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秋雁雜記 151

耀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雁雜記1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書及人及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月4日,兒子把我和老伴從武漢接到廣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住一陣子。得空,我得翻翻書。我只帶了一本。多帶沒必要,書重。再,兒子家還有點書;需要時還可在廣州買。不過,我從武漢帶的這本書必須是想看的,耐看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選定的是丁永淮、梅大圣、張社教編注的《蘇東坡黃州作品全編》。詩、詞、賦、文、書信740多篇,備注詳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至黃州。黃州是他仕途的低谷,卻是他文學(xué)的高峰。一詞《赤壁懷古》二賦《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成為文壇的明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官棄庸,策言高堂,垂譽蘇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人率性,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曠達智慧,悟覺超逸,遁化心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東坡雪堂,西山美食,浠水藥膳,黃州柴酒-----,力行,首創(chuàng),低迷中尋消遣,簡樸中添滋味,好會活呀。人之欲,仙之曠,化合為一,一空千年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罕見的文學(xué)全才。他面前,所有的生活都是文學(xué),所有的文學(xué)都是生活在他心腦撞擊后的靈光慧影。詩歌文賦是他的道具,無所不能變幻;江河山岳,是他的平臺,無所不能精彩。歷史里有了他,就多了不可抗拒的回眸和回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在黃州生活了4年,是黃州之幸,黃州之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閱讀中,我見識真的風(fēng)雨,真的世故,真的性靈,真的玄秘。代表作當(dāng)然要讀,但評論家們言說太多重疊,不必過多逗留。我尤其要窺察他與胞弟子由這類特別親人的來往信件。私信有別公函,少了虛言套語,更為金貴,可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帶《蘇東坡黃州作品全編》,因為喜愛蘇東坡其人其文。包括他豪放背后的細膩柔情,苦中作樂的自嘲,朋友間的坦然嬉笑,都那么充滿男子氣、才子氣。還念及黃州是我老家黃岡市的首府,該書編注者之一的丁永淮先生(已逝)是我很熟識的一位作家、領(lǐng)導(dǎo)。他德高望重,為家鄉(xiāng)文學(xué)和宣傳事業(yè)做了很大貢獻。這本書是他的貢獻之一。文友雷電特意贈我,我更應(yīng)關(guān)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廣州寓所,兒子從書架上給我掇來了兩套新出版的文集:《周易原解》(上中下)《哈利波特》(1—7卷),還有《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從文自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易原解》,有譯文,解讀。經(jīng)典,深度探析不易。然而,不可不問津。略知一二,可矣?!兜臼⒑头蚪o年輕人的忠告》是成功者的經(jīng)驗談,有點勵志。兒子買這兩種書,看來沒有完全頹唐?!豆ㄌ亍肥撬畠盒¢w要求的。此書系列銷量逾5億,被翻譯成80種語言。作者,英國杰克羅琳。我看了兩卷,約略知曉內(nèi)容和模式。其它卷暫緩追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倒是特別地注意到了《從文自傳》這本不厚的通俗讀本。這書是我在湖南鳳凰城買給孫女小閣的。書的扉頁蓋著“湘西沈從文故居購書紀念”印章,日期我標注著2020,5,27。</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整整5年了! 這年月日期讓我極其敏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0,5,27,疫情有所好轉(zhuǎn),全國交通管制寬松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與老伴志平率孫女小閣由廣州回武漢,開自家的世嘉車。路程比較長,兒子決定陪送到與湖北鄰近的岳陽。一家5口同車,順便在途中的鳳凰城和岳陽轉(zhuǎn)轉(zhuǎ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岳陽逗留游覽后,兒子和他那口子乘火車回廣州,我和老伴偕孫女小閣乘自駕車回武漢。岳陽回武漢,開車全是我妻志平。我那時雖能開車,只會開自動檔,而我家的車是手動檔。5月29日平安到達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武漢很重要一個因素:游泳。漢陽泉立威游泳館我有年票,可以每天游泳。另,給小閣報了短訓(xùn)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月20日,兒子從廣州回漢陽,接小閣回廣州,準備踫蒙上學(xué)。本來,志平是可以不去廣州的,可銘達說,小閣剛離開幼兒園,上學(xué)有個適應(yīng)期,希望小閣奶奶再去陪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這樣,志平又去了廣州。我因湖北老家有事,沒有去廣州。