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張氏兄弟 鐵血榮光

老右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抗美援朝老兵張日星2020年7月攝</font></b></h3> <h1><b>  右玉南山李官屯村,有張氏兄弟倆,老大張日明,1922年8月生人,1937年9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12月23日在本縣西黃家窯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年僅25歲。老三張日星,1933年出生,1953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月赴朝作戰(zhàn),并榮立三等功一次。</b></h1><h1><b> 對張氏兄弟的英雄故事,我早在1985年就聽張日星的兒子張舉跟我曉過,那時我在縣委組織部黨管科負責全縣黨員統(tǒng)計工作,張舉在威坪公社辦公室工作,兼管黨員報表,每到年底他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后,還要與我攢忙兩三天,倆人年長日久處系的不賴,單位及其家中之事,彼此無所不談。自從他跟我講完自己父親和大爹那些戰(zhàn)爭故事后,讓我心存感動,久以難忘。</b></h1><h1><b> 今年,夏季的一天,我去客福隆超市買東西,走到宏峰小區(qū)門口定猛有人朝我肩膀拍了一把,我一看是多年不見的張舉,我問他:“你現(xiàn)在做啥?”他說:“退休后,在連云港接送兩個孫女上校,放暑假啦,回來眊一眊我大(父)和媽,兩個老人就在這個小區(qū)住?!蔽覇枺骸岸隙歼€硬強嗎?”他說:”我媽身體雖說沒大的毛病,但她不如我大,我大今年89歲啦,身體還得瑯瑯的?!彼椿貋韱栁遥骸百R主任,你忙啥?”我說:“臨到最后,自個兒尋了點營生,還想作務出一本《西口風土志》,前段時間我還思謀想寫個戰(zhàn)爭題材的人物故事,一時半會沒找到線索,看到你忽然想起,還有比你大爹和你大更合適的人選嗎?你明兒前晌有做的沒?沒有你陪我到老漢家里一起拉呱拉呱。”他說:”一來我也沒事,即便有再大的事情,賀主任,你為我們張家揚名留后世,那我也得陪你呀!”</b></h1><h1><b> 第二天,吃完早起飯,我便到市場上買了一箱鮮牛奶和一些水果,然后直奔張日星老人家,當我與老人見面后,看到他干顏骨凈,耳聰目明,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年齡看上去也就八十出點頭。大概頭天張舉就跟他大交代過我去他們家的事情。因此,沒且我去,老人提前便為我切好一大盆巴盟香瓜,泡好了一簍壺山茶葉,并把他大哥張日明的《烈士證明書》和本人的《復原軍人證明書》以及獎章紀念章等整齊擺放在炕桌上,我翻看過后并用相機進行了翻拍。接下來,他便慢悠沓水先給我叨拉了大崗(哥)張日明的故事。</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明烈士證明書</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明烈士證明書附件</font></b></h3> <h1><b>  他說,我們張家祖郎三代居住在左云縣城,祖上幾代人靠耍手藝為生,憑搟氈吃飯??稍?937年陰歷8月14日黑夜11點,日本鬼子攻破了左云城,八月十五前晌,慘無人道的日本人不足三小時殺害無辜居民287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左云慘案”。</b></h1><h1><b> 中秋節(jié)一大早,我父親張琪正要找我四爹張四商量出逃之事,半道上聽到南街槍聲不斷,我大急忙躲避起來。臨到晌午,槍聲停了,大街上橫尸遍野,哭聲一片。此時,日本人已撤離左云城,向右玉方向進犯。父親急忙跑向家住南街四爹家,進院一看,院內(nèi)橫七豎八躺著十一具尸體,其中就有四爹和他兒子張二鎖,四爹腦袋連中數(shù)槍,腦漿仁四溢,二鎖的肚子被刺刀捅破后腸肚流下一地。父親情不自禁地撲倒在四崗身上一下昏死過去,當他慢慢蘇醒過來,扎掙地將11具尸體全部擺放整齊,然后進家揭了兩張炕席苫蓋其上。</b></h1><h1><b> 父親從四爹家出來后,急忙去找另外三個哥哥,結果他們頭天晚上就都帶家眷跑出城外,不知去向。