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事件本身足夠驚人或者偉大,又何用妙筆生花?</p><p class="ql-block"> ——老華頭手記其一</p> <p class="ql-block">在本中心,你會見到你能想到和想象不到的任何病例,無論多么特殊或者極端——當然是就“大泡-氣腫性”疾病而言。</p><p class="ql-block"> ——老華頭手記其二</p> <p class="ql-block">要點總結:</p><p class="ql-block">(一)令人驚詫的肺臟增生/代償潛能</p><p class="ql-block">1.人的肺被認為是不能再生的器官,不僅在成體身上是這樣,甚至幼體也是如此:當其被切掉一個肺葉或全肺,斷不可能在原部位再長出新的肺葉或全肺。盡管如此,肺的代償能力還是為人所津津樂道。但代償是一個較模糊的概念,既可指既有組織、器官的超常功能發(fā)揮,也可能含有既有組織、器官代償性增生之意,在幼年個體或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span>筆者凡四十有年與肺打交道的經(jīng)歷,也還是第一次有機會,為肺在此極端案例上所顯示出的巨大增生/代償潛能而驚嘆不已!——盡管我們無法確知此一驚人變化是增生所致,還是代償使然——如果我們把增生定義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肺泡數(shù)量的增加所造成的肺容積增大,把代償限定在</span>同等數(shù)量肺泡之非氣腫性容積變大,那么,在這個孩子身上所發(fā)生的變化,很可能是兩種機制的共同結果——至于孰強孰弱,限于我們無法對患者的肺泡數(shù)量進行有效計數(shù),因而不能給出量化上的區(qū)分。</p><p class="ql-block">2.從前后CT對照可知,患兒在術后兩年內(7-9歲)即有顯著的肺增大、代償,在隨后4年內(9-13歲)達到極致,最近兩年(13-15歲)就幾乎沒有變化了。這樣一種變化軌跡表明,在這個孩子身上,肺的增殖和代償遠在青春期之前就開始了,而到青春發(fā)動的早期階段就已基本結束——這一事實似乎與我們的經(jīng)驗預期稍有出入:我們本來可能會以為這個高峰應與青春期重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令人困惑之處還有:他的一個肺,是如何繞過縱隔——而不是如通常同樣條件下只是將縱隔推向一側——跑到對側胸腔里去的?從CT上看,右肺是通過前上縱隔跑到左側胸腔里來的——但它是如何做到的?遺憾的是,即使在術中,我們也未能對此一探究竟:在左側胸腔內,我們幾乎完全看不到肺的蹤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其</span>作為PSP病例及胸腔鏡干預的特殊意義:</p><p class="ql-block">PSP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疾病之一,但只有一個肺的PSP應屬少見了(一個肺的SSP患者要相對多見些)。而“只有一個肺,卻變成幾乎是兩個肺”的PSP就非常罕見了——本案例對我們(內科)胸腔鏡干預之全部獨特性/困擾均緣此而生。</p><p class="ql-block">1.手術干預的必要性:其一,CT顯示了明確的目標/“嫌犯”SPB,且其壁菲薄和凸出于肺表面,意味較高的復發(fā)風險;其次,在只有一個肺條件下,其SP復發(fā)風險理論上應高于“正?!保ㄓ袃蓚€肺的)患者;其三,SP復發(fā)的危害/后果也相對較嚴重,若發(fā)生張力性氣胸,甚至可能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2.手術干預的可接受性:</p><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內科胸腔鏡治療SP技術(以經(jīng)典“APC plus”為代表)之高度微創(chuàng)、簡潔等方法學優(yōu)勢,提高了手術干預的可接受性,對此受限于單個肺的PSP患者尤是;</p><p class="ql-block">3.以我們的經(jīng)驗和技術獨特性,“單個肺”并不構成麻醉和手術困擾;</p><p class="ql-block">4困擾只在如下幾點:“只有單個肺,卻幾乎變成兩個肺”,且SP主要出現(xiàn)在對側胸腔條件下,便有:其一,其SP應算左側還是右側?其二,若行胸腔鏡干預,應從哪一側胸腔進鏡?其三<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在PSP胸腔鏡干預中向所遵循的“精準對位”入路原則是否仍然有效:</span>在開放胸腔(進鏡)和不同通氣狀態(tài)下,其肺的形態(tài)及位置會發(fā)生怎樣的改變?<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是,他的“嫌犯大泡”,是否如其他PSP一樣會老實呆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胸腔鏡下所見及處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術幾乎是未加猶豫地選擇了</span>左側胸腔和按照“精準對位“原則進鏡——此種作為表明,我們仍是不自覺地將其視同左側SP;</p><p class="ql-block">1.