在廣州,志平每天第一個起床給小閣做早飯,然后送她上學(xué)?;貋砺飞系讲藞鲑I菜,為家里午餐晚餐做準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飯后,每周兩次陪小閣參加舞蹈或美術(shù)培訓(xùn)班。歸來帶她洗澡,睡覺。大包大攬,一條龍服務(wù),太有蠟燭精神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5歲的老人,每天如此勞累,而且還有人鼓動她減肥,每晚基本不吃主食,只吃幾口菜。近1.7米高的人,瘦得只有104斤。終于,扛不住了,倒了,高燒遲遲不退,直到神志迷糊,才送中山大學(xué)三醫(yī)院。急救室里死里逃生。稍平穩(wěn)轉(zhuǎn)住院部。主任醫(yī)生說,像她這種情況百分之72%的人走掉了。28%沒走的人,有的植物人,或半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9月底,我聞訊火速趕到廣州,見著枯槁的她,不由得老淚橫流:“怎么一下子成了這個樣子!”一個在華工附中當(dāng)學(xué)習(xí)部長的高材生,一個在大公司負責(zé)對外公關(guān)的人,如今連所住的醫(yī)院都弄不清了,該是多大的落差!這是她,更是我萬萬不曾料到的!突如其來,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無比傷感,一言難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我便一直日夜守護在志平的身邊。我慶幸她活下來了,而且沒成植物人,沒癱,沒抑郁-----經(jīng)過醫(yī)院治療、親情呵護,漸漸康復(fù),開始上網(wǎng)休閑,或偶爾外出游覽一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可知,2020年5月底從廣州駕車回武漢,是志平最后一次駕車長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年發(fā)生疫情,一家5口,上半年的大部分時間貓在廣州寓所。小閣的幼兒園關(guān)門。我成了她的私塾老師。她口齒清亮,記憶力好,幾個月把《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以及小量唐詩宋詞背下來。所以,剛上小學(xué),便獲“閱讀之星”稱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途經(jīng)湘西鳳凰城,帶她到沈從文故居參觀,買了通俗讀本《從文自傳》,試圖引燃她以后的文學(xué)星火??晌疫@次翻閱此書,嶄新得很,未見孫女靠攏沈爺爺。倒是我重讀了一遍。聽說,小閣偷偷擬小說提綱。我認為是井中撈月。平時要上學(xué),此外,還學(xué)畫畫、架子鼓等,再涉其它談何容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宜潑孩子涼水,但也不能過于樂觀。不要指望個個成龍成鳳。海的世界沒有太多的龍,云的家鄉(xiāng)也不可能有太多的鶴。放眼一看,“寵物”的苗子較多,“人物”的苗子較少??萍及l(fā)達了,物品豐富了,我希望人的素質(zhì)(精神和能量)也同步跟上。如此,才是全面的強大,根本的強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xiàn)在的孩子若能斂嬌戒驕,打理得好自己,自覺地奔著目標走,就相當(dāng)不錯啦。我,如此期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農(nóng)歷端午節(jié)(5.31)與“6.1”兒童節(jié)緊挨著。怎樣過節(jié)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節(jié),兒子開車。坐上了我、老伴、孫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兒子說,看路上擠不擠,爭取到獵德看看龍舟。獵德是地名,原是廣州郊區(qū),城市擴建被征地,樓房8-12萬元一平米,村民普遍成了富戶。有了錢,好辦事,年年賽龍舟。誰都想獨占鰲頭,爭個吉祥。指令槍響,禮炮煙花騰起大片大片的煙幕,把天上的白云,變成了多彩的祥云,助威鼓擂得震天響,龍舟的眾小伙甩開膀子劃,水花四濺,眾龍舟你追我趕,一派富庶繁華景象,上午在電視直播節(jié)目中看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出來,想趁著松動,實地看一眼江、舟、人。誰知到了獵德村村口,雖然龍舟賽的陣勢氛圍并未完全消散,可是通向江邊的路,車一輛連著一輛。我對兒子說,別趕熱鬧了,進去了,怕也難得出來。于是,趕快右轉(zhuǎn)方向盤,去廣州購書中心。居然一拍即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1”前,我與小閣曾有個約定:要什么,她自己挑;錢,我付。小閣笑:“負責(zé)超市半小時內(nèi)選定的物品?!薄昂?!”我想,沒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吃的和玩的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真沒想到進的是書店,既不吃,也不玩。不過,禮品有變,我承諾不能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廣州購書中心,朱紅色的墻面,建筑魁梧敦實,并不高大,很像城堡。三個樓層售書,書籍比較豐富,有分類專區(qū),還有單間專賣線裝本古籍。有些少年坐在書架間的地板上,安靜專注閱看,有的在細心挑選。好久沒見過這樣的讀書場面了,頗有點新鮮和欣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兒子陪著小閣轉(zhuǎn)悠,挑的書是《長安少年》《農(nóng)家小福女》《親愛的小狗》《魯濱遜漂流記》《你的名字》《兩個太陽》《山茶文具》《繁星作伴》。盤桓了許久,真正拿到手里的書并不多。她并沒因爺爺付款而貪多。