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衢道中》宋·曾幾</p><p class="ql-block">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p><p class="ql-block">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酉田村是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xiāng)的一個傳統(tǒng)古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該村以葉姓家族為主,是南宋左丞相葉夢得的后裔聚居地,因地處高山、水貴如油,原名“油田”后改“酉田”。村內保留大量清代古民居、宗祠及450年樹齡的馬尾松,以茶葉種植和文旅融合為支柱產業(yè),2023年游客量超8萬人次。</p><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元末明初(約14世紀),葉夢得后裔葉文清從桐溪遷居至此,形成葉姓聚居村落,現(xiàn)存清代建筑群及宗祠等歷史遺跡。??1??2</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三都鄉(xiāng)中部,距縣城9公里,海拔413米,村莊依山呈階梯式分布,山林面積4335畝,茶田占比超60%。??</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建筑?:現(xiàn)存7-8幢清代大宅,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黃泥土墻、硬山屋檐為特色,葉氏宗祠占地527平方米,木雕技藝精湛。??</p><p class="ql-block">?標志性景觀?:村口450年樹齡馬尾松(胸圍3.9米)及古樹群,與青瓦黃墻構成獨特風貌。????</p><p class="ql-block">?文化遺產?:保留中醫(yī)世家、傳統(tǒng)制茶技藝,2023年規(guī)劃打造“耕讀文化+中醫(yī)養(yǎng)生”主題IP。??</p><p class="ql-block">保護與經(jīng)濟發(fā)展</p><p class="ql-block">?老屋修復?:2016年啟動“拯救老屋行動”,修繕200余幢傳統(tǒng)建筑,60%改造為民宿、工坊等,帶動戶均收入增長20%。??</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產業(yè):茶葉種植為主,茶田面積2600余畝。</p><p class="ql-block">文旅產業(yè):2023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現(xiàn)有5家精品民宿(如“酉田花開”),第三產業(yè)占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68%。??</p> <p class="ql-block"> 觀景臺遠眺,黃墻黛瓦,茶園池塘,美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被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酉田村,一個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內保留了黃土夯筑的古民居,村民生活古樸,村邊有幽靜的咖啡店和茶園,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真可謂仙境如斯……</p> <p class="ql-block"> 柴門矮墻-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 村民們議事之地:議事長廊。</p> <p class="ql-block"> 一棵樹齡450年的馬尾松,屹立在村頭,枝繁葉茂!見證了古村的滄桑變遷,成為酉田村的標志性景觀。??</p> <p class="ql-block"> 別具風格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酉田村的葉氏宗祠是該村的核心歷史建筑,具有600多年歷史,由南宋左丞相、理學家葉夢得后裔于元末明初遷入酉田后修建。宗祠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遺構,占地527平方米,采用三合院、四合院式結構,木雕裝飾精美,保存了大量歷史遺存。 ?</p> <p class="ql-block"> 松陽老街始建于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麗水地區(qū)建置最早的縣份之一。自唐代以來,這里便是松陽的商業(yè)貿易中心,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和傳統(tǒng)街巷格局,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p><p class="ql-block"> 老街核心區(qū)南直街長約300余米,兩側為木結構二層樓房,青石板路面歷經(jīng)歲月打磨光滑如鏡。沿街商鋪保留著打鐵、草藥、裁縫、彈棉花等傳統(tǒng)業(yè)態(tài),以及老郵局、老電影院等歷史建筑,堪稱‘百工大觀園’。????</p><p class="ql-block"> 傳統(tǒng)手工藝?:如亮亮打鐵店(三代傳承)、棕繃編制等,展現(xiàn)了農耕時代的匠人精神。??</p><p class="ql-block">?特色美食?:煨鹽雞(僅用鹽土灶烹制)、松陽薄餅、狀元餅和手工麻花是必嘗小吃。????1</p><p class="ql-block">?端午茶?:以多種草藥配制,具有清熱解暑等功效,被譽為‘百病茶’,傳說與唐代道士葉法善有關。??</p> <p class="ql-block"> 松陽木雕是中國浙江省松陽縣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以黃家大院為代表,融合了東陽木雕技藝與本土特色,形成獨特風格,被譽為“木雕藝術的殿堂”。? 