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jì)念館整個建筑造型別致,氣勢雄偉。1941年1月4日發(fā)生“皖南事變”,1942年底,新四軍從鹽城停翅港移師盱眙黃花塘。</p> <p class="ql-block">同時遷往黃花塘的還有中共華中局、中共江蘇省委、新四軍二師機(jī)關(guān)、新四軍兵工廠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歷時兩年八個月之久,是新四軍軍部駐各地駐留時間最長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主體紀(jì)念館外,還有軍部禮堂舊址和陳毅、饒漱石、曾山舊居等建筑。2018年4月,我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留影。</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全國抗戰(zhàn)由相持轉(zhuǎn)入反攻,新四軍軍部移駐黃花塘。大禮堂、辦公室等百余間,后大多為國民黨軍隊所毀。</p><p class="ql-block">江蘇盱眙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見證了軍部運籌帷幄,指揮抗日,在蘇、皖、浙、鄂、豫五省開辟了八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和八路軍一起,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p><p class="ql-block">軍部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清鄉(xiāng)”和國民黨頑固派的磨擦、進(jìn)攻。這是新四軍軍工部遺址。</p><p class="ql-block">黃花塘新四軍軍部使華中地區(qū)成為對敵斗爭的主戰(zhàn)場,為全面勝利付出了重大犧牲。這是新四軍政治部舊址。</p><p class="ql-block">軍部在日軍統(tǒng)治的心臟地區(qū)插上了一把尖刀,使華中地區(qū)成為對敵斗爭的主戰(zhàn)場。這是新四軍衛(wèi)生部遺址。</p><p class="ql-block">這是新四軍參謀處遺址,后面有古樹、石碾、水井,均是革命遺物。</p><p class="ql-block">新四軍文化藝術(shù)館是全國唯一以新四軍文化藝術(shù)為主題的綜合展覽館。</p><p class="ql-block">展示了由陳毅軍長執(zhí)筆創(chuàng)作的《新四軍軍歌》,葉挺將軍的《囚歌》,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的真實情景。</p><p class="ql-block">講解員全身著軍便裝在向觀眾仔細(xì)介紹軍史。</p><p class="ql-block">新四軍書記、軍長及新四軍干部名單,歷歷在目,都很熟悉,令人敬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軍部先后在湖北漢口、江西南昌、安徽巖寺、安徽麻村、安徽土塘,安徽云嶺,江蘇鹽城,江蘇停翅港,江蘇黃花塘駐扎。</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有兩處:“老的”一處是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復(fù)建的院落,“新的”一處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2年修建的景區(qū)式紀(jì)念館。</span>新老舊址相距約百米。</p> <p class="ql-block">劉少奇、饒漱石、陳毅、張云逸等曾在這里指揮華中戰(zhàn)場,新四軍從不到1萬人壯大到20余萬人,在蘇、皖、浙、鄂、豫5省開辟了8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p> <p class="ql-block">黃花塘新四軍舊址(紀(jì)念館)由紀(jì)念廣場、陳列館、舊址、舊居和園林等幾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紀(jì)念館共有四個展廳,分別展陳“新四軍的組建與發(fā)展”、“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軍政建設(shè)”、“全面反攻”。</p> <p class="ql-block">原有大禮堂、辦公室等用房百余間,后大多為國民黨軍隊所毀。這是新四軍紡織廠的部分縫紉機(jī)及紡織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廣場西側(cè)是有關(guān)部隊贈送的退役軍艦、飛機(jī)和坦克。</p> <p class="ql-block">廣場西側(cè)是有關(guān)部隊贈送的退役軍艦、飛機(jī)和坦克。</p> <p class="ql-block">廣場西側(cè)是有關(guān)部隊贈送的退役軍艦、飛機(jī)和坦克。</p> <p class="ql-block">展覽館內(nèi)身著軍裝的講解員在講述新四軍軍史。</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軍部扎駐黃花塘期間,王莊是新四軍政治部駐地。三合院內(nèi)有馬棚和一水塘,有戲臺,有小型軍械所,還有練兵場。 </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衛(wèi)生部舊址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內(nèi)?,位置在展館后面,有幾處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軍工部是軍工生產(chǎn)領(lǐng)導(dǎo)機(jī)關(guān),1941年2月在今鹽城市龍崗鎮(zhèn)成立。設(shè)工務(wù)、材料、總務(wù)、人事科,下轄7個工廠生產(chǎn)武器。</p> <p class="ql-block">饒漱石,建國前后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第一任上海市委書記等職,后任中央組織部長。55年被開除出黨,終年72歲。這是饒漱石舊居。</p><p class="ql-block">新四軍陳毅舊居樸實簡潔,陳列著方桌、木椅、長木凳和木床等,方桌上擺著圍棋。他精通詩詞,喜歡讀書,不少詩詞就是在這里創(chuàng)作的。</p><p class="ql-block">新四軍彭康舊居,1939年隨劉少奇轉(zhuǎn)移到津浦路東地區(qū)參加開辟蘇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工作。后任華中局宣傳部長兼華中局黨校副校長。</p><p class="ql-block">1937年曾山協(xié)助項英組建新四軍,建國前后歷任華東軍政委副主席、國家計委副主任等職,72年逝世,終年73歲。這是新四軍曾山舊居。</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25日陳毅代軍長赴延安籌備黨的七大,由副軍長張云逸代理工作。他帶頭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將蔬菜等送到食堂。