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仁愛礁(北緯9度39-48分,東經(jīng)115度51-54分),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約5.6公里的環(huán)礁,<span style="font-size:18px;">環(huán)礁頂部面積51.62平方公里,礁坪面積21.37平方公里,</span>低潮時大部分露出,北半環(huán)較完整,南半環(huán)斷成數(shù)節(jié),形成若干礁門,30噸級船只可進入礁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部礁坪珊瑚生長良好,活珊瑚覆蓋度為90%,呈典型的珊瑚林景觀,無礁石出露。西礁坪中南端有兩塊礁石出露。南礁坪南端有五六塊礁石出露,但塊體較小。潟湖南端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塊長近3米,寬1.5米,高出礁坪2米多的大礁石。這些礁石由濱珊瑚組成,表面溶蝕強烈。潟湖內(nèi)北部點礁不發(fā)育,水深20米左右;中部測得水深23米,南部水淺,10米左右,點礁不多。潟湖面積30平方公里,環(huán)礁發(fā)育指數(shù)為0.71。</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仁愛礁是我固有領(lǐng)土</b></p><p class="ql-block">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布的名稱為“湯姆斯第二灘”。</p><p class="ql-block">中國的專家和學(xué)者多次對其進行考察和設(shè)立標(biāo)屬,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海測大隊也在礁上設(shè)立多個測量標(biāo)志。</p><p class="ql-block">1947年,中華民國內(nèi)政部方域司公布的名稱為仁愛暗沙。</p><p class="ql-block">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的標(biāo)準(zhǔn)名稱為“仁愛礁”。</p><p class="ql-block">1987年,中國南沙綜合科考隊對南沙群島進行綜合調(diào)查,曾登陸仁愛礁,并留下了中國石碑和標(biāo)識物。</p><p class="ql-block">仁愛礁周邊漁業(yè)資源豐富,是中國漁民重要的捕魚場所和避風(fēng)地。仁愛礁附近的中國南沙禮樂灘附近海域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p> <p class="ql-block">距美濟礁東南17海里即31公里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菲律賓非法坐灘馬德雷山號</b></p><p class="ql-block">1999年菲律賓以“機械故障”為由,將“馬德雷山號”擱淺,試圖非法坐灘仁愛礁。中國政府多次責(zé)令其拖離,直至今天,引發(fā)中菲爭議對峙。</p> <p class="ql-block">馬德雷山號艦經(jīng)二十多年銹蝕,行將散架沉沒。??</p> <p class="ql-block">菲方無法獲得建材補給,僅能維持基本生存物資運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前,仁愛礁由中國實際控制?。</b></p><p class="ql-block">盡管菲律賓非法坐灘的軍艦“馬德雷山號”仍滯留礁上,但中國通過海警巡邏、補給監(jiān)管和外交聲明等多重手段強化了對該礁及周邊海域的主權(quán)管轄。</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中國外交部披露的被菲律賓侵占的8個南海島礁中未提及仁愛礁,間接表明其處于中國實際控制下。?</p><p class="ql-block">?中國海警常態(tài)化巡邏仁愛礁海域,嚴格監(jiān)控菲律賓補給行動,禁止其運輸建材以阻止非法加固“馬德雷山號”。????</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中國海警聯(lián)合軍方在仁愛礁實施生態(tài)調(diào)查,并對菲方干擾行為采取強硬反制措施,進一步鞏固實際控制。??</p><p class="ql-block">中菲達成臨時性安排,要求菲方補給需提前通報并接受中方核查,中國通過“報備制”和全程監(jiān)控掌握主動權(quán)。??</p><p class="ql-block">國際學(xué)者分析認為,中國通過法律、外交和軍事手段構(gòu)建了“封鎖-取證-追責(zé)”的完整控制鏈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