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林 芝:</i></b></p><p class="ql-block"> 林芝市,古稱“工步”,藏語音譯為“泥池”,寓意為“太陽寶座”。地處西藏東南部,素有<b>“西藏江南”、“雪域明珠”</b>等稱號。</p><p class="ql-block"> 我們結(jié)束日喀則地區(qū)的旅程后,就前往西藏的江南——林芝,途經(jīng)米林市,在尼洋河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遠觀江水倒流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是雅江三大支流之一,是林芝市的母親河。在該匯流處,尼洋河水清澈而湍急,雅江水濁而流速緩慢,一清一濁,涇渭分明。尼洋河水匯入雅江后,形成江水倒流奇觀。</p> <p class="ql-block"><b><i>米林市【臥龍奇石】</i></b></p><p class="ql-block">米林,藏語為“藥州”之意,位于林芝市西南部。這里有一處小眾景點——<b>臥龍奇石景區(qū)。</b>狹長的河灘上,密集散布著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群。三月,是桃花的盛花期,奇石旁、棧道周圍,都被桃花的氣息籠罩著。這一樹樹狂野高原的野桃樹,在山林、河邊、谷底,自由生長,散發(fā)著野性的美。桃花在微風(fēng)的輕撫下,如同一群粉色的精靈在舞動,為大地帶來了一片生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b>“美人不是母胎生,應(yīng)是桃花樹長成”。</b>林芝桃花的唯美,觸發(fā)了<b>倉央嘉措</b>的悠悠詩性。</p> <p class="ql-block"><b><i>【雅魯藏布江大峽谷】</i></b></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西藏林芝市,全長504.6公里,最深處達6009米。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峽谷。其北側(cè)是念青唐古拉的加拉白壘峰,南側(cè)是喜馬拉雅的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b><i>雅魯藏布大峽谷(A線~南岸)</i></b></p><p class="ql-block"><b>魔鬼島:</b></p><p class="ql-block">魔鬼島,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處(大渡卡遺址)2號觀景平臺左下方,雅魯藏布江流經(jīng)此地,水面漸寬、水勢漸緩,在低洼帶形成一個瓶狀的湖泊,為魔鬼島。魔鬼島因雅江而成。江湖融于一體,是大峽谷入口處的一大奇觀。</p> <p class="ql-block"> 大峽谷的504.6公里,就是從此處開始測量至墨脫縣巴昔卡村。</p><p class="ql-block"> 傳說魔鬼島是亞夏那巴領(lǐng)地的標(biāo)志由兩只獨角水怪看守,一日魔鬼亞夏那巴與鎮(zhèn)守該地的蓮花大師決戰(zhàn),魔鬼被斬首,心臟被扔在了南岸的情比石堅旁邊,頭被扔在格嘎村對面的山腰間。</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工作人員就為我們發(fā)了帶有面罩的防蜂帽(這里小小的黑黑的飛蟲特別多),走過大渡卡城堡遺址景觀棧道,“小黑飛”就基本沒了,也就不需要再戴這個帽子了。</p> <p class="ql-block"><b>【大渡卡遺址】</b></p><p class="ql-block">大渡卡,藏語意為“放馬處”,是昔日工布首領(lǐng)的莊園城堡,后來在與波密的戰(zhàn)亂中,被火炮催毀,距今約500年的歷史。大渡卡遺址的所在地,如今只剩下幾堵高低不平的土墻,土墻周邊裝點著經(jīng)幡,通過經(jīng)文與自然力量的結(jié)合傳遞祝福。</p> <p class="ql-block"><b>雅魯藏布大峽谷</b>是青藏高原天然通道。大峽谷入口處,雖然不是《桃花源記》的出處,但其中的文字用在這里,竟然也產(chǎn)生了錯位之美:“夾岸數(shù)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其中往來種作”。相比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里還有一片雪山背景,映襯著冰川和郁郁蒼蒼的原始林海,云遮霧涌,神秘莫測。</p> <p class="ql-block"><b>雅魯藏布大峽谷</b>是地球上最后一塊秘境,是世界僅存的一塊處女地。它的急流至今沒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沒有一人能全程穿行。這里有世界上最純凈的天空,最飄逸的云彩,最雄偉的雪山,最漂亮的大拐彎;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生命和文化,為這片神奇的土地賦予了永恒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i>雅魯藏布江大峽谷(B線~北岸)</i></b></p><p class="ql-block">【索松村】?【南迦巴瓦峰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b><i>【索松村】海拔2600米——3200米</i></b></p><p class="ql-block">地處米林縣東部,雅魯藏布江北岸半山腰,村莊直面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它以壯麗的自然風(fēng)光和獨特的藏族文化聞名,是觀賞桃花與雪山的絕佳景點。