第二天父親和我大哥張日明把家里的兩頂楊木柜搬出,將四爹父子倆入殮,第三天尋人把他們埋葬。</b></h1><h1><b> 打發(fā)完四爹之后,陰歷八月十八五明頭(黎明)父親就領著我們兄弟三人和我媽向右玉方向出發(fā)了,趁晌午趕到白頭里村,后晌父親向該村村民李培堂問了一間房,總算把家安落下來。</b></h1><h1><b> 家搬到白頭里沒幾天,八路軍就到這里招兵。我大親眼目睹了“左云慘案”的奇慘情景,將將兒打發(fā)出被日本人殺害的四崗和侄兒,父親恨死了日本鬼子。因此,他第一個便給十七歲的大兒張日明報了名,并很快被批準。臨行前他安頓大兒說:“殺不完那狗日的日本人你甭回來見大大”。</b></h1><h1><b> 我大崗農(nóng)歷8月底就到了八路軍120師獨立第六支隊,他當了一名騎兵。支隊長劉華香,政治委員胡一新。這支部隊,駐守在右玉長城腳下,不斷地與日本侵略者和綏蒙偽軍展開游擊戰(zhàn)爭。</b></h1><h1><b> 大崗(哥)當兵后,父親在家閑了兩月,身上帶的錢差不多花光了,他又開始重操舊業(yè),在附近村莊做起了搟氈子營生。半年后,我們把家又搬到宋官屯,問了杜瑞林的正房三間,父親繼續(xù)在右玉南山玉井一帶做營生,很少回家。那時搟氈子的大行情是做一斤羊毛三毛錢,搟一疙瘩二五氈需羊毛十二斤,我大和兩個徒弟一天能搟一塊,可掙三塊六毛錢,就這樣他靠氈匠手藝,一年下來除了養(yǎng)活一家人外還略有結余。</b></h1><h1><b> 后來,我大在李官屯村給地主夏增耀搟氈子時,兩人結為拜把兄弟,后夏邀我家搬到李官屯,父親欣然答應,1940年開春,我和二崗張二仁趕著夏家的兩架騾馱子,馱著所有家什,搬擔著我的小腳母親來到了李官屯,把家安在了夏增耀的西下窯。</b></h1><h1><b> 那年冬季,該村發(fā)生“傳人”(瘟疫),村里許多人發(fā)燒、頭疼、出不了汗,很快就死去了,我二崗張二仁也沒能躲過這場災難,他得病先后不足三天便命歸黃泉。二崗走后,父母成天哭啼抹淚,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兩人很快骨瘦如柴。尤其是我大哭擦完肚漲的就像皮球,連氣都出不上來,難受的繞炕打滾兒,有時夏增耀在正窯里聽到我大的哭鬧聲,就會下來眊一眊。夏是個料子(大煙)鬼,實在看我大難受不出起,便給他燙一個洋煙泡兒,只有吸擦上幾口,比神仙還靈驗,立馬肚也不憋了,氣也好出了,但吸食幾回后,我大很快便染上了毒癮。</b></h1><h1><b> 臘月里,妹妹張日英又出生了,母親坐月子因家中既無糧又沒錢,營養(yǎng)跟不上,再加上她想二兒心上麻煩不好活,哪兒來得個奶水,妹妹整天餓的吱哇亂哭,多虧親友們眊我媽送來幾升小米,妹妹全憑喂米糊糊充饑。</b></h1><h1><b> 開春了,家里窮的要甚沒甚,二崗走了再不能復生,可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活下去,沒法子父親又扛起家具,領著9歲的我下了山陰川底北周莊一帶做營生。我根本幫父親干不了什么活兒,只是跟上他吃脫嘴(蹭飯)。我大掙上錢再不像從前那樣,掙一塊往家拿一塊,而是掙一塊抽兩塊,寅吃卯糧,往往是一個村做完營生除拿不到一分錢外,還欠一屁股債。他半年沒給過我娘捎過一分錢,我娘只好抱著妹妹四處討吃要飯。我大崗得知這一情況后,一天半夜開了小差,偷跑回村。從此,在本村給地主當了長工養(yǎng)活母親和妹妹。</b></h1><h1><b> 進入1945年,國人已料定日本侵略軍已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啦,但在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抗日烽火總算熄滅,可國民黨反動派又加緊與共產(chǎn)黨作對,解放軍與頑固軍又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爭。此時,中國人民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國民黨反動派與日本侵略者實際上同為一丘之貉,如打不垮國民黨反動派,中國仍無一天寧日,勞苦大眾照樣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b></h1><h1><b> 因此,無數(shù)熱血青年紛紛報名參加解放軍,投身到消滅國民黨反動派的行列中,張日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再次從戎,陰歷7月份參加了縣武工隊,因他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次年就擔任了西山武工隊副隊長。