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我從化州城區(qū)出發(fā),前往廉江鶴地水庫游覽觀光。一路上陽光明媚,心情也隨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而輕快起來。水庫邊的空氣格外清新,仿佛能洗凈城市里積攢的疲憊。這次旅行不僅是為了親近自然,更是想感受一下這座承載著歷史與功能于一身的大型水利工程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剛進入景區(qū),遠遠就望見了那座寫著“鶴地水庫”的牌坊。牌坊上方掛著藍色橫幅,顯得格外莊重。我站在路中間,微笑著比了個“V”字手勢,仿佛在向這片土地問好。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像是大自然在熱情地回應我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鶴地水庫的規(guī)模令人驚嘆。它不僅是廣東省第二大水庫,還橫跨了廣東與廣西兩省,集水面積廣闊,庫容巨大。這座水庫自1958年建成以來,一直肩負著灌溉、供水、防洪和發(fā)電等多重使命。站在水庫邊,望著那一望無際的水面,心中不禁感慨:這不僅是一片水域,更是雷州半島的生命之源。</p> <p class="ql-block">沿著水庫邊的步道前行,我看到了那座黃色標識的水壩。水壩前的水面呈現(xiàn)出深綠色,倒映著藍天與樹木。遠處的橋梁和山丘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工完美融合的畫卷。岸邊的小路兩旁種滿了樹木,陽光透過枝葉灑在地面,斑駁陸離,仿佛為這段旅程鋪上了金色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深入,我來到了湖心的小島附近。湖面平靜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湖中央綠樹環(huán)繞的小島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顆翡翠。岸邊的橙色浮標點綴在綠色的湖水中,顯得格外醒目。我站在石階上,望著遠處的水壩和那座傳統(tǒng)的“青年亭”牌坊,心中涌起一股寧靜與敬意。</p> <p class="ql-block">鶴地水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雷州半島常年干旱,人民生活艱難。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中共湛江地委決定興建鶴地水庫和雷州青年運河工程。數(shù)十萬群眾參與建設,僅用一年多時間便完成了水庫主體工程,創(chuàng)造了中國水利史上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沿著河岸繼續(xù)前行,我看到河水呈現(xiàn)出清澈的綠色,兩岸樹木蔥郁,遠處的建筑物與電線桿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寧靜。河岸邊的小路兩旁是茂密的灌木叢,仿佛在為這段旅程默默守護。整個環(huán)境顯得自然、靜謐,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青年亭的路上,我走過一條石階小路,兩側是石欄桿,中間鋪著紅色步道。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面上,斑駁的光影仿佛在講述著一段段往事。遠處的建筑物在樹影中若隱若現(xiàn),讓人不禁對即將到達的目的地充滿期待。</p> <p class="ql-block">這段歷史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但它的影響卻一直延續(xù)至今。鶴地水庫不僅解決了雷州半島的干旱問題,還為當?shù)厝嗣裉峁┝朔€(wěn)定的水源和電力支持。如今,它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生態(tài)旅游景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在青年亭附近,我看到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壁畫,畫中描繪了農(nóng)田、河流、船只和牛羊等景象,展現(xiàn)了雷州半島的自然與人文風貌。壁畫上方寫著“雷州青年運河”幾個大字,左側還有“鄧小平”三個字,仿佛在提醒人們這段歷史的深遠意義。</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鶴地水庫,不僅是一個水利工程,更是一個生態(tài)旅游勝地。它為雷州半島提供了灌溉和飲用水源,有效緩解了旱患;它的調(diào)洪庫容也大大降低了洪澇災害的風險;水庫還建有兩座電站,為當?shù)靥峁╇娏χС郑欢鴰靺^(qū)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觀光。</p> <p class="ql-block">站在青年亭前,我忍不住拿出相機,留下一張紀念照。我穿著紅色上衣,站在牌坊前,右手比了個“V”字手勢,背景是石階和鐵柵欄,仿佛在向這段歷史致敬。那一刻,我仿佛與這片土地產(chǎn)生了某種奇妙的連接,感受到它所承載的歲月與力量。</p> <p class="ql-block">編 輯:歲月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點:廉江鶴地水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時間:2025年7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