</p> <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河谷一路桃花盛開,灼灼的桃花與孤寂的雪山相映成趣,藍天為幕,繪就了天地間絕美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b><i>【南迦巴瓦峰】</i></b></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在世界之巔邊緣,南迦巴瓦峰傲立如詩中絕美的仙子。</p> <p class="ql-block"><b>南迦巴瓦峰</b>的北側(cè)是7294米的加拉白壘峰,雅魯藏布江從兩座山峰之間穿越而過,318國道就在他的旁邊。</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后一個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zhàn),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p> <p class="ql-block"><b>南迦巴瓦峰</b>,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別稱“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據(jù)地接導(dǎo)游介紹一年365天,只有30~40天左右能看到,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p> <p class="ql-block"><b><i>【嘎拉桃花村】</i></b></p><p class="ql-block"> 位于林芝市巴宜區(qū)林芝鎮(zhèn)的嘎拉村,也叫“嘎拉桃花源”,這里有1200多株百年以上野生桃樹。野桃樹在藏語中叫“康巴梅朵“,象征吉祥與豐饒。村莊也因山野桃花而聞名,有“桃花第一村”的美譽,也是林芝市歷屆桃花節(jié)的主辦地。</p> <p class="ql-block"><b>“桃之夭夭,灼灼其華”。</b>尼洋河畔,桃花夾岸而開,粉白桃花點綴于蒼山白雪之間,如詩如畫,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近處桃花,遠處雪山,田野里盛開的油菜花,構(gòu)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畫面,演繹著春日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嘎拉的桃花,雖然沒有內(nèi)地桃花的花朵和花瓣那樣碩大、圓潤和鮮艷。然而,這里的野桃樹沒有嫁接出來的那樣拘謹,也沒有刻意修剪后那種規(guī)規(guī)矩矩,千篇一律的姿態(tài),而是其高低不一、大小不同樹干樹形,粗狂遒勁,狂傲不羈,充滿生命的野性,每一株都帶著不羈于孤傲,在山坡間形影相吊卻又不失統(tǒng)一的怒放。</p> <p class="ql-block">盛開的桃花與高高聳入云的雪山連為一片,“雪域江南”果然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b><i>??林芝——拉薩</i></b></p><p class="ql-block"><b>【林拉高速公路】</b></p><p class="ql-block"><b> 林拉高速公路</b>,平行與國道G318上海——聶拉公路林拉段,是2019年4月正式通車。這條公路的全長約409.2公里,建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高原上,將林芝和拉薩之間的通行時間從8小時縮短為5個小時。這條公路的建成不僅縮短了旅行時間,還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之巔的記錄,包括220座橋梁和20座隧道。</p><p class="ql-block"> 公路途經(jīng)尼洋河等水域。一路上沿途風(fēng)景非常優(yōu)美,特別是多布特大橋路段,公路橫跨水面,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形成了獨特的風(fēng)景線,被譽為“西藏最美水上公路”。</p> <p class="ql-block"><b><i>【拉薩】海拔3650米</i></b></p><p class="ql-block"><b>拉薩市</b>,位于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cè)。全年日照時間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p><p class="ql-block">拉薩在歷史上是藏文化和宗教的中心,著名的<b>布達拉宮</b>是拉薩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老建筑之一。它不僅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圣地,也是西藏歷史文化的像征。</p> <p class="ql-block"><b>走進雪域圣殿——布達拉宮</b></p><p class="ql-block"><b>布達拉宮</b>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住錫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體建筑分白宮和紅宮,主樓十三層,由寢宮、佛殿、靈塔殿、僧舍等組成。</p> <p class="ql-block">東大門的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之”字型的上山蹬道,拾級而上。這里最高海拔3700余米,有1080級臺階。正常情況下,我是不用吸氧的,但是連日來的體力透支,只能邊吸氧邊“攀登”。