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攝于浙江。 胡雪巖故居,建成于1875年,建筑面積5815平方米。大門偏小且開在偏東南方,體現(xiàn)胡雪巖“藏而不露”理念。 建筑設計構(gòu)思巧妙,選用了大量高檔木材,裝飾豐富精美,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 胡雪巖(1823年-1885年),安徽績溪人。他從錢莊學徒起步,憑借超凡商業(yè)天賦,締造了橫跨金融、實業(yè)、醫(yī)藥等領(lǐng)域的商業(yè)帝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官商結(jié)合”典型代表,紅頂商人。 “勉善成榮”,懸掛于轎廳門楣正中,清同治皇帝賜給胡雪巖的御匾。 修德延賢磚雕門。門上銅環(huán)圈被手緊握,寓意“手握大權(quán)”。 百獅樓,俗稱正廳,因建筑中多使用獅子圖案木構(gòu)件得名。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菠蘿格。此樓原為胡雪巖母親和大大太居所,二層欄桿雕有百只紫檀木小獅子。 獅子圖案木構(gòu)件。 過道、天井。大水缸通過落水管收集雨水,常年蓄水,一旦火災,可迅速取水滅火。 鴛鴦廳,因其南北向建筑結(jié)構(gòu)迥異,故稱 “鴛鴦廳”,是胡雪巖頗受寵愛的一位姨太太的居住之所。 鵝卵石地面遺址。此鋪地為故宅舊物,約6平方米,以黃、白、黑三色卵石相間鋪砌,主圖案為“聚寶盆”,盛滿元寶、如意等。 清雅堂,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中國櫸、紫檀等,金屬構(gòu)件采用黃銅。二樓為胡雪巖子女生活起居之所,一樓為胡雪巖宴請賓客之處。 佛堂,四周筑高高的封護墻,成為一個獨立的院落,是胡雪巖母親每天燒番拜佛的地方。胡母胡金氏(1803一1886),溫柔賢淑,教子有方,清同治十二年(1873),被皇上封為一品夫人。 下房,共有六間,是姨太太貼身傭人居住的地方。 每間房間都配有和姨太大聯(lián)系用的歐式德律風銅管通話設備,還備有鈴鐺。在當時中國十分少見,保留至今更是絕無僅有。 磚雕。這組磚雕第二幅叫草龍圖,由于民間不能刻龍,圖案似龍似騰,表達出胡雪巖對權(quán)力的欲望。 和樂堂,胡家面積最大居所。雙層建筑,一層公用休閑娛樂場所,二樓7間房各住一位姨太太。取名樂和堂,就是希望眾太太之間能和睦相處,快快樂樂。 地窖,距地面約2米,占地7.6平方米。胡雪巖的藏金庫及存放重要物件之處。 載福堂,建筑材料全部用金絲楠木,又稱楠木廳。二樓系胡雪巖家眷居住之所,一樓為客廳。 樓檐、欄桿精美木雕。 芝園,占地面積1342平方米,以山水為主題,配以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等形成園林布局。 延碧堂,俗稱紅木廳,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高檔紅木雞翅木。據(jù)資料記載,胡雪巖在二樓曾放一張八寶床,用珍珠瑪瑙翡翠與五種鉆石鑲嵌,奢華至極。此樓是觀賞芝園美景及宴請賓客的地方。門窗玻璃是法國進口的無塵玻璃,還大量使用銅雕飾和圖案。 御風樓,芝園里最高建筑,1870年代杭州城最高建筑。站樓上可以遠眺錢塘江,視野極為開闊。 御風樓位于芝園假山上,假山內(nèi)有乾坤洞,形成了國內(nèi)最大的人工溶洞。 晴雨亭,二層重檐八角,攢尖頂,屋面舉折較平緩,正中立雷公柱,寶瓶葫蘆頂。檐柱間設上下兩道額枋,下枋雕刻人物故事。橋亭兩側(cè)均設折橋,分別與北側(cè)的延碧堂和南側(cè)的大假山相通。 藏春亭,雖名為亭,形式卻似小廂房,在此處點綴白墻,增加景觀層次。此景被稱為“真山水”。 太湖石,高4米,形狀酷似繁體 “壽”字。胡雪巖為慶祝母親80大壽,特意從太湖運來,因此得名“壽石頭”。 胡雪巖故居修復竣工后,得到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