其實,她買書我高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買的書是《我的阿爾茨海默母親》《養(yǎng)老人生》《錢鐘書楊絳親友書札》《師友感舊錄》《書似故人來》《很多年》名家字帖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兩人購書共付款1100多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幾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天色已晚,人也有些疲憊了,一家四口在附近特色飲食店進餐,口感鮮美,心也甜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紀實文學(xué)專區(qū)待的時間最長。自己都有點好笑,一個長期當(dāng)小說編輯的人,為何偏愛紀實文學(xu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虛構(gòu)的東西看多了,膩了?本性太真誠,太實在?往往被云天霧地的小說虛構(gòu)攪得暈頭,被真情實感的紀實傾訴傷懷落淚。有人說,小說《紅樓夢》不就是虛構(gòu)的嗎?可我要說,那改了姓名的所謂虛構(gòu)不過掩人耳目而已,內(nèi)里的筋骨血肉才是最真的?!皾M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已將真相和隱秘大白于天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拿起的第一本書《我的阿爾茨海默母親》,作者是日本的齋藤正彥。作者畢業(yè)于東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醫(yī)學(xué)博士,從事精神保健和精神性疾病治療和研究。他母親正是一位阿爾茨海默患者。他母親逝世后,他翻看了她的日記,從而探尋母親阿爾茨海默如何漸次形成,在這過程中如何感受和看待這世界,同時從精神醫(yī)學(xué)角度去加以分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拿起這本書,首先是想到妻子是近似阿爾茨海默癥的人,想有所比照,也想從中得到啟示和效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位母親的日記,是一份長長的生活記錄,寧靜,真實,動人。很難想象一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能如此清暢詳盡地陳述病情延綿的過程,為醫(yī)學(xué)提供第一手寶貴資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世上很多遺言為了避免將來為財產(chǎn)糾紛,而這位母親遺言只字未談財產(chǎn)分割,談的只是自己的欣慰,對丈夫、對孩子的感謝以及對孩子今后處世的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且看摘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寫下這封信,是為避免某一日召喚突然而至,以至于我無法與你們道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丈夫辭世后,我能如此幸福、自在、健康地度過余生,神賜我的恩澤自然不必贅言,要感謝三個優(yōu)秀的孩子和他們的伴侶給予我的恩惠。感謝各位長久以來的關(guān)照。你們盡己所能,對我這個老人施予諸多的關(guān)懷和體恤,我十分欣慰。再次向各位道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告別的時刻終將到來。我已經(jīng)活到了這樣的年紀,心里早已準備好迎接天命的召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深感先逝的丈夫留給我厚禮,讓我其后仍能夠安心地堅持自己心儀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們的時間甚是寶貴,為我舉辦葬禮彌撒足矣。葬禮和其他事宜從簡為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余下的囑托,便是兄妹三人,還有各位夫妻之間和睦相處,互相扶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很感恩正彥和陽彥得到社會的認可,但且勿沉溺于名利,請謹慎行事,遠離金錢與利益的糾紛,做清正廉潔的醫(yī)生和獸醫(y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患者日記,內(nèi)容豐厚,感觸甚多,她有一個寶貴的認定:對于阿爾茨海默者來說,最好的治療是親人陪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我記住了。讀《我的阿爾茨海默母親》,有利于當(dāng)好護工,有利于養(yǎng)生,有利于老人清醒和淡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了,關(guān)注養(yǎng)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拿到手里的第二本書是北大錢理群的著作《養(yǎng)老人生》。錢理群出生于重慶,成長于南京。長期擔(dān)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魯迅與周作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等。“學(xué)者”,“精神界戰(zhàn)士”,“史官”。著作百余種,編纂數(shù)十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錢理群從文,夫人崔可忻從醫(yī),不同行,但都服務(wù)于人,絲毫不妨礙知音同道,命運與共。結(jié)緣于黔山,退休于京華。退休后,賣掉了唯一的北京套房,2015年入住燕園泰康養(yǎng)老。寧可當(dāng)無產(chǎn)者,也要讓晚年生活得舒服一點。想得通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生活這樣安排:閉門寫作,借以沉潛在歷史與內(nèi)心的深處,將自己的精神世界升華到更廣闊、自由的境界-----最終要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追求心靈的寧靜、安詳。