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風(fēng)在吼,</p><p class="ql-block">馬在叫,</p><p class="ql-block">黃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黃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河西山崗萬丈高,</p><p class="ql-block">河?xùn)|河北高粱熟了,</p><p class="ql-block">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p><p class="ql-block">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p><p class="ql-block">端起了土槍洋槍,</p><p class="ql-block">揮動著大刀長矛,</p><p class="ql-block">保衛(wèi)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保衛(wèi)黃河,</p><p class="ql-block">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保衛(wèi)黃河》作為《黃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樂章,以其短促躍動的曲調(diào)、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全景展示出了抗日軍民英勇戰(zhàn)斗的壯麗場景。</p> <p class="ql-block">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之際,我踏上了前往黃河壺口瀑布的旅程,去親身體驗黃河母親河那浩瀚無垠、勢不可擋的氣勢,以及它“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宏偉景象。這番經(jīng)歷使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八十余年前華夏兒女面對日本侵略者時展現(xiàn)出的那種眾志成城、共赴國難的偉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關(guān)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期,《保衛(wèi)黃河》這首歌曲在革命圣地延安首次響起,激發(fā)了無數(shù)愛國志士投身抗戰(zhàn)的決心。他們高唱這首歌,勇敢地走向戰(zhàn)場,用生命譜寫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歷史新篇章。</p><p class="ql-block">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也與黃河壺口瀑布密不可分。1938年9月,武漢淪陷后,光未然帶領(lǐng)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zhuǎn)入?yún)瘟荷娇谷崭鶕?jù)地。同年11月1日,他們從壺口下游附近的渡口第一次渡黃河。光未然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fēng)惡浪搏斗的情景,那高亢嘹亮的船工號子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39年初,“抗演三隊”渡過黃河,并于同年2月到達延安。左臂摔成重傷躺在病床上的光未然,聯(lián)想到在黃河兩岸與游擊健兒同生死共命運的經(jīng)歷,感受了抗日烽火遍地燃燒,還有在壺口瀑布看到的、令他終身難忘激情磅礴的那一幕,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靈感。他在病榻上,口授三隊隊員胡志濤記錄,五天寫下了四百多行的組詩《黃河吟》。先期到達延安出任魯藝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抗演三隊”的新年晚會上聽到張光年朗誦的組詩《黃河吟》后,決定將它譜成歌曲,并請鄔析零為他講述渡過黃河時的所見所聞。鄔析零向冼星海描繪了黃河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以及船夫呼著號子與驚濤駭浪搏斗的場面。同年3月31日,冼星海僅用六天便為《黃河大合唱》完成譜曲,《保衛(wèi)黃河》則是其中的第七樂章。</p> <p class="ql-block">6月11日7點30分,我們一行人自永濟市啟程,經(jīng)過大約三個小時、跨越173公里的長途奔波,在10點39分抵達目的地——山西臨汾市吉縣的黃河壺口瀑布風(fēng)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該景區(qū)不僅是國家級5A級旅游勝地,而且地理位置獨特,一邊緊鄰山西省臨汾市吉縣的壺口鎮(zhèn),另一邊則與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的壺口鎮(zhèn)隔河相望,形成了獨特的跨省界旅游資源格局。</p> <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是中國境內(nèi)規(guī)模第二大的天然瀑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黃色瀑布景觀。