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極村,隸屬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市北極鎮(zhèn),原名漠河村,始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距離漠河市77公里,與俄羅斯的依格那思依諾村隔江相望。村域面積28.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全村戶籍?dāng)?shù)為1024戶,人口為2401人。北極村,素有“金雞之冠”“神州北極”和“不夜城”之美譽,是全國觀賞北極光的最佳觀測點,是中國“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國最北的城鎮(zhèn)。北極村周邊有七星山、元寶山等自然山體,平原上林地面積廣闊,林網(wǎng)分布均衡。北極村月均溫0℃以下達7個月,無霜期約90天,最低氣溫-52.3℃,晝夜溫差大,有“一日四季”之稱。北極村的野生植物66科231屬43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6種。景點包含北極圣誕村、神州北極廣場、漠河石林、林海觀音山等。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北極村旅游人數(shù)、旅游花費分別實現(xiàn)65.2萬人次、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105%。2相北極村在舊石器時代已經(jīng)有人居住,東胡、鮮卑、室韋、鄂倫春族等少數(shù)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北極村,原名漠河村,始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清同治五年(1866年),漠河村發(fā)展為通往胭脂溝的江上驛站。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吉林知府李金鏞奉命到漠河開辦金礦,漠河村進入繁盛時期,由此形成了黃金之路,漠河村設(shè)為三十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漠河村置卡倫。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漠河村設(shè)總卡衙門。民國三年(1914年),漠河村為設(shè)治局公署駐地。民國六年(1917年),漠河村由設(shè)治局改升為二等縣域所在地。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漠河村并入呼瑪縣。1981年,漠河重新建縣,將漠河鄉(xiāng)、興安鄉(xiāng)劃歸漠河縣,北極村為今北極鎮(zhèn)政府所在地。1999年,漠河村更名為北極村。地理環(huán)境位置境域北極村,地處黑龍江的上游南岸,大興安嶺山脈北麓的七星山腳下,與俄羅斯赤塔州隔江相望,距離漠河市77公里。邊境線58千米,村域面積28.32平方千米。雄居祖國的最北端,位于黑龍江上游南岸、大興安嶺山脈北麓,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地理坐標(biāo)為:東經(jīng)122°21′05″至122°21′30″,北緯53°27′00″至53°33′30″。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