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稱:郝霞客 美篇號:476076163 紅色貼梗海棠是薔薇科木瓜海棠屬植物貼梗海棠的一種花色類型,別名皺皮木瓜、鐵腳海棠等。<br> 花先葉開放,3-5 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花直徑 3-5 厘米?;ò甑孤研位蚪鼒A形,猩紅色,鮮艷奪目,有單瓣、重瓣之分。 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 4-6 厘米,黃色或黃綠色,有稀疏不明顯斑點(diǎn),味芳香,9-10 月果實成熟。 紅海棠原產(chǎn)于中國,山東、河南、陜西等地廣泛分布。 紅色貼梗海棠花朵鮮艷,花形優(yōu)美,是中國廣泛栽培的觀賞花木,可用于庭院綠化、公園造景、花壇布置等,也可制作成盆景或用作切花。 湛藍(lán)的天空下,紅海棠肆意盛放,火紅的花瓣,金黃的花蕊,嫩綠潤染橙紅色的樹葉,在藍(lán)天下?lián)u曳生姿,明媚而動人。 <h3> 密密麻麻鮮艷的小紅花綴滿花枝,綠葉與紅花完美結(jié)合詮釋著生命的美好與熱烈。</h3> 在中國,紅海棠栽培歷史悠久。 先秦時期文獻(xiàn)中已有關(guān)于海棠類植物的記載,但當(dāng)時并未明確稱為 “紅海棠” 或 “海棠”。 漢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提到的 “柰”,被認(rèn)為是廣義海棠類植物,當(dāng)時為宮中珍品,僅在皇宮、大廟、權(quán)貴園林中可見。 “海棠” 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中晚期,人工栽培興起于中晚唐,主要分布在四川、江浙等地,其中以蜀地海棠最為出名。唐德宗年間的宰相賈耽所著《百花譜》說 “海棠盛于蜀”,并稱之為 “花中神仙”。 海棠在宋代達(dá)到鼎盛,不僅栽培技術(shù)成熟,種植規(guī)模也進(jìn)一步擴(kuò)大,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帝王對海棠花格外鐘愛,留下許多題頌海棠的詩篇,研究海棠的書籍也層出不窮,如《海棠記》和《海棠譜》等。 元朝時海棠仍保持著長盛不衰的勢頭。 明代,海棠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可謂無處不在。 清代,據(jù)《府谷縣志》記載,海紅果(紅海棠)在陜西府谷已有 1000 多年的生長歷史,當(dāng)?shù)厝罕姺Q其為 “搖錢樹”,有 “家有 5 株海紅子,頂養(yǎng)一個好兒子” 的民諺。 近現(xiàn)代,紅海棠的種植進(jìn)一步發(fā)展和推廣,不僅傳統(tǒng)種植區(qū)域繼續(xù)保持一定的規(guī)模,而且在其他地區(qū)也開始有了廣泛的引種和栽培。如濱海紅海棠就是從荷蘭引進(jìn)的優(yōu)良園林應(yīng)用新品種,已在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市示范種植。 由于紅海棠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倍受廣大勞動人民和皇家、權(quán)貴們的喜愛。自然成為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主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元好問) </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shù)點(diǎn)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fēng)。</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細(xì)雨初憐濕翠裳》( 楊萬里)</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細(xì)雨初憐濕翠裳, 新晴特地試紅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無人會得東風(fēng)意, 春色都將付海棠。</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棠花上問春歸》 (未知)</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棠花上問春歸, 豈料春風(fēng)雪滿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應(yīng)為紅妝太妖艷, 故施微粉著胭脂。</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5月4日攝于大連棒棰島</h1>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