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情感錨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養(yǎng)寵物人群已突破一億,平均每十個年輕人中就有三個人正在或計劃養(yǎng)寵物。</p><p class="ql-block"> 專家分析說,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年輕人中出現(xiàn)了“心靈”(精神)危機,“毛孩子”便成了最確定的情感錨點,成為治愈的抓手或力量。</p><p class="ql-block"> 網(wǎng)上曾有人留言:“我可以不談戀愛,但不能沒有狗狗。因為它不會問我年薪多少?只會在我加班到凌晨時,用濕漉漉的鼻子蹭我的手!”</p><p class="ql-block"> 還有人曾說,“毛孩子”的治愈是最深情的陪伴。</p><p class="ql-block"> 獨自加班的深夜,寫字樓里的燈在午夜泛著白光,指尖還在鍵盤上機械地敲擊;手機在桌面上震動,房東發(fā)來下個月漲租的通知,那些數(shù)字在黑暗里格外刺眼;相親對象的對話框停在三個小時前,那句 “我們不合適”的結束語,仿佛這段短暫的相識從未有過任何溫度;父母的語音里又響起 “什么時候回家考公務員?”的嘮叨……</p><p class="ql-block"> 而當你推開家門,正彎腰換鞋時,一坨暖烘烘的毛球突然撞進膝蓋,它用濕潤的鼻尖拱著你的手腕,尾巴像上了發(fā)條的雞毛撣子,掃過你凍僵的指尖。它脖子上的鈴鐺發(fā)出細碎的聲響,在空蕩的房間里蕩起一圈圈溫柔的漣漪。迎接你的永遠是一團熱乎乎的毛球。</p><p class="ql-block"> 網(wǎng)友鵬鵬還分享了他的故事:去年他失業(yè)了,當時覺得自己的生活暗無天日。他說多虧有他的“毛孩子”陪伴,才讓他度過了那段灰色的生活。最初他以為自己沒有能力養(yǎng)一只狗狗,畢竟自己的日子已經是一團糟__每天996的工作、永遠超標的KPI、堆滿泡面盒的出租屋……,似乎他的生活早已支離破碎。但每當推開家門,看到狗狗叼著拖鞋雀躍奔來,所有的焦慮竟神奇般地被溶解了。原來生活的潦草,也可以被一只狗狗舔成可愛的形狀。原來因為有狗狗的存在,“那里”不再被稱之為“出租屋”,而是有狗狗和他的家。</p><p class="ql-block"> 他感覺,是狗狗教會他接納潦草,就像容忍狗狗打翻咖啡、咬壞耳機,卻在闖禍后眨著無辜的眼睛讓你氣惱全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