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面的景點是我們離開撒哈拉沙漠後去的,因喜愛比較豐富的色彩,所以先製作這部分。</p><p class="ql-block">埃本哈杜古城是位於摩洛哥南部瓦爾扎扎特地區(qū)的一個築壘村和古城,整個古城由泥土堆積而成,早期是原居民柏柏爾人的村落。古城背靠阿特拉斯山脈,面對沙漠綠洲。</p><p class="ql-block">這裡是好萊塢多部電影及電視劇的取景地,如 :權(quán)利的遊戲,角鬥士,賓虛等。</p><p class="ql-block">橋下的河流快要乾涸了。我看過網(wǎng)上照片,曾經(jīng)河水中還有山坡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面積很大,多數(shù)地方夏季炎熱少雨,撒哈拉沙漠及內(nèi)陸地區(qū)夏季氣溫可飆升到40度以上,五至八月基本不下雨。全國平均年降雨量只有250毫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在橋上,想起領(lǐng)隊說過的話,摩洛哥給人的印象就是 dry (乾) 。</p> <p class="ql-block">頂著烈日一路上山。</p> <p class="ql-block">埃本哈杜村始建於11世紀,最初由6座城堡和50所房屋組成。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建築大部分淪為廢墟。為了保護這一珍貴文化遺產(chǎn),摩洛哥政府實施了拯救南部城堡計劃,這裡是該計劃保護的第一個村落。</p><p class="ql-block">1987年,埃本哈杜防禦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房屋沒有什麼大院落,把房頂開闢成休息區(qū)和瞭望臺。</p> <p class="ql-block">遇到兩位從武漢來的女士,聊了幾句。</p> <p class="ql-block">一位村民趕著毛驢上山。</p> <p class="ql-block">這座山包據(jù)說是一個糧倉。</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一群小朋友,看樣子應(yīng)該是附近的小學(xué)生。他們?nèi)齼蓛傻淖呱蟻恚總€人臉上都帶著歡快的笑容,健康活潑,相貌端正。他們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與國內(nèi)的孩子很不同。</p><p class="ql-block">後來下山時,我正好看到他們在拍集體照。歐美的小學(xué)生是不允許外人隨便拍照的,非洲不同。 那年在南非的鴕鳥園,我遇到一群孩子,征求老師同意後給孩子們拍照,他們特別配合開心。</p><p class="ql-block">這次又可以給孩子們拍照了,很走運,每個小朋友表情都很自然歡愉。不禁感慨,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比國內(nèi)孩子差太多,但他們知足且隨遇而安,是否孩子們的家人都如此呢? 拍完照,孩子們走下來,都跟我打招呼致謝,其實該我感謝他們才是。</p> <p class="ql-block">埃本哈杜古城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也佩服大導(dǎo)演們選景的眼光。這是拍攝出來比現(xiàn)場觀看更加獨特吸引的場景,特別是將照片投影到電視上看,那種原始的質(zhì)樸,粗獷,很難得!</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摩洛哥西南部城市馬拉喀什。這裡被稱為"南方珍珠","紅色皇城"。其實由於使用當?shù)丶t土及沙巖建成,摩洛哥南部地區(qū)許多地方都以紅色建築物為主。在藍天白雲(yún)襯托下,感覺紅色比一些歐洲國家的土黃色建築漂亮很多。</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近一百萬人口,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卡薩布蘭卡和菲斯。由於它充滿活力,有許多旅遊景點,是摩洛哥最受遊客歡迎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整潔漂亮的渡假村。