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翻開歷史,常常會遇到許許多多巧合事件而引發(fā)人們對因果輪回的思考,以下為十四大最具戲劇性的歷史巧合事件羅列出來分享給廣大美友們欣賞。</p> <p class="ql-block"> 一, 三家分晉與三國歸晉</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03年,春秋末期,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而過了六百余年后的公元279年,司馬昭建立了晉朝,又統(tǒng)一了魏、蜀、吳三國,形成“分晉者終歸于晉”的閉環(huán)。更巧合的是,終結(jié)晉朝的勢力多姓“劉”(如西晉終于匈奴劉聰,東晉亡于劉裕)。</p> <p class="ql-block"> 二,劉邦斬蛇興漢與王莽篡位</p><p class="ql-block"> 《史記》記載,劉邦起義那會,把一條擋路的白蛇攔腰斬斷。故漢朝歷史前后分為西漢和東漢各近200年。另外把漢王朝給終結(jié)掉的居然是名字跟“蟒”讀音差不多的王莽。更稀奇的是,王莽篡奪了政權(quán)之后建立新朝,只維持了14年。不過呢東漢白光武帝劉秀又把漢室江山給重新振興了,好像印證了“蛇分兩段,漢分兩朝”的那個預(yù)言。</p> <p class="ql-block">三,楊廣與楊勇:千年后的“因果輪回”</p><p class="ql-block"> 隋煬帝楊廣奪取了皇位后賜死了親哥哥楊勇。1400多年后的2013年,在揚州的某一處工地施工時意外發(fā)掘出了楊廣的陵墓,墓中僅存兩顆牙齒,與史載其被叛軍草率掩埋的結(jié)局呼應(yīng)。而發(fā)現(xiàn)者恰似是名字相同的開發(fā)商楊勇。這種歷經(jīng)千年的“同名復(fù)仇”之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極具戲劇性的巧合。</p> <p class="ql-block">四,漢、唐都出現(xiàn)強世的女人掌權(quán)</p><p class="ql-block"> 漢朝繼承秦,而唐朝繼承隋,漢、唐都是承接的一個強大而短命的王朝。兩朝都出現(xiàn)女人掌權(quán),漢期有呂雉,唐朝有武則天,兩朝都在女人掌權(quán)之后出現(xiàn)了盛世。漢有文景之治,而唐有開元盛世。</p> <p class="ql-block">五,李唐與朱明的姓氏輪回</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建立的唐朝亡于后梁的朱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則被李自成推翻。崇禎末帝自縊于煤山,恰是朱溫囚禁昭宗之地,形成了“李亡朱,朱亡李”的閉環(huán),確是稱奇。</p> <p class="ql-block">六,宋朝的得位與失位</p><p class="ql-block"> 趙匡胤起兵從7歲的周恭帝手中奪取政權(quán)建立宋朝;319年后,元軍南下逼7歲宋恭帝投降,同樣是以“幼帝遜位”的結(jié)局。\</p> <p class="ql-block">七,元明宮殿的預(yù)言性命名</p><p class="ql-block"> 元朝皇宮的主殿命名為“大明殿”,后繼王朝恰為“大明”;明朝皇宮的主殿名曰“乾清宮”,而終結(jié)者年號為“大清”。</p> <p class="ql-block">八,朱元璋的“重八”與明十六帝</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帝王,他的原名朱重八,“重八”即十六。明朝共傳16位皇帝,暗合其名。</p> <p class="ql-block">九,額爾金的“火劫”:天火焚身的報應(yīng)</p><p class="ql-block">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指揮官額爾金下達命令火燒圓明園,大火熊熊燃燒了三天三夜。三年過后,他在印度的住所居然遭遇雷擊而起火,同樣持續(xù)了三天三夜,最終他在火海中逝去。雖說并無確鑿證據(jù)能證明這是上天的懲罰,不過時間與方式的高度契合,卻成為民間談?wù)摰摹艾F(xiàn)世報”的典型事例,讓人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十,夏啟與夏杰:王朝興衰的姓名密碼</p><p class="ql-block"> 夏朝乃中國首個世襲王朝,創(chuàng)立者為“夏啟”,而末代君主是“桀”(“結(jié)”的偕音)。依《竹書紀年》記載夏桀極為殘暴,直至把國家弄到滅亡之時,老百姓竟憤而罵道:“這日子到底什么時候才到頭?我情愿與你一同赴死?!泵峙c命運之間存在頗為微妙的契合,好像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注定,這種聯(lián)系很奇特。</p> <p class="ql-block">十一,希臘與春秋戰(zhàn)國:東西方文明的同頻共振</p><p class="ql-block"> 在公元6到3世紀這段時間,希臘冒出像蘇格拉底、柏拉圖這類的哲學(xué)家,與此同時,中國也產(chǎn)生了像孔子、老子等百家學(xué)派的開創(chuàng)者。更稀奇的是這兩個國家都處于軍事天才持續(xù)涌現(xiàn)的階段,像亞歷山大大帝,和孫武就是典型的例子。并且在差不多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兩國還逐漸把歷法體系打造得更系統(tǒng)、更完備這種現(xiàn)象,完全可以看作人類文明的“雙生花”。</p> <p class="ql-block">十二,孔子與釋迦牟尼:圣人的時空交錯</p><p class="ql-block"> 孔子(公元前551年)與釋迦牟尼(公元前563年)不僅生活在同一時代,且兩人僅相差14歲。一個奠定了東方儒學(xué)根基,一個開創(chuàng)了世界性宗教,東西方精神領(lǐng)袖同期登場,成為文明史上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十三,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戲劇之神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1616年,英國戲劇之父莎士比亞和中國戲劇鼻祖湯顯祖是同一年去世。兩人雖未見過面,但他們都創(chuàng)作出了跨越時代的愛情悲劇,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湯顯祖的《牡丹亭》。這種藝術(shù)生命的同步終結(jié),竟然可以稱得上是文代史上的浪漫巧合。</p> <p class="ql-block">十四,彼得大帝與康熙帝:雄主的時代重疊</p><p class="ql-block"> 俄國的彼得大帝(1672一1725),與清朝康熙帝(1654一1722),不僅執(zhí)政時期有高度重合之處,而且都憑借改革實現(xiàn)了國家的強盛。更為奇妙的是,康熙在平定準噶爾之際,其實彼得卻正在開展遠征瑞典的行動,兩位帝王在亞歐大陸的兩端同時開啟了疆域拓展這一進程。</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歷史上巧合的事件,初看像是偶然發(fā)生的,可實際上里面藏著一些規(guī)律:王朝興盛衰敗呈現(xiàn)出周期性的模樣,文明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同步進行的趨勢,個人命運與時代的潮流相互交織在一起。對現(xiàn)代人來說,我們沒必要瞎信宿命論,但可從這些事例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閃光點,讓原本冷冰冰的歷史有了溫度,讓后代人能夠在時間的長河中探尋命運那細微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luò),致謝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文字:紫山蘭水根據(jù)文史資料編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