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以精湛的牛腿、雀替等建筑構件雕刻聞名,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現(xiàn)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松陽木雕的鼎盛期出現(xiàn)在清末至民國初年,當時松陽因煙草和鐵礦產業(yè)繁榮,豪商望族大興土木,吸引了大量東陽工匠前來創(chuàng)作。這一時期的木雕作品既保留了東陽工的傳統(tǒng)技法,又融入了松陽本土審美,形成了“無處不雕”的建筑裝飾風格。????</p><p class="ql-block">?題材豐富?:涵蓋梅蘭竹菊、漁樵耕讀、神話傳說等,兼具文人雅趣與民俗生活氣息。??</p><p class="ql-block">?技法精湛?:以牛腿(建筑承重構件)、雀替(梁柱間裝飾)為代表,采用鏤雕、浮雕等工藝,線條流暢細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松陽老街的打鐵店以亮亮打鐵店為代表性店鋪,該店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南直街,是當?shù)胤沁z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p><p class="ql-block">店鋪由吳中亮(小名“亮亮”)于2015年接手經(jīng)營,保留了傳統(tǒng)打鐵工藝流程,包括選料、燒制、淬火等工序。其父吳壽寶原在南直街經(jīng)營打鐵鋪,后由吳中亮接手并沿用傳統(tǒng)技藝。店鋪采用電動鼓風機替代手拉風箱,但仍保留傳統(tǒng)打鐵氛圍。 ??</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工藝與傳承</p><p class="ql-block">打鐵過程需經(jīng)歷3000次以上錘擊,鐵匠需經(jīng)過長期訓練才能掌握技巧。店鋪內保留了老式工具和手工制作的鐮刀、菜刀等產品,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手工藝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難得一見的傳統(tǒng)木匠鋪</p> <p class="ql-block"> 云和梯田景區(qū)位于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zhèn),距縣城約5-10公里,是華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梯田群,總面積約51平方公里。梯田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個地質景觀帶,垂直高度達1200多米,最多有700多層,形成“如鏈似帶,層層疊疊”的壯麗景象。????</p><p class="ql-block"> 梯田最早開發(fā)于唐初,興盛于元、明時期,是畬漢兩族先民共同開墾的農業(yè)文化遺產。其核心特色可概括為“三千三萬”:“千年歷史、千米落差、千層梯田”以及“萬畝杜鵑、萬畝云海、萬畝竹林”。2024年2月,景區(qū)晉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成為全國首個梯田類型的5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四季景觀?:春季水滿田疇如銀鏈,夏季禾苗吐翠似綠浪,秋季稻穗金黃如金塔,冬季雪覆梯田若白玉。????</p><p class="ql-block">? 獨特氣候?:因海拔差異大,梯田?,F(xiàn)云海、霧凇奇觀,被稱為“云霧奇觀,浮云世界”。????</p><p class="ql-block">? 核心景點?:包括九曲云環(huán)(最佳觀景點)、七星墩(俯瞰全景)、坑根石寨(明代古村落)、觀云索道(高空俯瞰)等。??</p> <p class="ql-block"> 云和梯田夏季景色以綠浪翻滾的稻田和郁郁蔥蔥的茶園為主,呈現(xiàn)生機勃勃的視覺盛宴。 ?</p><p class="ql-block">夏季梯田被層層疊疊的綠色覆蓋,從嫩綠到墨綠漸變,形成如綠色絨毯般的視覺效果。陽光穿透云層時,稻田會呈現(xiàn)明暗相間的條紋,與山巒、云霧交織出動態(tài)的立體畫卷。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云和梯田春天的景色以水田灌溉為主,層層疊疊的梯田在光影下形成如鏡面的視覺效果,搭配云霧、日出等自然景觀,呈現(xiàn)詩意畫卷般的景象。 ?</p><p class="ql-block"> 春耕時節(jié),梯田注水后形成“千鏡之田”,陽光照射下水面反射的光影如同鑲嵌在山間的翡翠棋盤,晨霧繚繞時則如仙境般朦朧。此時正值杜鵑花盛放期,萬畝梯田與花海相映成趣。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和坑根古村是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位于云和梯田景區(qū)核心區(qū),海拔750-1000米,距離縣城約17公里。該村擁有800余年歷史,保存了卵石古道、石寨拱門等清末民初傳統(tǒng)建筑群,2023年入選第七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 ?</p><p class="ql-block"> 建筑風貌?:現(xiàn)存?zhèn)鹘y(tǒng)風貌區(qū)280畝,保留卵石鋪就的路徑和石砌民居,部分墻體下半部分為石材結構,上半部分為土黃色夯土,屋頂覆蓋青瓦,形成獨特的山水畫卷。 ?</p><p class="ql-block">?文化活動?:村內設有老茶坊,游客可體驗坑根老茶(相傳有傳說故事),并觀賞歌舞表演。 ?</p><p class="ql-block">?生態(tài)景觀?:梅竹坑水穿村而過,形成山水古寨相融的景觀格局,夏季平均氣溫比城市低7℃,是避暑勝地。 ?</p> <p class="ql-block"> 古村落里“山野雜貨鋪”。</p> <p class="ql-block"> 銀官橋位于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zhèn)坑根村。銀官橋橫跨在坑根村的一條溪澗之上,是該地區(qū)的一個重要地標。</p><p class="ql-block"> 銀官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當?shù)氐你y礦開采時期,是礦工們下山必經(jīng)之路,也是當年朝廷在此地開設銀管局的歷史見證。