</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裡有兩個自費項目,這是其中之一: 馬車古城遊,一人45美金。一部馬車坐四人,感覺以當?shù)氐纳钏?,不到半個小時車程,一部車收一百美金已經(jīng)很不錯了。</p><p class="ql-block">這是活潑的小團友。</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庫圖比亞清真寺,70米高的宣禮塔是全城地標,正在維修中。</p> <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化的住宅。摩洛哥是貧富差距相當大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德吉瑪廣場(Jemaa el-Fna Square)是馬拉喀什很有名的廣場,非洲最大的露天夜市。</p><p class="ql-block">這座有千年歷史的不夜城廣場,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全世界唯一以廣場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一隊隊歐美遊客在舉著小旗導(dǎo)遊帶領(lǐng)下來到此地,感受摩洛哥生氣蓬勃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這裡最多的是賣鮮榨果汁的攤檔,差不多兩美金一杯,領(lǐng)隊說牛油果和芒果勾兌的果汁最好喝。經(jīng)驗教訓(xùn),避免旅行時亂吃東西出麻煩,特別是在非洲更要小心,所以只是看看熱鬧。</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很多小巷子,裡面有各種衣著,銅器,紀念品等。</p> <p class="ql-block">這裡到夜間更加琳瑯滿目,舞蛇,耍猴等藝人全部出動。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讓他們看到你在拍攝,否則會向你收費,即使他們並沒有在表演。這張手裡拿著蛇的攤主照片,我是在遠處拍攝的。</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裡有足夠的逗留時間,我感覺這種地方對歐美遊客吸引力更大,中國各地的早,夜市更加貼地。摩洛哥雖然比歐洲治安強點,在這種龍蛇混雜的地方也令人不適。</p> <p class="ql-block">這晚我們住在馬拉喀什一間渡假式酒店。晚上要出外吃飯,看表演。領(lǐng)隊說這是最辛苦的一天,從早到晚的活動及幾個鐘頭山路,晚上回到酒店要12點多。</p><p class="ql-block">其實這次行程,一直都比較奔波,因為我們這是9天團,有些差不多內(nèi)容的是10天,甚至11天團 ,而且有兩個自費項目。</p><p class="ql-block">我看網(wǎng)上有些內(nèi)地遊客來摩洛哥自由行,感覺挺累的,主要是景點之間車程長,我們差不多每天都有四個小時以上車程,若是靠公共交通太麻煩,這裡還有不少山路。我們有一半時間每天早上八點出發(fā),六點就要起床,再好的酒店也就是睡幾個鐘頭。</p> <p class="ql-block">這裡是馬拉喀什的Chera Ali 餐廳,我們將在這裡用晚餐,欣賞著名的北非特色表演"幻想曲"(Fantasia Show)。</p><p class="ql-block">看過摩洛哥貧瘠的撒哈拉沙漠及山村後,來到這個充滿一千零一夜風(fēng)情的場所,忽有夢幻般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裡的接待和表演者是非洲柏柏爾人,北非地區(qū)的原住民,是一系列文化,政治和經(jīng)濟生活相似的部落群。</p> <p class="ql-block">這晚的主菜是羊肉和雞肉。99% 伊斯蘭教徒的國家肯定沒有豬肉吃,也沒中餐,大家都對膳食不甚滿意。我們主要是吃雞和牛肉,除了阿拉伯香料味吃不慣,肉質(zhì)很"柴",也沒有綠葉菜。廣東人口味較講究,我經(jīng)常出門,所以不太挑剔,有些小年輕帶了四個杯麵。摩洛哥多數(shù)是阿拉伯人,說阿拉伯語,烹飪習(xí)慣是阿拉伯風(fēng)味,但由於曾是法國殖民地,他們的甜點做得很好,種類多而且精緻。所以在酒店吃早餐和自助晚餐時,最喜歡他們的甜品。</p><p class="ql-block">這晚看到有羊肉,外表還不錯,我們幾個直歡呼。我們這桌只有三個人吃羊肉,其他人有不吃牛羊肉的,有食素的,有白天山路引起暈車沒胃口的。