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凡到紹興旅游的人,總忘不了光顧咸亨酒店。坐在臨街的長條桌上,望著門前的孔乙己塑像,品著紹興老酒,嚼著茴香豆,那份愜意令人妙不可言。茴香豆,紹興酒店中四季常備的下酒物,用蠶豆加茴香、桂皮、食鹽水煮而成,魯迅先生卻在小說《孔乙己》中賦予了它特殊的生命,孔乙己無意間成了咸亨酒店茴香豆的“最佳形象代言人”,而名揚海內(nèi)外。</p> <p class="ql-block">其實,江浙一帶小吃中的五香豆味道都不錯,與紹興茴香豆相比可以說不分高下,只不過沒有前者有名罷了。蠶豆也叫胡豆,每年四五月份上市,賤得和青菜、蘿卜一樣。小時候在家吃蠶豆嫌不過癮,幾個小伙伴懷揣縫被針和線,鉆進人家蠶豆地,往地上一坐,看哪個豆莢大就摘哪個,蠶豆剝下就用針線穿,不一會工夫,一串碩大的綠色“佛珠”就掛在了脖子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大伙說著,笑著,有口無心地念著,大步流星往家跑,一看家里的粥鍋還在爐上燒,悄悄地把“佛珠”在水里洗一下往粥鍋里一放,十幾分鐘以后蠶豆便煮好了,撈出來拿清水一過又掛在脖子上,要吃就摘一顆放在嘴里嚼嚼,簡直讓鄰家小孩眼睛看了發(fā)亮,當然他們不會知道,這是剛剛從人家蠶豆地里偷來的“贓物”。</p> <p class="ql-block">用蠶豆做玩具是我的拿手好戲,將一粒豆米小頭朝上,用小刀刻出系帶的鋼盔模樣,去掉多余的部分,在適當?shù)奈恢命c上眼睛,你再瞧瞧,高鼻梁、尖下巴,活脫脫一個美國大兵模樣,看了令人忍俊不禁。空豆莢,從前面穿進油菜籽莢做成一對蝦螯,后面用手輕輕一拉,大蝦便活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些年走南闖北,各式各樣做法的蠶豆嘗過不少,上海城隍廟的奶油桂皮豆、四川的麻辣胡豆、南京夫子廟的五香豆,皆因做工講究、風味獨特而名聞遐邇。不過在我的腦海里,最好吃的還是家鄉(xiāng)的五香爛蠶豆。</p> <p class="ql-block">“五香爛蠶豆來——”那沙啞的吆喝聲,雖然過去六十多年,仍時常在我耳邊回響。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孤身一人,腿還有點瘸,每到夏日傍晚,他就挎著一大竹籃五香豆走街串巷到處叫賣。他的五香豆最大的賣點就是爛,香酥軟糯、入口即化,且價格公道,三分錢一勺、五分錢兩勺,包裝也與眾不同:用洗凈的苧麻葉子兜底一托。用如今時髦的話來說,絕對的綠色食品、綠色包裝。</p> <p class="ql-block">出于好奇,我曾到老人的小作坊進行過一番觀摩:選料是當年的干蠶豆,用清水泡一夜,然后在每顆蠶豆下方劃一小口,加茴香、桂皮、八角、食鹽等佐料,大火改小火,煮、燜若干小時,等蠶豆上掛滿了“霜”即可出鍋。至于到底用小火燜多少小時,我就不得而知了,老人不會告訴我,我也沒那份耐心在一旁計時,如果你有興趣就試它幾回,保證你能烹制出香酥軟糯、入口即化的五香爛蠶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