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謹以此文獻給全國的考古、文物保護工作者,人民子弟兵、退伍軍人,電力、鐵路、民航、交通、紡織、郵政電信、愛心志愿者,獻給綠城鄭州的父老鄉(xiāng)親。</span></p> 百姓故事 <p class="ql-block"> 老家河南綠城鄭州的新博物館,是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它不僅是文物的棲息地,更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文化橋梁。</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我第一次走進鄭州新博物館,今天再一次走進博物館是在地鐵上巧遇兩位電力系統(tǒng)的退休職工帶著女兒來鄭州博物館當志愿者。我退休前曾從事電力電視新聞宣傳工作,退休后發(fā)揮余熱邊走邊拍記錄生活和老百姓的故事,宣傳老家河南,宣傳綠城鄭州,也是在記錄一段歷史,我從中找到了快樂,換來一天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跟隨電力職工志愿者再拍攝一期節(jié)目。 </p> <p class="ql-block"> 走近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其獨特的建筑外觀。整體設計秉承“中華之中,華夏之冠”的理念,將鄭州的地域特色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南立面以石材搭配寬百余米長的玻璃幕墻,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現(xiàn)代時尚的光芒;北立面的曲面結構則形似寶盆,“聚寶中原”的美好寓意蘊含其中;頂部由南而北覆蓋著簡潔的型材,南北落差近20米,恰似黃河之水奔涌而來,彰顯著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蓬勃的時代氣息。</p> <p class="ql-block"> 走進博物館內(nèi)部,一樓大廳的大型浮雕墻令人震撼。這面長達70米、高8米的浮雕墻,以群像的形式展示了黃帝、大禹、商湯等46位鄭州歷史文化名人以及在鄭州建功立業(yè)的杰出人物,讓每一位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進行著一場深度對話,深切體會到“文明之源 黃河之濱 天地之中”的鄭州魅力。</p> <p class="ql-block"> 館內(nèi)藏品豐富多樣,涵蓋了青銅器、瓷器、書畫等20多個門類,共計6萬余件,其中不乏商代獸面紋銅方鼎、商代牛首紋青銅尊、唐代大海寺石造像等極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 ,它們靜靜陳列在展柜中,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 鄭州新博物館共設有21個展廳,規(guī)劃各類展覽20個?;娟惲姓谷纭皠?chuàng)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史話”等,以時間為軸,從舊石器時代直至近現(xiàn)代,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鄭州的歷史發(fā)展脈絡。</p> <p class="ql-block"> 天地之中,文化之魂。踏入鄭州博物館三廳“天地之中”,就仿若開啟一場探尋華夏文明根源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 這里,西周初年周公為營建東都洛陽而設立的周公測景臺模型靜靜佇立,訴說著古人對天地奧秘的執(zhí)著探索,傳說周公在此認定此地為天地之中,“天地之中”的觀念自此生根。郭守敬等人編寫的《授時歷》相關展示,更是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有力見證,其精度與現(xiàn)行公歷相差無幾,卻早誕生3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展廳內(nèi),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微縮景觀星羅棋布。201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它們,涵蓋儒釋道三教的代表性建筑,中岳漢三闕古樸厚重,承載著漢代藝術風格與思想生活;嵩岳寺塔等佛塔遺存,彰顯佛教文化的初興與傳承 。</p> <p class="ql-block"> 從古老的天文歷法到多元宗教建筑,“天地之中”展廳以豐富展品、巧妙布局,全方位呈現(xiàn)鄭州在華夏文明發(fā)展進程里的核心地位,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深深領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專題陳列展則別出心裁,分為專題文物展和文化展。在“妙相藝境——館藏古代造像藝術陳列”展廳,來自鄭州大海寺、開元寺的佛教造像以及館藏金銅造像,按照歷史脈絡依次呈現(xiàn),讓參觀者領略到古代佛造像藝術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特點。</p> <p class="ql-block"> “土火造藝——古代陶瓷展”重點展示了鄭州出土的各個時期的陶瓷珍品,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拙雅多姿,龍山文化時期的灰陶古樸厚重,唐宋時期的三彩、白瓷、青花瓷、珍珠地劃花瓷色彩斑斕,它們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華夏陶瓷文化底蘊和風采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除了豐富的展覽,鄭州新博物館還十分注重觀眾的體驗與互動。館內(nèi)規(guī)劃有青少年活動中心、小劇場、4D影院等,為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休閑服務。同時,博物館借助現(xiàn)代技術手段,實現(xiàn)了場館5G全覆蓋,全力打造智慧博物館,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使參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鄭州博物館四廳:百年史話。