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中午,作者歲月如歌沿著運河邊的小路散步,遠處那座水閘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莊重。紅色的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河水清澈見底,仿佛在訴說著這條運河的不凡歷史。我站在水閘前,感受著水流的節(jié)奏,仿佛能聽見幾十年前那些青年們揮汗如雨的吶喊。</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座紅門建筑前,我看見一位穿粉衣灰褲的男子正指著那塊中文標識,似乎在向旁人講述什么。背景里的石球靜靜佇立,仿佛也在聆聽那段被歲月塵封的往事。我悄悄走近,聽他講起當年修建運河時的點滴,那些關于青春與汗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雷州青年運河,這個名字背后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它從鶴地水庫出發(fā),穿越雷州半島,最終流向湛江。我站在地圖前,想象著1960年建成時,那清澈的水流第一次涌入干涸土地的景象,仿佛看見了希望在那一刻生根發(fā)芽。</p> <p class="ql-block">運河邊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群勞動者的形象,他們高舉工具,仿佛仍在奮力挖掘。我站在雕塑前,看著他們堅毅的神情,仿佛能感受到那個年代人們的信念與力量。背景上的紅色巖石與中文文字,更讓這幅畫面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沿著堤壩慢慢走,腳下是堅實的小路,兩旁綠意盎然。遠處的山丘在云影中若隱若現(xiàn),我停下腳步,望著這片寧靜的土地,心中不禁感慨:正是這條運河,讓這片曾經(jīng)干旱的土地煥發(fā)生機。</p> <p class="ql-block">運河的支干遍布半島,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將水源輸送到每一寸需要灌溉的土地。我站在地圖前,數(shù)著那些分支的名字:四聯(lián)河、東海河、西海河……它們像一條條血脈,滋養(yǎng)著雷州半島的農田與人民。</p> <p class="ql-block">1958年,湛江地委一聲令下,16萬民工奔赴工地。我翻閱著那些泛黃的老照片,仿佛看見了當年的場景:烈日下,青年們揮舞著鐵鍬,汗水浸透衣衫。他們用最原始的工具,建成了這座改變命運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一座拱橋上,看著河水緩緩流過。橋下的平臺空無一人,只有椰樹在風中輕輕搖曳。我閉上眼,仿佛聽見了當年的號子聲,那是一代青年用熱血書寫的壯麗詩篇。</p> <p class="ql-block">“斬斷九洲江”,這句當年的口號至今仍讓我心潮澎湃。我站在江邊,望著這片如今平靜的水域,想象著當年攔江筑壩時的驚心動魄。那是一場與自然搏斗的戰(zhàn)役,也是一場改變命運的戰(zhàn)役。</p> <p class="ql-block">鶴地水庫,這座“人造海”蓄水量驚人,它不僅是工程的奇跡,更是人類意志的象征。我站在水壩上,望著這片遼闊的水域,心中滿是敬畏。它不僅攔住了江水,更攔住了干旱與苦難。</p> <p class="ql-block">水壩上的石柱靜靜佇立,水流從閘口噴涌而出,我站在欄桿邊,感受著水汽撲面而來。這不僅是一道工程,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它見證了那個年代的拼搏與奮斗,也見證了雷州半島從干旱到豐饒的轉變。</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雷州青年運河,早已不只是灌溉的工具,它更是雷州人民的“母親河”。我走在運河邊,聽老人們講述著它如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從農業(yè)到工業(yè),從防洪到發(fā)電,這條河承載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從1958年動工,到1960年放水,短短三年,雷州人民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翻閱著那些老資料,心中滿是敬意。那是一段用血與汗寫下的歷史,也是一段值得被銘記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三年時間,30萬人,1.28億個工作日……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個日夜的奮戰(zhàn)。我站在運河邊,望著那條蜿蜒的水道,心中默念著那些無名英雄的名字。他們用雙手,鋪就了這條“幸福河”。</p> <p class="ql-block">水壩的頂部,樓梯通向一個平臺,平臺上設備整齊,我站在欄桿旁,望著遠處的綠意,心中滿是感慨。這不僅是一座水壩,更是一座豐碑,銘刻著那個年代的堅韌與信念。</p> <p class="ql-block">水壩的側面,階梯般的結構讓我想起當年的建設場景。我沿著臺階緩緩而行,仿佛能看見當年的青年們在烈日下?lián)]汗如雨。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建成了這座改變命運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1960年,鄧小平為雷州青年運河題詞,稱雷州人民為“當代愚公”。我站在那幅壁畫前,看著畫中奔流的河水與耕作的農民,仿佛聽見了那句“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不僅是一句題詞,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運河邊的紅色標志牌上,寫著“雷州青年運河 紅色教育基地”。我站在標志牌下,望著遠處的水壩與石碑,心中滿是敬意。這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值得代代相傳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鄧小平的書法作品“雷州青年運河”筆力遒勁,我站在那幅字前,仿佛看見了那個年代的激情與理想。這不僅是一條河,更是一種象征,象征著奮斗、希望與未來。</p> <p class="ql-block">編輯:歲月如歌</p>
<p class="ql-block">制作時間:2025年7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