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八大蓋又叫漢陽棒棒的步兵步槍</p> <p class="ql-block">民國末年梅城南門一小卷子里,在那科學技術十分落后年代,有個手工名</p><p class="ql-block">銅匠,人稱傅銅匠。他不但傳統(tǒng)銅匠手藝十分了得,還鉆研一些西洋新玩藝兒舶來新引進的些洋把戲。那時煤油是外國人引進的,叫美孚油,煤油燈叫孚燈.有一種煤氣燈如同小太陽,可用來開大會,唱大戲,做紅白大喜事用。燈泡卻用的是棉紗網(wǎng)做的,真不可思議。油裝在下面卻打氣壓縮上去,由燈泡火的燒銅管變成煤氣再燒燈泡,出了毛病,一般人不敢動這洋玩藝,唯有這傅銅匠才敢修??傊惺裁葱迈r洋把戲,如:留聲機、西洋自鳴鐘。他都敢動。那時的梅城人把他當天師,敬如神明。</p><p class="ql-block">那時還有一位奇人與他玩得來,有疑難互相研究著辦。那人在縣衙當差,本名叫周木胡。專修槍械,職名叫周槍木。解放后,因他是工人階級,安排在縣一機廠干鉗工,技術十分了得。</p><p class="ql-block">話說民國末年,傅銅匠和周槍木心血來潮,說政府槍支緊缺,二人何不做做槍試試看?那時的漢陽造步槍,又叫七斤半,兩位大師硬是用′鐵爐和手工工具純手工造成了漢陽槍。經(jīng)當時的老兵油子檢測,無論外觀和性能,還真分不清真假稱奇,他們做的槍僅比真槍重了三市兩。誤差如此之小,你們說他們能叫神嗎?這是老梅城的出奇能工巧匠了。</p> <p class="ql-block">老蠻解放時僅五歲但對這兩個早有耳聞。長大后才更熟知這二個名師了也早聽說過二位大師了,今憶舊故事才作了本干文于2025年7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