胸腔鏡下困惑及所見:</p><p class="ql-block">其一,胸腔鏡下我們幾乎找不到靶肺:<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麻醉師反復“通氣-停止通氣”操作下,才弄清</span>鏡下隨通氣改變而“進-退”的實體是縱隔,而不是通常應該看到的靶肺;其二,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內科胸腔鏡加”技術加持下,通過輕推和抬起縱隔,才“幸運地”在其底部(背側)窺到了露頭的少量肺組織——后者似乎是與縱隔黏在一起的,所以才沒有完全退回到對側胸腔里去——,并在其下發(fā)現(xiàn)了與CT所示大相徑庭的“</span>一大堆”泡泡:除了形態(tài)奇特,幾個“泡泡”(部分)似乎質地也大不同,有觸之堅韌的囊性泡泡,也有灰白、薄壁,質地柔軟的典型SPB!</p><p class="ql-block">2.胸腔鏡下靶病變(SPB)處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對這“一堆”拖拖拉拉的泡泡,要高效、簡潔和微創(chuàng)的處理,在現(xiàn)有胸腔鏡下SPB處理技術中,應非“電圈套器+”莫屬——文中視頻已說明了一切,此處無需贅言!——與之相比,</span>吻合器切除以其“大動干戈”而不宜首選,更不用說是在單個肺條件下;APC消融為主的方法則以其效能所限而力所不逮。</p><p class="ql-block">6.關于“電圈套器加”SPB處理技術:在SPB窄基底(狹頸)和限于一定大?。ㄎ覀冏畲筇幚磉^直徑達8cm的SPB)條件下,“電圈套器+”是一種高度微創(chuàng)、快捷和可靠的處理手段(由本中心首創(chuàng),并做過多種形式的分享,包括各級學術會議講課等),其在“BHDs”繼發(fā)SP和PSP之胸腔鏡干預中是經(jīng)常用到和非常有用的技術——這兩種疾病除了都經(jīng)常會長窄基底的“泡泡”之外,其余肺組織幾乎完好無損,也是其特別適宜圈套器處理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詞解釋:</p><p class="ql-block">1.SP=自發(fā)性氣胸</p><p class="ql-block">2.PSP=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p><p class="ql-block">3.SSP=繼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p><p class="ql-block">4.BHDs=BHD綜合癥</p><p class="ql-block">5.SPB=胸膜下肺大泡</p><p class="ql-block">6.“APC plus”=內科(硬質)胸腔鏡介導氬等離子凝固術消融SPB等+局部敷膠</p><p class="ql-block">7.VATS=外科電視胸腔鏡</p><p class="ql-block">8.“內科胸腔鏡加”=在常規(guī)內科胸腔鏡“絕對單孔”基礎上,增加微切口進肺葉鉗輔助,提高靶肺操控性的技術?!獮楣P者及團隊原創(chuàng)內科胸腔鏡升級技術;</p><p class="ql-block">9.“電圈套器加”=電圈套器切除SPB+基底處理技術</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日第一次以“自發(fā)性氣胸”(SP)入院。</p><p class="ql-block">初看CT,當然是左側SP,并且看到了“嫌犯大泡”。</p><p class="ql-block">但仔細一看,不淡定了——再看一下病史:8年前即因肺(氣道)腫瘤而行左肺全切了,也就是說,當時患兒只有7歲!</p> <p class="ql-block">在只有一個(右)肺條件下,出現(xiàn)在左側胸腔積氣(仔細看右側胸腔也有少許)為主的SP,是該算右側、還是左側,抑或雙側SP呢?</p><p class="ql-block">令人困惑之處還在于,他的一個肺,是如何越過/繞過縱隔——而不像通常同樣條件下縱隔被完全推到一側——跑到對側胸腔里去的呢?</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困惑之外,讓人驚詫和贊嘆不已的,卻是籍此極端案例,肺臟所顯示出的巨大再生和代償潛能!——當然還有慶幸——為這個在如此年幼便罹此劫難,卻終能如常人般跑、跳,打(藍)球的孩子而慶幸不已!</p> <p class="ql-block">在氣胸和大泡之外,令人驚詫的肺代償“奇觀”:</p> <p class="ql-block">令人驚詫的肺代償“奇觀”:</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2019年(手術是2017年做的,沒有術后CT資料)與2023年CT對比:顯示其右肺再生與代償?shù)奖藭r已基本完成,與2025年CT相比已變化不大。</p> <p class="ql-block">橫斷位對比:</p> <p class="ql-block">冠狀位對比:</p> <p class="ql-block">矢狀位右側和左側胸腔對比:</p> <p class="ql-block">從以上對照可以看出,患兒在術后兩年(7-9歲)內的肺再生和代償是顯而易見的,而在隨后的4年(9-13歲)達到極致,后面兩年(13-15歲)就很少變化了。這種變化軌跡表明,在這個患兒身上,肺的再生和代償遠在青春期之前就開始了,到青春期的早起階段就已基本結束了——這似乎與我們的預期稍有出入:我們本來會以為,這種再生和代償?shù)母叻鍛撆c青春期重合。