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Nair)”,“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那達慕盛會里面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摔跤也稱為博克。</p><p class="ql-block">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搏克偶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搏克慶”。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guī)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p> <p class="ql-block"> 博克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亦稱泡釘,以銅或銀制作,便于對方抓緊。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凝重華貴的威嚴感,摔跤手身著的套褲用十五、六尺長的白綢子或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褲套前面雙膝部位繡有別致的圖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圖形,底色鮮艷,圖呈五彩。其足蹬馬靴,腰纏一寬皮帶或綢腰帶,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綴有各色彩條--“江嘎”,這是摔跤手在比賽時獲獎的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點:按蒙古族傳統(tǒng)習(xí)俗,摔跤運動員不受地區(qū)、體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勝負。參加比賽的摔跤手人數(shù)必須是2的某次乘方數(shù),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p> <p class="ql-block"> 博克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苫プ綄Ψ郊绨颍部苫ハ鄵а?,還可以鉆入對方的腋下進攻,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點是不許抱腿。其規(guī)則還有不準(zhǔn)打臉;不準(zhǔn)突然從后背把人拉倒,觸及眼睛和耳朵;不許拉頭發(fā)、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p> <p class="ql-block"> 那達慕在蒙語中意為“娛樂”或“游戲”,在節(jié)日期間組織有蒙古傳統(tǒng)的體育盛會、歌舞表演等。那達慕也是蒙古族盡情歡暢的時刻,這一季節(jié)是蒙古草原景色最美、牛羊最肥壯、馬奶酒口感最醇的季節(jié),是當(dāng)?shù)鼐用襁x擇休假的最佳季節(jié)、也是游客最為集中的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1日-24日,在西烏珠穆沁旗那達慕會場舉行。 ?在會場我遇到了被稱為“千人跤王”散其爾,散其爾在歷次那達慕,博克盛會,各地的摔跤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因此被牧民稱為“跤王”殊榮。</p> <p class="ql-block">千人跤王~散其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