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袁小妹 編輯/龐祥藝</p> <p class="ql-block"> 茶山上的清風尚未吹散采茶姑娘竹簍里的清香,茶友的熱情已經溫暖著茶館的窗欞——一壺茶的時空密碼,蘊涵在四季的流轉中。</p> <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喝茶,常陷入“一茶喝四季”的誤區(qū)。殊不知,天地有時,茶性有異。古樹茶匠人世代守護的智慧告訴大家,順時而飲,方為茶道真諦。</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飲茶,各有韻味。</p><p class="ql-block"> 春茶香氣清雅,夏茶滋味鮮爽,秋茶口感微澀,冬茶清冽甘甜。</p> <p class="ql-block"> 醒山的春茶。年初的一口鮮靈,能喚醒沉睡的身心。高原千年古茶園的春晨,霧氣尚未散去,茶農的“喊山”號子已經穿透云海。2024年3月,景邁山古茶林這個新晉世界遺產地,就迎來首個春茶季。古樹茶開采節(jié)上,鮮葉帶著“山野之氣” 躍入茶簍。清明前春茶為何珍貴?茶樹積蓄整冬的養(yǎng)分凝于芽尖,茶多酚與氨基酸此時配比絕佳,手工揉制的古樹茶香氣襲人,茶湯中裹挾的蘭蜜香持久留在杯中,飲罷讓人如踏初春雨后山林。</p> <p class="ql-block"> 沁涼的夏茶。實踐證明,古樹茶有降溫功能。暑氣蒸騰時,生普的清涼感如天然的空調。茶匠人曾說過,古樹茶豐富的果膠質與礦物質,遇冷就釋放出冰川般的甘冽。夏日冷泡茶秘笈:取小片老茶投入冷泡瓶,注入純凈山泉水,冷泡數小時,茶湯便透亮如琥珀。入口如山澗穿喉,暑熱頓消。冷泡后茶多酚緩釋,腸胃刺激降低不少,暢飲口感極佳。</p> <p class="ql-block"> 醇化的秋茶。人們都說,茶是時光饋贈的補品,秋分時節(jié),高原茶飄散陳香,經歷雨季的濕熱催化,茶中刺激性茶素悄然轉化為溫潤茶紅素。采擷的原料經自然適放,青澀盡褪,沖泡時湯色由黃綠轉為杏黃,口感如熟透的秋梨般綿滑。煮老茶頭時若加小片陳皮,暖香彌漫間,更是潤燥養(yǎng)肺。曾有茶師說,輕呷溫茶,讓醇厚茶湯在口腔停留片刻,其蜜甜味正是秋日茶魂。</p> <p class="ql-block"> 暖潤的冬茶。圍爐煨寒,是古人傳統(tǒng)的茶文化。去年歲末,我與茶“發(fā)燒”友在寒冷中點亮茶燈,沸水沖泡珍藏多年的古樹熟普,蒸騰的熱氣模糊了大家的視線。冬日煮茶的方法:老茶頭 + 山泉水 → 漫火煮沸20分鐘 = 滿室棗藥香。茶湯入口如絲綢裹身,茶褐素與茶多糖形成的天然“暖流”,令人甚是舒適。</p> <p class="ql-block"> 四季更迭中,千年古樹根系貫通時空:春采的鮮靈、夏沁的冰甜、秋釀的醇厚、冬煨的暖潤,最終沉淀為杯中的山河歲月。</p> <p class="ql-block"> 受傳統(tǒng)茶文化的熏陶,不管是誰,在馨香四溢的茶館里,都能找到屬于當下時節(jié)那盞滋養(yǎng)心靈的香茗——因為真正的好茶,永遠與天地同呼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