是它沒有《老殘游記》那樣讓我動心。倒是《老殘游記》我看了兩遍,而且還有再讀第三遍的興趣。</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7日,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四回</p><p class="ql-block">三天的時間,已經(jīng)讀了十幾“回”,而且興趣不減。越來越愛不釋手。靜下心來,耐下心來,你就能走進一個陌生又奇妙的世界,知道一個老舊有動人的故事。其實,“共鳴”是與時代和個人的閱歷相關的。21世紀的中國,社會怪象層出不窮,人心不古、時態(tài)炎涼,官場險惡,商海洶涌,所以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有點“相見恨晚”之嘆。</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0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回</p><p class="ql-block">作者是“明白”之人,既有敏銳的眼光,也有清醒的頭腦,更有開放的思想。他對世事人情的洞察令我敬佩。最近幾回,他對女性的人物刻畫,尤其是對“姊姊”這個人的描寫,也讓我欣賞不已。記得《老殘游記》中,也有一位聰慧的女性人物——“瑪姑”,給人一種不可小看“半邊天”的感嘆。</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十八回</p><p class="ql-block">讀到此處,感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著墨不多、但給人深刻印象的,就是“伯父”這個人了。這個吃“官飯”的家伙,孤情寡義,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沒有“人味”兒的。他勢利,親情少,鄉(xiāng)情更是沒有。如果“侄子”不是與權(quán)官交情,估計他也是六親不認的。他的人生觀屬于體制內(nèi)的東西,他的價值觀自然是十分的個人主義,或者說利己主義。</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十五回</p><p class="ql-block">兒子家也有另一個版本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上周三去看孫女,偶然翻到了此書,又偶然地打開了第三十二回,立即被它的故事吸引住了。兩位“義士”解救“弟媳”的舉止讓我感動。這也是我開始重新閱讀這本厚書的直接動機。記得兩個月前也曾經(jīng)翻閱過這本書,當然也是在兒子家。仁義之人的俠事,總是令人起敬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十四回</p><p class="ql-block">官場、考場、商場,魚目混雜,各顯神通。畫師、文人、書生,才疏學淺,洋相百出?!袄^之”,還有他的世交——“藩臺”,還算是作者筆下官場中的一股“清流”,是作者欣賞的正面人物,“我”——“九死一生”,更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五回</p><p class="ql-block">商場就是“江湖”。江湖,就意味著兇險、詭異。此類騙術花樣百出而大同小異。二百年后的今日之中國,新瓶裝舊酒的詐騙之事仍然十分猖獗,讓人搖頭嘆息。</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7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十八回</p><p class="ql-block">坑蒙拐騙,裝神弄鬼,市井凡夫,心狠手辣,濁世清流,難能可貴。本書的吸引人處,主要是故事性強。人物形象的刻畫也比較到位,盡管還不深刻。怪現(xiàn)狀之類故事,有“我”娓娓道來,也十分自然可信。畢竟他的職業(yè)就是走南闖北,官場商場都要走進走出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8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七回</p><p class="ql-block">奇聞逸事,有趣但不生動。浮光掠影,新奇但不深切。有些視覺疲勞、味覺麻木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七回</p><p class="ql-block">“言夫人”與“茍?zhí)眱蓚€“活寶”,真是官家后院中的“母老虎”!她們有自己的是非觀念與行為邏輯。既不可理喻,又不可思議?!澳笎邸?、“母性”,在她們身上變態(tài)地、異質(zhì)地表現(xiàn)出來。是對“孝”與“仁”的極大諷刺與嘲笑?!白鏊馈迸c“死做”,是愚頑驕橫之女人的拿手好戲。</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4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九十六回</p><p class="ql-block">“茍才”,是作者著力塑造的反面人物,占有的回目不少的,應該是給讀者印象比較深切的角色。這幾回中,他的老娘對孫子媳婦的“思想工作”,堪稱人生大課堂的說教示范之標本,看看或聽聽,有一定的意義。</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4日,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百零四回</p><p class="ql-block">“多老爺”、“二奶奶”、“新太太”的故事,太精彩了,是后半部中的大“亮點”。讀得十分有趣,尤其是“親家”的興師問罪之舉,十分解氣,心情大悅……</p><p class="ql-block">“老夫少妻”之類的逢場作戲,同床異夢,各取所需,雞鳴狗盜,瞞天過海,過去是,當下仍然是紛呈多彩,各有所圖……</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百零八回</p><p class="ql-block">福無雙指禍不單行。</p><p class="ql-block">最后幾回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曲折生動。世態(tài)詭異多變,人事無常不測。興衰一夢中,榮辱一揮間。</p><p class="ql-block">沒想到,短短兩三天的時間,讀完了這部大部頭的后三分之一,而且越到最后感受越深切,沒有覺得它像《紅樓夢》一般——頭重腳輕之類的毛病,它倒是克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下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