</p><p class="ql-block"> 銀官橋是一座小巧的木橋,并建有廊屋,以方便過往行人躲避風雨。這使得銀官橋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成為了一個可供人們休息、觀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銀官橋的附近,設有一處小賣部,名為“銀官驛站”。此外,在橋的端頭還豎立著一塊指路牌,為游客提供附近景點的導航信息,如坑根老茶坊等。</p><p class="ql-block">如今,銀官橋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具有歷史韻味的旅游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探訪和體驗。</p> <p class="ql-block"> 銀官橋前的風雨石門</p> <p class="ql-block"> 通濟堰,位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蕭梁天監(jiān)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xù)建整修。</p><p class="ql-block">通濟堰大壩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的拱形攔水大壩以及進水閘、石函、淘沙門、渠道、大小概閘、湖塘等部分組成。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zhèn)涞乃こ?。通濟堰的堰史、堰?guī)、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通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9月16日,通濟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目錄。</p> <p class="ql-block"> 這位小姐姐體驗古時的鄉(xiāng)澗生活……</p> <p class="ql-block">游船航行在甌江上,駛向古堰畫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流經(jīng)麗水的甌江</p> <p class="ql-block"> 畫鄉(xiāng), 有著1300年樹齡的古香樟樹。</p> <p class="ql-block"> 古堰畫鄉(xiāng)位于中國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與大港頭鎮(zhèn)交界處,距市區(qū)23公里,總面積約13.18平方公里。景區(qū)以甌江為界分為兩部分:??</p><p class="ql-block">古堰?:北岸堰頭村為核心,擁有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四年(505年)的通濟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其拱形壩體為世界最早的水上立交橋。????</p><p class="ql-block">?畫鄉(xiāng)?:南岸大港頭鎮(zhèn)以藝術寫生基地著稱,依托甌江帆影、古村落等景觀,孕育了“麗水巴比松”畫派,年均接待藝術創(chuàng)作者12萬人次。??3??4</p><p class="ql-block">核心資源與特色</p><p class="ql-block">?歷史遺產?:通濟堰及千年古樟群、古碑群等構成厚重的人文景觀,南宋范成大曾主持修堰并立《通濟堰碑》,為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堰渠法規(guī)碑刻。????</p><p class="ql-block">?藝術產業(yè)?:建有42處畫家工作室、33處寫生基地,油畫年產值達1.2億元,藝術中心(2024年竣工)成為長三角藝術綜合體。??</p><p class="ql-block">?生態(tài)文化?:甌江船幫文化保存完整,傳統(tǒng)活動如唱船戲、走河燈等仍延續(xù),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達82%,屬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p><p class="ql-block">榮譽稱號 國家AAAA級景區(qū)、省級特色小鎮(zhèn)(2019年命名)??</p><p class="ql-block">主要活動 巴比松寫生季、畬族風情游、小鎮(zhèn)藝術節(jié)(年均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p> <p class="ql-block"> 雙蔭亭位于古堰畫鄉(xiāng)景區(qū)核心區(qū)域,是游客游覽景區(qū)時的重要休息和觀景場所。</p><p class="ql-block">該涼亭始建于民國時期,因亭前有兩棵大樟樹而得名雙蔭亭,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雙蔭亭采用圓鼓素面柱基和雙層建筑攢尖頂?shù)脑O計,四角仿古閣樓式木結構建筑,檐角上翹,橫木上有斗拱,風格端方穩(wěn)重,展現(xiàn)了獨特的建筑美學。</p> <p class="ql-block"> 雙蔭亭前兩棵古香樟,樹齡均超1100年。</p> <p class="ql-block"> 古堰,計劃經(jīng)濟年代的供銷社。</p> <p class="ql-block"> 風格各異的畫鄉(xiāng)民宿建筑</p> <p class="ql-block"> 后記:此行,因畫展調整而閉館,故未能欣賞到畫鄉(xiāng)佳作,但令人欣慰的是,畫鄉(xiāng)就如一幅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卷在眼前呈現(xiàn),這里的景色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2025年夏至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