</p> <p class="ql-block">盡管跟家長做了充分溝通,首先是手術干預的必要性:“嫌犯大泡”如此薄壁和凸出于肺表面,因此極易導致SP復發(fā)。再加只有一個肺,若一旦發(fā)生張力性氣胸,危險就大了;其次是手術本身的微創(chuàng)性:借助同樣條件下(其他PSP患者的)手術視頻,讓其了然手術是多么微創(chuàng)、簡潔?;颊呒覍俳邮芰宋覀兊慕ㄗh,同意手術。但術前胸腔置管(豬尾管)中發(fā)生的小曲折(操作者沒有按照指定位置,而是另選其認為更容易置入位置,導致置管失?。?,降低了患者家人的信任感,加之胸腔積氣吸收較快(這正是PSP的疾病特點之一:很少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SP),就決定這次先回去,如果后面再犯,就回來做進一步處理。</p><p class="ql-block">這不,出院不到10天(上次住院6月6日-6月10日)就回來了,氣胸情況與此前如出一轍,氣胸量也差不多——但是仔細看,還是有一個明顯變化:CT所示唯一的“嫌犯大泡”的確變大了。</p> <p class="ql-block">前后兩次氣胸情況如出一轍,氣胸量也差不多——但是有一個變化很明顯:唯一的那枚“嫌犯大泡”變的更大了,泡壁似乎更菲薄和更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前后兩次氣胸情況如出一轍,氣胸量也差不多——但是有一個變化很明顯:唯一的那枚“嫌犯大泡”變的更大了,泡壁似乎更菲薄和更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有一個變化很明顯:唯一的那枚“嫌犯大泡”變的更大了,泡壁似乎更菲薄和更不完整。</p> <p class="ql-block">這次家屬手術意向很明確。但在術前討論時,還是感覺上次跟家屬談話時,我們其實是有些低估了手術的復雜性/特殊性的:雖然我們注意并強調了患者只有一個肺的事實及其對手術的影響——對此我們應對有術,平素所遇到的“事實上的”一個肺的手術患者不要太多——,但對他“只有一個肺,卻幾乎變成兩個肺”的事實及其影響則注意和強調的不夠:如,究竟他是算右側氣胸,還是左側氣胸?手術究竟應該從哪側胸腔進鏡,以及進鏡位置選擇/確定,是否仍遵循在PSP中一以貫之的“精準對位”原則?進鏡后,肺的位置和狀態(tài)會發(fā)生哪些改變?尤其是,他的目標大泡,是否如其他PSP患者一樣老實呆在那里等著我們?如果進鏡后找不到目標大泡怎么辦?</p><p class="ql-block">事實上,我們是幾乎沒有猶豫地選擇了左側胸腔進鏡,并且仍遵循“精準對位“的入路選擇/確定原則——這表明,在下意識中我們還是把它當左側氣胸對待的。</p><p class="ql-block">然而進鏡后的第一個困擾卻是,無法區(qū)分被推到鏡下的是肺還是縱隔,在麻醉師反復通氣-停止通氣的操作下,才好不容易確定擺在面前的其實是移位的縱隔,而根本見不到肺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但幸運的是,在輕推、挑起縱隔時(拜“內科胸腔鏡加”之功),在縱隔底部(背側)露出了一點肺組織——這片肺組織與縱隔似乎是黏在一起的,所有才沒有完全縮回對側胸腔里去,鉗子捉住和提起它,就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p><p class="ql-block">跳動的是縱隔,底下有一點肺組織露出,提起來,就看到了底下這一大“嘟?!迸菖荩涸谛老埠腕@詫之余,你完全無法將它們與CT所示的那個“嫌犯大泡”對應起來!</p> <p class="ql-block">形態(tài)奇特和質地各異的一堆泡泡,有觸之堅韌的囊實性泡泡,也有灰白、薄壁,質地柔軟的典型SPB:</p> <p class="ql-block">面對這一“堆”拖拖拉拉的泡泡,目前胸腔鏡下的兩套大泡性病變處理技術——吻合器切除和消融方法,尤以APC消融為最——前者意味著“大動干戈”,后者則力所不逮(超出其效能范圍),——在窄基底條件下,電圈套器恰成最佳選擇/匹配!</p> <p class="ql-block">這么大的一堆泡泡,是在閱讀術前CT時怎么都想不到的:</p><p class="ql-block">切下來也是形態(tài)奇特和質地各異,有觸之堅韌的囊實性泡泡,也有灰白、薄壁,質地柔軟的典型SP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術前-術后48小時CT對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術中、包括術后一切順利,術后幾天就出院了。</span></p> <p class="ql-block">附7年前做的只有一個肺的慢阻肺繼發(fā)張力性氣胸病例。</p><p class="ql-block">患者只有40歲,因右肺癌做了右肺全切。慢阻肺、肺氣腫繼發(fā)SP——且其張力性氣胸如此夸張,胸腔置入4根粗大引流管加持續(xù)負壓吸引,都無法有效緩解其呼吸困難和皮下氣腫——對于這樣的患者,麻醉師肯定不麻,是經(jīng)過一番“斗爭”的,才好不容易——非常不容易地——爭取到麻醉師的配合和手術機會,如此才救了這個患者!</p><p class="ql-block">像這樣的只有一個肺的案例,與本文分享的單個肺的孩子還是有很大差別的。</p> <p class="ql-block">胸腔鏡下表現(xiàn):胸膜下肺大泡。</p> <p class="ql-block">胸腔鏡下表現(xiàn):巨大臟層胸膜裂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