</b></h1><h1><b> 1947年臘月22日晚,他和隊長張生春帶領20多個弟兄,夜宿西黃家窯村,分別住在村民唐三和王鎖孩家,準備第二天到南山前榆林村參加土改糾偏會議。結果被辛村子富農(nóng)分子趙存英告密于國民黨,很快國民黨一個連和20多名還鄉(xiāng)復仇隊,在作戰(zhàn)參謀仝茂林的指揮下分四路包圍了西黃家窯村,住在王鎖孩家的武工隊員聽到槍聲從南溝撤走了。住在唐三家的武工隊員被敵人重點包圍無法突圍。起初,敵人多次想沖進院子,均被我武工隊員用手榴彈擊退,喪心病狂的敵人沒辦法從窯頂上挖開窟窿,找來莜麥秸用火點著,用鐵絲吊入窯內(nèi)。另一股敵人又將東下房墻拆開跑入院內(nèi),直接把手榴彈仍進窯里,一陣狂轟濫炸,窯里沒了動靜,經(jīng)過5個小時的戰(zhàn)斗,我方十名武工隊員,還有來通知弟弟張生春次日回家結婚的哥哥張生瑞共11名同志全部壯烈犧牲。</b></h1><h1><b> 慘無人道的敵人進窯后又將十名同志的頭顱割了下來,最后挖了張日明的眼睛,正要割他的頭顱時,忽聽的東面響起槍聲。敵人匆匆地找來五個村民和五對牛籠嘴,每人前后擔了兩顆人頭,后掛到右玉城財神廟和鼓樓示眾。</b></h1><h1><b> 第二年正月十八,山岔村夏明余將我大崗的尸體用花轱轆牛車運回李官屯村。因住別人的家,再加上當?shù)孛袼姿涝谕饷娴娜耍粶蕦⒐撞耐7旁诩依?,所以,大哥的尸體只能停放街外。</b></h1><h1><b> 棺材在街外停妥后,父母揭開棺材蓋只看了一眼。當即,我大攤倒在地,母親昏死過去,我將二位大人一一背回家,放到炕頭上。然后,我一個人跑出去趴到大崗棺材大頭嚎了半天,我看到大崗身上穿的毛衣被血浸透后硬如盔甲,我慢慢地解繟開外面裹著的白布,將毛衣揪出燒掉,爾后重新包裹好。接下來受我大的委托,找了農(nóng)會主任張衡業(yè),請求幫助埋葬大崗事宜。</b></h1><h1><b> 夜里,害怕土狼野狗跑到大崗棺材前糟害,我壘了旺火,穿了皮襖皮褲,帶了一把鐵二股杈,為大崗守了一黑夜欞。第二天一大早,農(nóng)會給找來七八個抬材打墓的后生,將我大哥葬在好心人李明讓出的村西新轉坡半畝斜尖地里。</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抗美援朝戰(zhàn)士張日星1956年攝</b></font></h3> <h1><b>  家仇國恨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中,我受大崗革命精神所感染,解放戰(zhàn)爭期間,積極參加村里的各項活動,站崗、放哨、查路條,表現(xiàn)非常突出,15歲便當了兒童團長,16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br></b><b>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我又踴躍報名參軍,1953年村里報名的青年有李枝、夏侯興和我,元月1日三人相跟上到大同水泊寺體檢。結果,夏侯興身體合格,因砍不下將問下的媳婦</b><b>而打了退堂鼓,我因是孤兒部隊不接收。類似我這種情況共有19位,同住一個大房間,黑將來吃完飯,一名解放軍干部突然走進我們房間,他和藹可親地對我們說:“你們積極報名參軍值得表揚,你們雖是孤兒,但我們經(jīng)過研究決定,盡量滿足大家要求,可以繼續(xù)報名,明早八點參加體檢”。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第二個是五區(qū)小莊窩村的盧茂,第三個是郭敖屯村的楊滿山,三位體檢均合格,都被批準入伍。<br></b><b> 第三天,部隊給新兵發(fā)了服裝,并發(fā)了子彈袋、手榴彈袋、急救包,當我領到后面這幾樣東西,清楚都是打仗用的,心里有點兒害怕。后來我想,反正生米做成熟飯,怕也沒用了。<br></b><b> 大同集訓了20天,然后坐悶罐火車經(jīng)山海關到了遼西的新城縣,正好3月5日斯大林同志逝世,我作為黨員代表還參加了追悼會。我們在該縣舉行了一個月的大練兵,每天進行單個進攻、過鐵絲網(wǎng)、側身前進、跳木馬、越障礙等軍事訓練,新兵生活非常緊張。