一位女士這兩天直念叨燒鵝,讓我一邊笑一邊想,這才幾天呀,讓你們?nèi)ツ厦蓝嗵煸囋嚒?lt;/p><p class="ql-block">羊肉外表挺吸引,後來發(fā)現(xiàn)皮下都是肥油,我們又不禁懷念起新疆和內(nèi)蒙的羊肉,這些都是旅行的小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晚餐後欣賞了演出,柏柏爾人奉獻了精彩的馬術(shù),雜技,肚皮舞,煙火等表演,歐美觀眾很多。</p> <p class="ql-block">這是薩地亞皇陵,殿內(nèi)存放著近200具歷代國王及眷屬的遺體,平鋪的墓碑旁標誌各自姓名等。</p> <p class="ql-block">街上很熱鬧。</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的萬拉華花園佔地120公頃,裡面沒有花只有1萬6千株橄欖樹,這個乾旱的地方,種花太難了。很多橄欖樹有百年歷史。</p><p class="ql-block">這是12世紀興建的皇宮,供皇族避暑之用。</p> <p class="ql-block">皇宮前的水池,從前是訓(xùn)練水兵的場所,池水來自阿特拉斯山脈融雪。</p><p class="ql-block">這日無風(fēng),水面平靜,拍出的倒影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的馬約爾花園(Jardin Majorelle ) 是著名景點,這是我們的自費項目。</p><p class="ql-block">這裡原為法國藝術(shù)家雅克.馬約爾於</p><p class="ql-block">1924年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以獨特的"馬約爾藍" 建築外墻聞名,該顏料提煉自撒哈拉沙漠植物,搭配園內(nèi)的仙人掌,綠竹等植物,形成視覺反差。馬約爾去世後,為避免花園被酒店收購重建,1980年法國著名服裝設(shè)計師伊夫. 聖羅蘭先生與合夥人皮耶貝爾熱高價購得荒廢花園,投入五年時間修復(fù)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建築。他們十分喜愛這裡,在此處渡過三十年時光,所以馬約爾花園又被稱為聖羅蘭花園。這裡成為聖羅蘭先生藝術(shù)靈感來源,2008年聖羅蘭先生去世後,依遺囑他的一半骨灰撒入園內(nèi)竹林。</p><p class="ql-block">如今花園對公眾開放,所有權(quán)屬於皮耶貝爾熱及伊夫.聖羅蘭基金會。</p> <p class="ql-block">花園面積近 9千平米。睡蓮池是環(huán)繞中央別墅的水景系統(tǒng),源自阿特拉斯山脈引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園內(nèi)栽培來自五大洲,300 多種植物。這裡的植物多是耐高溫乾旱的,形態(tài)各異,很多品種在其他地方?jīng)]見過。滿眼望去郁郁蔥蔥,各類植物生機勃勃。</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區(qū)超過100種植物,爭奇鬥艷,最高可達8米。</p> <p class="ql-block">別墅使用"馬約爾藍"塗料,墻面裝飾含伊斯蘭幾何紋樣與柏柏爾傳統(tǒng)符號 ,12根廊柱鑲嵌摩洛哥陶片?;▓@入口處設(shè)鈷藍色噴泉,與明黃色窗框構(gòu)成強烈撞色效果。</p> <p class="ql-block">在 2000年增設(shè)的伊斯蘭藝術(shù)博物館內(nèi),陳列著聖羅蘭先生收藏的北非紡織珍品,陶器,珠寶及繪畫。</p><p class="ql-block">2017年馬約爾花園附近建成YSL(聖羅蘭)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如今馬約爾花園越來越出名,每天參觀者絡(luò)繹不絕?,F(xiàn)在要在網(wǎng)上預(yù)約購票,並在指定時間入場。</p><p class="ql-block">感謝聖羅蘭先生與他的拍檔,將最心愛的私人場所與公眾分享,使其成為開放的文化景點。即把美的感受帶給大家,也解決了花園龐大的維護管理費用。</p> <p class="ql-block">處處體現(xiàn)出花園主人對馬約爾藍的鍾愛。</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馬約爾花園,已成為馬拉喀什一張絢麗的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