這是新四軍食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饒漱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時任中共華中局代書記、新四軍代政委,為打擊排擠陳毅制造了“黃花塘事件”。</span>1955年3月被開除出黨,1975年3月2日逝世,享年72歲。</p> <p class="ql-block">陳毅,1943年1月時任新四軍代理軍長,為不占用老百姓的耕地,舊居建在塘埂上。1943年11月25日奉命去延安參加七大,在黃花塘生活了11個月。</p> <p class="ql-block">張云逸時任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舊居共三間,土墻,窗戶較小,門為雙扇。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1月19日病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彭康時任中共華中局委員,宣傳部長。解放后任上海交通大學(xué)校長等職務(wù)?,并隨校西遷西安。</span>1968年3月28日“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終年67歲。</p> <p class="ql-block">曾山時任中共華中局委員,組織部長。解放后,歷任紡織工業(yè)部部長、商業(yè)部部長、交通部部長、內(nèi)務(wù)部部長等職。1972年4月16日,因病逝世,終年72歲。</p> <p class="ql-block">淮南根據(jù)地食堂是依托紅色旅游景點而設(shè)立的,旨在為游客提供特色餐飲服務(wù),讓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新四軍的歷史和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盱眙古稱都梁,距今2200多年歷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梁公園楊大山</span>都梁閣,2006年11月28日動工,2007年6月11日竣工,歷時200天。</p> <p class="ql-block">盱眙都梁閣<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下而上108級臺階,與楊大山108米海拔相呼應(yīng),樓高46.9米。</span>造型美觀,明顯的明清南派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基本上是商周至戰(zhàn)國的作品。這里顯示古老而已。</p> <p class="ql-block">玉璜造型為半璧形或長弧形,或素面或雕刻精致紋飾。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中就有挖掘出土,這里顯示古老而已。</p> <p class="ql-block">盱眙歷史文化博物館在都梁閣底層,館內(nèi)陳列著近500件展品,是展示盱眙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標(biāo)志性工程。</p> <p class="ql-block">盱眙歷史博物館內(nèi),精品薈萃,有盱眙縣出土的三大稀世國寶和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由尋根溯源、史前文明,帝王故里、千年古邑,山川形勝、江淮沖衢,英賢輩出組成。</p> <p class="ql-block">還有秦磚漢瓦、唐陶明甌,名勝古跡、甲秀風(fēng)物、都梁豐碑、浩氣長存,風(fēng)流今朝。</p> <p class="ql-block">濃縮了盱眙從原始社會至今5萬年的文明歷史,重點體現(xiàn)了盱眙自秦置縣以來2200多年的文明歷史。</p> <p class="ql-block">張目為盱,直視為眙。歷史上的盱眙河運通達(dá),人文薈萃,曾是帝王之鄉(xiāng)、紅色搖籃。</p> <p class="ql-block">“盱眙龍蝦”馳名天下,開啟了“一蝦先行,諸業(yè)并進(jìn)”的特色發(fā)展之路。小小龍蝦,大大文章。都梁山龍蝦廣場可容納幾萬人,是全國最大的山地廣場。</p> <p class="ql-block">盱眙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蘇盱眙都梁閣承襲明清風(fēng)格的六層樓閣建筑,總高46.9米,四角飛檐設(shè)計,與楊大山108米海拔形成呼應(yīng),108級臺階寓以"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江蘇盱眙都梁閣內(nèi)部重點陳列三大國寶級文物復(fù)制品:戰(zhàn)國青銅器陳璋圓壺、西漢金獸及楚國貨幣郢爰和若干一級文物。</p><p class="ql-block">江蘇盱眙秦時建縣,別名:都梁、盱臺,地勢西南高,多丘陵低山。境內(nèi)河流、湖泊屬淮河水系。2024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qiáng)縣。</p> <p class="ql-block">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在長江入海口上海市崇明島北岸,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寅陽鎮(zhèn)寅興墾區(qū)外側(cè)東南部沿海,與上海隔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有酒店、會議、飲食、娛樂、運動、保健、商業(yè)、旅游等,水城在上海有定時定點班車來回,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恒大海上迪尼斯是高檔園林水景綠色住宅區(qū),體現(xiàn)生態(tài)、環(huán)保、健康為主題,合理布置建筑,以人為本。</p> <p class="ql-block">恒大海上迪尼斯住宅主要有低密度住宅及中高層住宅,特點是戶戶、棟棟面海臨水并設(shè)私家碼頭等。</p> <p class="ql-block">住宅區(qū)以中軸線分南北兩區(qū),南區(qū)為高檔別墅,北區(qū)為高檔旅游度假住宅。</p> <p class="ql-block">恒大威尼斯酒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國際體育城等都已相繼建成,是面向國際的會議旅游休閑接待區(qū)。</p> <p class="ql-block">以水為特色打造東方威尼斯,用不同風(fēng)格情趣的水岸空間組合出多姿多彩的建筑空間。</p> <p class="ql-block">恒大海上威尼斯受到眾多購房者喜愛的原因是房價適中,適合年輕家庭、退休人士等,當(dāng)年不少上海人在此購房。</p> <p class="ql-block">在當(dāng)前房產(chǎn)不景氣的情況下,房價腰斬。賣掉上海房子,到啟東恒大威尼斯買幾套房的人都后悔了。</p> <p class="ql-block">昔日地產(chǎn)領(lǐng)軍企業(yè)恒大,其項目遍布全國,海上威尼斯便是一例。我曾以買房、旅游名義至少三次到此。</p> <p class="ql-block">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水城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