當黃河水在此處遭遇狹窄的河床通道時,其兩側(cè)巖壁陡峭挺拔,仿佛將寬闊的河流緊緊束縛在一個類似茶壺嘴狀的空間之內(nèi),因此得名“壺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沿途穿越G59呼北高速公路,途經(jīng)臨汾市鄉(xiāng)寧縣龍鼻村、胡寨、內(nèi)陽村一帶時,我在旅程中搶拍了一組高原風(fēng)光的照片。這些影像讓我深深體會到高原地區(qū)居民生活條件的艱苦,也反襯了他們在惡劣環(huán)境中頑強生存、不懈奮斗的精神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步入景區(qū)的服務(wù)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醒目的“黃河壺口瀑布旅游區(qū)”標識牌,這里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前來打卡的旅客。為了留下一張不受他人干擾的照片,我找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拍攝,隨后迅速向檢票處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乘坐了幾分鐘景區(qū)巴士后,我們到達黃河邊岸。初入河道,一條小支流正緩緩流淌,水質(zhì)清澈透亮,以至朋友圈的好友驚奇:是不是黃河水變清了?!</p> <p class="ql-block">隨著我的腳步漸次靠近壺口核心地帶,發(fā)現(xiàn)此處已然人流密集,針錐難插。環(huán)顧四周,我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較高地面,上有一塊刻有“黃河奇觀”字樣并署名為“華國鋒”的匾額。當我走近這片高地時,意外發(fā)現(xiàn)高地下是一個洞穴,其入口前方豎立著一塊石碑。原來這是由黃河壺口管理委員會精心撰寫的關(guān)于“龍洞”的簡要介紹:</p> <p class="ql-block">龍洞,又名觀瀑洞。傳說是大禹治水時所鑿,洞深13.8米,河下平臺面積118平方米。順旋轉(zhuǎn)階梯而下,可到壺口底層,仰觀壺口瀑布的雄姿,領(lǐng)略“黃行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真實意境,還可以欣賞到“龍宮水簾洞”“長虹臥波”“水底生煙”“群龍掀浪”四大奇觀勝景。正如游客所說:“不下龍洞觀瀑布,難識壺口真面目;到壺口,不下龍洞觀瀑布,就等子沒到壺口。”二零零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國務(wù)院總理朱镕基視察龍洞時高興的說:“龍洞景色就是好!”</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走進去探訪這座神秘莫測的龍洞。然而想要深入洞穴內(nèi)部,還需額外支付一筆費用:每位普通游客需繳納20元人民幣,而對于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則享有優(yōu)惠政策,只需支付一半即可。通過掃描微信提供的專屬二維碼完成在線支付手續(xù)后,我獲得了通往龍洞深處探尋的特別通行證,隨即開始了我的探險之旅。</p> <p class="ql-block">一旦步入龍洞之中,立刻就能體驗到宛如置身神話世界般的奇妙感覺。特別是當你不小心走進“龍宮水簾洞”區(qū)域時,如果不小心躲避,很可能就會變成一只渾身濕透的“落湯雞”。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情況發(fā)生,我小心翼翼地繞過了這個區(qū)域,選擇了另一個絕佳視角,盡情享受“水底生煙”和“群龍掀浪”這兩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帶來的視覺盛宴。</p> <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當我們到達時正值中午時分,強烈的陽光使得拍攝到“長虹臥波”那種夢幻般色彩斑斕的效果變得不可能實現(xiàn),成為此次行程的一大憾事。盡管如此,我還是錄制下了幾段展現(xiàn)壺口水流奔騰不息、氣勢恢宏的短視頻片段。</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返回地面,尋找同伴并向他們推薦下潛龍洞近距離接觸黃河魅力的獨特體驗,建議大家一定要親身嘗試一下這種別樣的冒險樂趣。</p> <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我也利用這段等待的時間,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捕捉了一些反映壺口水流入壺口那一刻驚人力量的照片和視頻資料,甚至還幫助其他游客留下了與著名地標合影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站在壺口瀑布前,你會發(fā)現(xiàn)上游的黃河水面寬闊達三百余米,而在不足五百米的距離范圍內(nèi)卻驟然收縮至二十至三十米之間。至少每秒鐘一千立方米的巨大水量從二十多米的高度垂直跌落下來,激發(fā)出層層疊疊的白色泡沫,伴隨著轟鳴聲遠遠傳播出去。</p> <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在干旱時節(jié)瀑布的高度甚至能達到十五至二十米,而在夏季和秋季豐水期更是能攀升至四十五米,創(chuàng)造出“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壯觀場面,讓人不禁為之贊嘆不已。