</p><p class="ql-block">途中不停的休息,應(yīng)該45分鐘可以到達半山腰的德央夏廣場,我們足足用了兩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墻面采用傳統(tǒng)的天然的礦物顏料配方并添加牛奶、蜂蜜、白糖、藏紅花等材料粉刷,增強了墻面的色澤,確保了色彩的持久并具有防腐作用。</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的象征:白色象征和平,紅色代表權(quán)利,黃色寓意繁榮,黑色邊框用于辟邪。</p> <p class="ql-block">德央夏廣場,這里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我們主要參觀的區(qū)域是紅宮。這里是重要的宗教與歷史文物展示的核心,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承擔(dān)宗教活動與達賴喇嘛靈塔供奉功能,兼具歷史博物館職能。</p><p class="ql-block">走進紅宮,一件件異寶奇珍就呈現(xiàn)在眼前:浩瀚的典藏、精美的造像、多彩的唐卡、驚艷的織繡,都閃耀著特有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里面是不允許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宗角祿康</p><p class="ql-block">拉薩的布達拉宮后面,有一片水清林幽之所,古柳蟠生,碧波清澈。這就是拉薩著名的園林——宗角祿康。在藏語中,“宗角”的意思是:(布達拉)宮堡后面;“祿康”,意為魯神殿。魯神是藏傳佛教和苯教對居于地下和水中的一類神靈統(tǒng)稱。</p><p class="ql-block">“魯神”往往被漢譯為“龍神”,進而又被誤傳為內(nèi)地人所說的龍王,所以這里也叫“龍王潭”。</p> <p class="ql-block"><b><i>【小昭寺】</i></b></p><p class="ql-block">小昭寺,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始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641年(藏歷鐵牛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寺內(nèi)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另還有諸多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在小昭寺內(nèi),我們看到了文成公主的起居室以及其留下的爐灶。</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很多文明成果,如小昭寺的修建,是按照內(nèi)地宮殿的形式來建造的。最初的寺廟主持也是由漢僧主持。漢式的釉瓦屋頂,斑斕多彩,翅角飛檐,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b>【扎基寺】</b></p><p class="ql-block">扎基寺,是西藏唯一的一座財神廟,雖然寺廟規(guī)模不大,但香火極為鼎盛。</p><p class="ql-block">扎基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28年,最初是為了紀念關(guān)帝而建,后來逐漸演變成了財神廟。</p> <p class="ql-block"><b>扎基拉姆</b></p><p class="ql-block">扎基拉姆是藏傳佛教中兼具財富、守護與吉祥寓意的女神,象征著勇氣、智慧與慈悲。</p><p class="ql-block">據(jù)說,這是拉薩城的護法神“吉祥天母”的世間化身。本在漢地,后隨一位赴漢地的色拉寺大師來到拉薩(也有說是隨文成公主進藏的),后被供奉在扎基寺。</p><p class="ql-block">據(jù)地接導(dǎo)游介紹,在當(dāng)?shù)?,都認為扎基寺的財神菩薩是西藏最靈的,但凡求財?shù)娜硕紒磉@里供奉“扎基拉姆”。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很多人是買好彩票到這里當(dāng)場刮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禁止了。腦補一下此情此景,還是挺有畫面感的。</p> <p class="ql-block"><b><i>【八廓街】</i></b></p><p class="ql-block">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薩著名的轉(zhuǎn)經(jīng)道和商業(yè)中心,鉸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tǒng)面貌和居住方式。</p><p class="ql-block">在藏語中,“八廓”是“中轉(zhuǎn)道經(jīng)”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匍匐的朝圣者用身體丈量大地,轉(zhuǎn)經(jīng)筒的回響里有最純粹的虔誠。</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到此全部結(jié)束了,這是一次心靈之旅,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贊美,對自我的挑戰(zhàn)!</p><p class="ql-block">在此也真誠的感謝此行的領(lǐng)隊張玲文老師(春秋旅行社導(dǎo)游),在此行程中,對我們整個團隊都照顧有加,由于高反,很多時候拍照都力不從心,都是導(dǎo)游來幫我們在每一個景點留下精彩瞬間,以專業(yè)的知識、耐心細致周到的服務(wù)讓我們在旅程過程中倍感溫馨和舒適,使我們此次行程非常完美!</p> <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