<br></b><b> 之后,我們又乘悶罐火車到了遼東的一個地方,在野地里搭了帳篷,吃住都在其中。我們到這里的主要任務是修飛機跑道。跑道寬約500米,長約一公里多,沒有任何機械設備,運土全靠筐子從200米以外的地方往回挑,每個戰(zhàn)士每天要挑70多擔,一天下來,戰(zhàn)士們肩膀和腿腫的都十分厲害。<br></b><b> 經(jīng)過20多天的緊張施工,整個跑道用土墊了起來,然后在跑道上面鋪滿了稻草簾,在稻草簾上又鋪設了打了孔的鋼板,每塊鋼板上面都帶有鉤子,用鉤子將鋼板連接在一起,形成跑道路面。<br></b><b> 修完跑道,我們就到了丹東市,在該市休息了一個禮拜,戰(zhàn)友們理了發(fā),洗了澡,逛了商場和公園。一天下午,把我們43團的全體新兵集合到訓練大操場,首長為我們作了正式出朝動員,然后命令年齡23歲以下的黨團員出列,另外列隊。將這部分新兵補充到了公安一師,其余的補充到了汽車一團。<br></b><b> 天黑以前我們上了悶罐火車,二日天明,到了朝鮮定州市,在團部呆了一天,我被分到中國志愿軍鋼子信箱一支隊三分隊十連,主要任務就是做防空哨。<br></b><b>從鴨綠江到三八線整個公路都由我們公安一師負責保衛(wèi),每隔三四公里就設有一個哨所,一個班負責兩個哨所。我軍車輛一般為了安全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行駛。我和班長李杰兩人一起上夜班兒,他一手拿紅旗,一手拿白旗,嘴含口哨,負責指揮汽車通行。無情況時,他口哨一吹,紅旗左右一擺,車輛順暢通行,整個公路上好像有一條火龍在游走。有情況時,白旗向下一按,所有車輛立即關閉車燈,停止前進。我在離公路50米的地方負責打防空槍,敵機一來,我就打槍,司機們聽到槍聲,馬上關閉車燈,如發(fā)現(xiàn)敵機往下扔炸彈,我會邊打槍邊往掩體坑里藏。</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抗美援朝和平鴿紀念章</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抗美援朝紀念茶缸</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抗美援朝紀念章</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抗美援朝慰問袋長26厘米寬15厘米50年代(一)</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font></b><font color="#ff8a00"><b>抗美援朝慰問袋長26厘米寬15厘米50年代(二</b>)</font><b></b></h3> <h1><b>  1953年7月27日——中、美、朝三國簽訂了《朝鮮軍事停戰(zhàn)協(xié)定》,我們同時也結束了保衛(wèi)公路的任務。我連調(diào)到定州火車站幫助朝鮮維持了三個月的車站秩序。之后我們到了一個叫諾青青的村子里呆了近兩年,每天按照50%的文化課(包括志愿軍戰(zhàn)士《朝語翻譯》讀本),30%的軍事,20%的時事政治進行學習訓練。每個禮拜六下午都要召開班務會,對每個戰(zhàn)士進行評比打分,我回回評比各科目成績幾乎都是滿分,最后榮立三等功一次。<br></b><b> 為何我們在朝鮮不打仗,而又遲遲不能回國,據(jù)說是中國出朝的志愿軍實際人數(shù)遠遠大于報給國際紅十字會的人數(shù),他們監(jiān)督的比較嚴格,致使部分志愿軍回國時間延緩。<br></b><b> 1955年2月的一天,我們好不容易盼來了回國的日子,吃過晚飯,我連全體戰(zhàn)士悄悄地上了悶罐貨車,待我們上了車,工作人員在車門外面加了鉛封,表示車箱里裝的是貨物而不是拉的人,夜里我們一共經(jīng)過六個檢查站,每到檢查站我們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檢查人員發(fā)現(xiàn),天亮我們一跨鴨綠江,大家打開車門,歡呼雀躍,振臂高呼:“親愛的祖國,我們回來啦”!<br></b><b> 回國后,我們來到大連俄專學校,當時蘇聯(lián)人還沒有完全撤離,我們天天歡送他們,連續(xù)送了20多天。蘇聯(lián)人走光,我們搬進了樓內(nèi)。此時,我們公安一師改編為野戰(zhàn)軍,變?yōu)闄C炮一師。