明朝詩人惠世揚曾經(jīng)這樣描述過壺口瀑布:“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guān)九轉(zhuǎn)一壺收?!边@句話完美地概括了壺口瀑布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和心靈觸動。</p> <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極為壯觀,滔滔洪水傾瀉而下,激流澎湃,波濤翻滾,水沫飛濺,煙霧迷濛,狂濤怒吼,聲震數(shù)里。</p><p class="ql-block">伴隨瀑布,會出現(xiàn)系列奇特景觀,諸如水底冒煙、旱地行船、霓虹戲水、山飛海立、晴空灑雨、旱天驚雷、冰峰倒掛、十里龍槽等“八大奇觀”。</p> <p class="ql-block">“水底冒煙”就是每當黃河水涌入壺口時,會因為劇烈碰撞而產(chǎn)生大量的蒸汽上升到天空,形成一層厚厚的云霧,看起來就像是從水底下噴出了濃濃的白煙一樣,在十幾里以外的地方清晰可見。特別是在春末夏初或者秋涼時節(jié),如果遇到合適的天氣條件,那么你就可以親眼見證到這種罕見的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旱地行船”是在過去船只需要穿過壺口時,采用的一種特殊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應(yīng)急措施,因為在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下要想讓船只安全平穩(wěn)地通過這樣一個險峻地段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們就想出了把船拖拉到陸地上再重新放入下游水域的做法以此來保證貨物的安全運輸。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偶爾找得到一些當年使用過的痕跡,提醒著我們那段歷史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霓虹戲水”是一種非常美麗而又變幻莫測的光學(xué)現(xiàn)象。它是由瀑布產(chǎn)生的大量懸浮顆粒物(主要是微小的水滴)與陽光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有時候彩虹會呈現(xiàn)出彎曲的樣子,像是從天上直接插進了水中,就像是一條巨龍正在飲水;有的時候則是呈現(xiàn)為一道直線橫貫在整個水面上好像是一座彩色的大橋連接著兩個世界;還有的時候會在濃厚的霧氣中閃爍出各種顏色組合在一起,顯得格外耀眼奪目,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山飛海立”是用來形容壺口瀑布那種極其猛烈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感的。想象一下,當黃河水一路沖破重重阻礙,來到了這個地方河道驟然變窄,落差突然變大,突然間它的速度加快了許多,向下傾泄,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壯觀的畫面,就好像整座山都在跟著一起震動,好像海水也在不停地翻滾攪動。這就構(gòu)成了壺口瀑布最為吸引人的部分之一。</p><p class="ql-block">“晴空灑雨”是指由于懸瀑飛流,形成的水霧飄浮升空,盡管烈日當空,但在瀑布附近,有如濛濛細雨。這是“水底冒煙”所產(chǎn)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觀。越接近河面水霧越濃密,因而,在“水底冒煙”時,在岸邊觀瀑,就要防范衣服被打濕。</p> <p class="ql-block">“旱天驚雷”是用來形容壺口瀑布驚天波濤聲的。黃河在峽谷中穿行,洶涌的波濤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聲震河谷。瀑布飛瀉,反復(fù)沖擊巖石和水面,巨大的聲響在山谷中回蕩,恰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聲傳十數(shù)里外。只有在壺口瀑布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黃河在怒吼”“黃河在咆哮”!</p> <p class="ql-block">“冰峰倒掛”的景致,只有到隆冬季節(jié),你才能領(lǐng)略得到。那時,龍槽冰封,兩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掛懸崖,在紅日的照耀下,彩虹時隱時現(xiàn),游移其間,七彩與晶瑩相映襯,你不得不嘆喟造化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至于“十里龍槽”,由于時間緊不能去感受,感興趣有時間的朋友,不妨一探究竟,定能“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閑話少說,來敘正事。天涯哥帶領(lǐng)一眾愿往龍洞近距離感受壺口瀑布壯美的親來到“水簾洞”大廳,為諸位留影打卡,馬不歇蹄,匆匆而下,匆匆而上,匆匆而返。</p> <p class="ql-block">在往下一景區(qū)的一路上,壺口瀑布那一瀉千里不可擋的氣勢,和奏響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時代強音的《保衛(wèi)黃河》不絕于耳,久久縈繞:“風(fēng)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