踏入鄭州博物館四廳“百年史話”,一段跌宕起伏的近現(xiàn)代鄭州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京漢、隴海鐵路相繼開通,展廳中相關的老照片、鐵軌模型等展品,無聲訴說著鄭州如何借此東風,搖身一變成為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商貿(mào)隨之蓬勃興起,城市風貌也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1923年,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爆發(fā),展廳里罷工的文獻、工人的用品等,仿佛重現(xiàn)了那段熱血抗爭的歲月,展現(xiàn)出鄭州工人階級無畏的斗爭精神。</p> <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勝利后,第一戰(zhàn)區(qū)侵華日軍在鄭州舉行投降簽字儀式,展廳內(nèi)的文件、照片等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彰顯鄭州在抗戰(zhàn)勝利進程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1954年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展廳通過展示當年的文件、城市規(guī)劃圖等,呈現(xiàn)出鄭州迎來全新發(fā)展機遇,在工業(yè)等領域飛速發(fā)展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 為了建設棉紡廠,1萬多紡織工人、技術干部和管理人員從上海、無錫、揚州、武漢、濟南、青島…支援鄭州,他(她)們遠離大城市和親人,把一生奉獻給了鄭州,獻了青春獻子孫,落戶鄭州,鄭州成了他們第二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60~70年代鄭州的財政收入60~70%是國棉六個廠的貢獻,是幾代紡織職工一生的奉獻,他(她)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歷史終將銘記。</p> <p class="ql-block"> 從交通樞紐的崛起,到工人運動的抗爭,再到省會遷移后的蓬勃發(fā)展,“百年史話”展廳完整勾勒出鄭州近現(xiàn)代的滄桑巨變,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厚重歷史與頑強生命力 。</p> <p class="ql-block"> 鄭州鐵路,一部城市發(fā)展的見證史。20世紀初,京漢、隴海鐵路交匯,構筑“黃金十字架”,讓鄭州躍升為鐵路樞紐。上世紀90年代末的六次大提速,更是讓鄭州鐵路運能步入新天地。如今,“米”字形高鐵網(wǎng)全面建成 ,客貨運量齊升,發(fā)展前景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云南臨滄游客</p> <p class="ql-block">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能積極參與愛心傳遞志愿者活動,都是受父母影響和教育,從小培養(yǎng)愛心、同情心和感恩的心,對于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在志愿者活動中能夠?qū)W會實用的技能。比如:學會心肺復蘇,可以救人。當講解員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弱勢群體,比如:社區(qū)、偏遠地區(qū)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可以幫助解決他(她)們生活中的困難。參與志愿者活動也有助于提高個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美術老師志愿者:王 穎(河南第一火電建設公司家屬)</p> <p class="ql-block"> 愛心傳遞活動:相遇是巧合也是緣分,愛心在傳遞,感動也在傳遞。弘揚為人民服務、友愛互助、無私奉獻的精神,能促進社會和諧。</p> <p class="ql-block"> 河南送變電建設公司退休職工志愿者:聶 青</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個展覽是2021年我第一次參觀鄭州市新博物館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鄭州市博物館文創(chuàng)商品將古老歷史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意完美交融。有以鄭州博物館建筑為原型制作的冰箱貼,線條流暢,完美還原了建筑的獨特風貌,把博物館“濃縮”帶回家,讓你隨時回憶起參觀時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字繪冰箱貼則以獨特的書法藝術展現(xiàn)鄭州博物館的韻味,一筆一劃都飽含著文化底蘊。蘇軾書醉翁亭記刻石冰箱貼,將蘇軾的千古名作與日常小物結合,閑暇時端詳,仿佛能領略到古人的文學風采。</p> <p class="ql-block"> 錦繡云霞云肩紋樣主題眼鏡布也別具一格。云肩紋樣精致細膩,色彩絢麗,是傳統(tǒng)文化與實用物品的巧妙結合,既能擦拭眼鏡,又能讓人感受古代服飾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還有以鄭州博物館“漢代四靈博局銘紋銅鏡”為原型設計的隨身鏡。立體浮雕搭配珍珠鑲嵌,雙層可旋轉(zhuǎn),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質(zhì)感十足。打開鏡子,仿佛穿越千年,與古人共享這份精致。</p> <p class="ql-block"> 這些文創(chuàng)商品,不僅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它們讓古老的文物不再只陳列于展柜,而是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鄭州的歷史文化,感受博物館的獨特魅力 ,讓歷史觸手可及,讓文化傳承不息。</p> <p class="ql-block">鳴謝:接受采訪的老師和同學,網(wǎng)上搜索借用資料對作者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備注:展覽館內(nèi)使用華為P50手機和大疆七型手機穩(wěn)定器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