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武當山趣聞軼事》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王守寧(學無止盡)</span></p> <p class="ql-block"> 百歲老人神游武當山</p><p class="ql-block"> 縣常委會定為迷信地</p><p class="ql-block"> 話說公元一九八一年初春的一天, 北武當山突然來了一個白胡子老人。 當時很多人傳說他145歲。凡見過的人都說,此人鶴發(fā)童顏、紅光滿面,精神矍鑠,滿口白牙齊整(據(jù)說是第四次換出的新牙)。</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說他根本沒有那么大歲數(shù),到底有多少歲,誰也說不清。.后來才聽說他是陜西清化砭人, 叫吳云清,從小學道, 現(xiàn)為延安市政協(xié)委員。</p><p class="ql-block"> 此一行三人,步行蹬上真武山游了一圈后, 來到了方山縣城,在圪洞街上的一個小旅店里住了一晚,而且當晚和方山的好幾個人談話至深夜,其中有中醫(yī)院的張統(tǒng)文醫(yī)生。</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就去了呂梁地區(qū)的統(tǒng)戰(zhàn)部。 文化局等有關(guān)部門, 反映要政府著手保護真武山的文物古跡,開發(fā)旅游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時過不久, 呂梁地區(qū)統(tǒng)戰(zhàn)部, 給方山縣宣傳部發(fā)來便函, 要求調(diào)查真武山的風景資源、文物古跡,是否有保護與開發(fā)的價值 。</p><p class="ql-block"> 此時方山縣還未設(shè)立統(tǒng)戰(zhàn)部, 統(tǒng)戰(zhàn)工作由宣傳部一個干事專職辦理, 我當時調(diào)入宣傳部不久正擔此任,于是此事便落在我頭上。</p><p class="ql-block"> 受部長任繼林的委托,讓我和文化局的一個叫王若東的同志,去調(diào)查此事。 不知為什么等了三四天, 也沒見文化局來人,于是我就一個人去了。</p><p class="ql-block"> 真武山我12歲時就去過,是二哥領(lǐng)著我去開鎖的。 我們步行往返,走的我腰酸腿痛,累了個半死, 只記得燒香磕頭的人很多,山高的很,其余的什么風景.文物古跡,啥也不記得了。</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后, 35歲的我又爬上真武山時, 這里的風景,確實讓我驚訝,方山竟有這樣的好景致,我生長在方山,老家就在峪口,離這里又很近, 咋就不知道呢? 真后悔為什么早幾年不多來幾次呢! </p><p class="ql-block"> 山頂上幾孔缺門少窗的石窯洞里, 住著兩個從臨縣來的老人.一個六十多歲的叫李逢玉, 五十多歲的叫李金全. 他們說,去年三月三前就來了, 從小就跑真武山, 這次來就不走了.從言談舉止.衣著打扮,我看到他們過的很清貧,但精神面貌卻很好 。</p><p class="ql-block"> 那個叫李逢玉的老人,領(lǐng)著我游遍了山上各個景點,什么石豬受難﹑龜蛇斗智、天壺傾露啦…… 說這說那介紹個沒完。</p><p class="ql-block"> 下山時,他一直送我至萬神廟,并千囑萬咐: ”真武山現(xiàn)在毀廢的厲害勒,如果政府不出面保護,還要繼續(xù)毀廢勒,回去給縣上領(lǐng)導,好好反映反映……” ,我說:“你放心,我一定會很快給領(lǐng)導匯報的”。</p><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又走訪了山下曹家溝村里的幾位古稀老人,從他們的嘴里,我又了解到不少關(guān)于真武山, 近幾十年以來的滄桑。 更多的卻是一些可歌、可嘆、又可恨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真武山,是方山縣及離石﹑臨縣﹑柳林﹑中陽等周邊幾個縣的廣大人民群眾,千百年來就非常熱愛的一座名山勝景。近代以來,有人又叫北武當山。</p><p class="ql-block"> 此山始建于何朝何代,無從查考,一說隋唐,又說明清??傊О倌陙磉@里的香客游人絡(luò)繹不絕。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之時,更是香煙繚繞、游人如織。而且多次被毀了又修、修了又毀。</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一個叫呂克念的方山人,在山上常住。他糾合臨縣、離石、方山的一些人,曾對山上建筑進行過幾次小型維修,致使部分文物古跡,自然景觀,得到了一定的保護.。</p><p class="ql-block"> 然而,到了1975年,有臨縣抖泉村一個叫樊全虎的瘋子上山,一把火將玄天大殿幾乎燒了個盡光。</p><p class="ql-block"> 同年,又有一個叫閆XX的人,竟將一棵長在玄天大殿門前的千年古松,砍倒做了壽木。這棵古松,在清代,就已經(jīng)赫赫有名了。</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曾被永寧州牧王繼賢,親筆書寫命名為“喬松”,并題寫了“喬松賦”一篇,勒上石碣?!皢趟伞倍忠彩诛@目地被刻在大石壁上。</p><p class="ql-block"> 這是迄今為止,真武山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處石刻。山上還有很多的文物古跡, 在近年間已遭到了嚴重破壞。如大量的古碑文﹑大鐵鐘﹑大銅鼓、銅塑像、泥塑、壁畫、彩繪……。</p><p class="ql-block"> 我把以上這些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整理成16頁稿紙的材料, 給宣傳部長任繼林審閱, 她說:“此件很好,須上縣委常委會討論, 你準備好,到時候我通知你上會匯報”。</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 第一次要上常委會匯報。調(diào)查材料改了看,看了改,唯恐匯報不好??墒俏姨焯熘斏鞯販蕰r上下班,就是等不上上會的通知。</p><p class="ql-block"> 過了好長時間,我?guī)缀蹩煲?,一天下午,離下班只有四五分鐘的時間,突然接到通知,讓立即去常委會匯報。我拿起材料一路小跑,進了政府大樓二樓小會議室,一看十三四個縣委領(lǐng)導都在盯著看我, 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兩手捧著材料, 心在咚咚跳, 剛要開始念 ,一位叫李生富的縣委副書記,好像很不耐煩地大聲說: “時間有限,不用念材料,直接說吧,真武山的事是怎么勒?” 我掃了一眼,發(fā)現(xiàn)其余的人好像都有厭煩表情。也許是因為會議開的時間長了,等不得下班吧!</p><p class="ql-block"> 幸虧材料是我自己寫的,早已熟悉,于是定了定神,作了個簡短的口頭匯報,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p><p class="ql-block"> 匯報完后,有三個常委發(fā)了言。其中一個叫任學武的縣人大主任發(fā)言,意思是真武山純粹是個封建迷信活動地。三月三人們點香許愿還愿、求兒求女,也沒有什么風景資源、文物古跡,不需要什么開發(fā)利用、管理保護。</p><p class="ql-block"> 另一個叫雷震弟的副縣長常委說:“解放以前,真武山上曾經(jīng)住過一個土皇帝,是方山劉家莊人,糾結(jié)了一幫黑皮無賴,經(jīng)常下山糟害老百姓,后來八路軍上去收拾了”。</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常委們也大都是附和這三個人:“真武山?jīng)]必要保護、沒必要開發(fā)”。</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開發(fā)北武當山風景區(qū)的大事,給否定了!</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