同年,我軍實行了軍銜制,我被直接晉升為上士班長。1957年年初,全團選拔了三名優(yōu)秀班長,準備提拔為排長,其中有我??僧旑I導談話時,我擺出了諸多家庭困難,堅決要求復原回鄉(xiāng),回家照顧年邁體弱的父母。后得到首長同情并獲準。</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本人三等功獎章</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本人</font></b><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ff8a00">領章1956年</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志愿軍戰(zhàn)士《朝語翻譯》讀本1953年(一)</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珍藏志愿軍戰(zhàn)士《朝語翻譯》讀本1953年(二)</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復原軍人證(一)</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張日星復原軍人證(二)</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復員建設軍人登記表</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張日星復員建設軍人登記表背面</font></b></h3> <h1><b>  1957年5月,我回到到闊別多年的李官屯村,當年擔任了民兵連長、后當了食堂管理員、大隊出納、會計。1965年當了村支書,連續(xù)干了19年。當支書第一年我就帶領全體村民,從20里以外的增子坊村引回了水,解決了我村祖祖輩輩吃水困難的問題;我倡導全村每人利用荒山荒坡植樹一畝,使我村從村東到村西,從溝灣至山頂,綠樹成蔭,成為全縣綠化先進村;我提出三個生產(chǎn)隊,每隊養(yǎng)活三頭草驢(母驢),大隊由王喜牽頭成立配種站,短暫的兩三年繁殖了不少驢騾,賣掉后壯大了集體經(jīng)濟,1970年我村在全公社率先買回了28躍進拖拉機。我也成為全公社村支書中唯一的公社革委會成員。</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國家頒發(fā)張日星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font></b></h3> <h1></h1><h1><b> 最后他說:“我這輩子沒白活,無論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我都為黨和人民做了一點事情,但共產(chǎn)黨對自己也不薄,國家給自己的錢,老倆口根本花不完,現(xiàn)家居縣城,兒女孝順,子孫滿堂,生活幸福,全托共產(chǎn)黨的福。今年大年,孫子和外甥來給我拜年,我再次給他們講了大爺爺(大老爺)的故事,并把我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紀念章和紀念品分給他們,讓他們永遠記住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br></b><b> 前晌,我跟老人拉達的沒操心住險旦捎了晌,晌午大嬸為我包了餃子,我怕打亂二老生活規(guī)律,歇不成晌,還是婉言謝絕了,后晌六點光線好的時候,我再次上張收(叔)家,為他補拍了照片。<br></b><b> 當我拾掇好相機,背起攝影包走出小區(qū), 晚霞已映紅了天空,小區(qū)旁的客福隆超市購物的人們還是熙熙攘攘;街道兩旁吃燒烤的青年男女坐的滿滿當當;小區(qū)院內(nèi)的廣場舞音樂已經(jīng)響起;無數(shù)家庭小轎車仍然穿梭在寬廣的柏油路上……一切生活都是美好的,但正如張收所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當加倍珍惜!”<br></b><b> 2020年7月9日于右玉</b></h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