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青州城,半部中國史”是對青州在中國歷史中獨特地位的概括。?從河南回天津的路上經(jīng)過山東,朋友推薦了青州,所以我們把青州作為了此次“冀魯豫尋古之旅”的第三站。</p> <p class="ql-block">山東青州作為古九州之首,歷經(jīng)六朝古城更迭,見證了中國從上古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重大歷史進(jìn)程?,其政治、軍事、文化影響力貫穿多個朝代,形成濃縮的歷史文化標(biāo)本。</p> <p class="ql-block">青州名稱的由來可追溯至上古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和《周禮·夏官·職方氏》中的記載:</p><p class="ql-block">海岱惟青州"?出自《尚書·禹貢》,是中國最早的地理文獻(xiàn)對青州的定義:"海"指渤海,"岱"即泰山,意指青州位于泰山與渤海之間的地域。??</p><p class="ql-block">上古九州以方位和五行命名,東方屬木對應(yīng)青色,故稱青州,此命名邏輯承載了中國古代天地人和諧共生的哲學(xué)思想。??</p> <p class="ql-block">漫步青州古城,每一步都是歷史的回響,青磚黛瓦間,藏著半部華夏文明史。古城內(nèi)不僅有許多牌樓,銘記著這里走出的眾多名人,真教寺、天主教堂、清真寺等不同宗教建筑并存,記錄了多民族文化在此的交流融合。??明清風(fēng)格的建筑雕梁畫棟,無論是磚雕、還是木雕都十分考究,落日余輝下的古城仿佛用歲月釀成的詩……</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心的宋槐,如同一位將軍傲然挺立于路中央,成為游客的一個集散地,觀光車來回穿梭,這里是重要的樞紐。</p> <p class="ql-block">我們聯(lián)系了提前預(yù)訂的民宿,入住了三魚原舍民宿。這是一家門臉不大但內(nèi)有乾坤的民宿,與老板交流后得知他另有生意,這個民宿共有三層,一二層共有六個客房,三樓是自用房,有很多山石、根雕、盆景、字畫,女兒在外地上大學(xué),兒子幫父親在打理生意。</p> <p class="ql-block">收拾好東西,我們決定到古城轉(zhuǎn)轉(zhuǎn)并用晚餐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古城東西向的主街店鋪較多且裝修痕跡明顯些,南北向的古街更加原汁原味。磚雕、木雕都還保留著原有的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距我們駐地不遠(yuǎn)處就是青州府貢院。建于明宣德十年,明萬歷年間改為云門書院,雍正四年作為考試院,清末廢除科舉后一直是各類學(xué)校的校址。</p> <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一下這條街昔日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p> <p class="ql-block">青州特色食品</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是沿著東門大街西邊逛。每個街口都能見到高大的牌樓,一直走在東門大街上找了一間牛肉煎餅店用過晚餐,沿著大街繼續(xù)往東走,景象與西邊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從偶園出來繼續(xù)往東不遠(yuǎn)處就是阜財門,此時高大的城墻上下都已被點亮,不難想象曾經(jīng)這里車水馬龍比肩接踵,該有多么繁華!</p> <p class="ql-block">阜財門作為中國多個古城的歷史城門,最著名的是山東省青州市南陽古城的南門,始建于北魏時期(約公元5世紀(jì)),明清時期成為山東政治中心的重要象征,其名稱寓意財富興旺,建筑兼具軍事防御與文化象征功能。???</p><p class="ql-block">青州南陽城阜財門最初為土城結(jié)構(gòu),是南陽城的四座城門之一(另三座為海晏、岱宗、瞻辰)。南陽城形似臥牛,故又稱“臥牛城”,曾是金、元、明、清時期路、行省、府署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改建為磚城,城墻高12米、厚6米,城垛口1777個,成為“山東第一府城”。??清代將南門原名“云山門”(因南對云門山得名)改為“阜財門”,取《南風(fēng)》詩中“阜吾民之財”之意,寄托商貿(mào)繁榮、百姓富庶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據(jù)資料介紹,阜成門城臺高12.7米,設(shè)雙層藏兵洞,可容納士兵駐守,券洞內(nèi)設(shè)樓梯連通城樓,東西兩側(cè)有登城馬道。??城門樓為二層重檐歇山式磚木結(jié)構(gòu),面闊五間,懸掛“云開天府”“地控海邦”等匾額,凸顯其戰(zhàn)略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