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養(yǎng)老人生理想的核心與關(guān)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他看來,老年重返童年,成為一個圓,智慧與純真同在,思考與情趣齊飛,是最高階的人生整合與完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在康養(yǎng)社區(qū),自由自在,進入了寫作的噴發(fā)期、高峰期,8年,出了12本著作,約480萬字,平均每年著述60萬字。此外,還有編纂的書。他研究起了養(yǎng)老。他自己都說,“寫瘋了。”閱覽這些著作,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錢理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時,導(dǎo)師王瑤特地囑咐:必須弄清楚,你真正要的是什么,其余不管多大誘惑,必須拒絕、放棄。不然,你雖然得到了許多的虛名實利,臨死一算,什么也沒有,一輩子就白活了。從命就是恭敬,錢理群做到了:“我也因此拒絕了一切誘惑,心無旁騖地教書、寫書、編書。我確實沒有白活,我的生命就存活在3000萬言里,死后也還會繼續(xù)存在下去?!?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也在北大中文系當(dāng)過學(xué)生,讀到這里,感覺王瑤先生的話特別入心,錢理群的遵循也特別的好。不愧明白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拿在手上的第三本書,是溫儒敏著的散文集《師友感舊錄》。溫儒敏是著名學(xué)者。他與錢理群、陳平原,都是北大中文系王瑤教授的博士生,人們笑稱出身“王府”。后來,這三位也成了博導(dǎo),造詣深厚,著作等身,馳名遐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大人,寫北大。與北大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自然青睞寫北大的書。更何況《師友感舊錄》寫了一批北大著名大家及其成就,也寫了一批中堅授業(yè)、解惑的業(yè)績,其中還有不少給作家班授課的教師。這是引我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每篇篇幅不長,卻高度概括,生動畫像,各具特色。學(xué)術(shù)成果、性格特征了了分明。史實不少,可供收藏參閱。只是,近些年中學(xué)教材中很多魯迅的文章被抽去,據(jù)悉溫參加過教材的討論審定,此事不知他如何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拿在手上的第四件書是聶震寧4月剛出版的人文隨筆《書似故人來:聶震寧人文隨筆》。聶,是我在北大首屆作家班同學(xué),我于他是燕雀之于鴻鵠。巧逢他的新著新鮮出爐,我不能不買。聶,著名出版家、作家、專家。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任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社長、總編輯。2007年,聶震寧作為第一提案人,和30多位政協(xié)委員一起提出了《關(guān)于開展全國全民閱讀活動的建議》的提案。2012年,黨的十八大發(fā)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號召,此后連年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國把全民閱讀作為一項發(fā)展戰(zhàn)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基本形成全民閱讀的中國模式。聶,身體力行全民閱讀,出版了大批著作,而且創(chuàng)作出版新的優(yōu)秀文學(xué)作品。大視野,大格局,大能耐,把所承擔(dān)的事業(yè)經(jīng)營得風(fēng)生水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書似故人來:聶震寧人文隨筆》,上下兩冊。全是序跋。分別“為叢書作序”“為作者作序”“為報刊作序”“為自己作序”。以時間發(fā)表先后排序。12年前,承蒙聶震寧學(xué)兄為我《劉耀侖文集》作總序。這次,在新書中《劉耀侖文集,總序》重現(xiàn),我深感榮幸。沒有邀約的邂逅頗像有緣的天意成全。我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拜讀了全書,方知每一篇都寫得嚴謹,公允,到位。聶振寧兄真是一位博學(xué)而全能的復(fù)合型高人,為國家戰(zhàn)略建言獻策,為事業(yè)開拓進取,為文學(xué)披肝瀝膽,為朋友雪中送炭------總是那樣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既深遠又周全,既原則又靈通,既內(nèi)行又謙和------造就好自己也是成功,然而他的奮力作為優(yōu)先考慮大眾和國家,這就是大成功,比常人高了層次和境界。所以,我特別欽佩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7</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五本讓我選中的書是《錢鐘書楊絳親友書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絕大部分都是親友寫給錢鐘書、楊絳的。從中可以感受到彼此間的親密度,也可知曉對錢鐘書、楊絳人格、學(xué)術(shù)造詣的評價,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可以印證錢、楊如何識人、處世、生活、治學(xu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凡大家都不屑淺薄浮華交集,最看重以誠相見,志同道合。大家之成為大家,除個人天賦卓異外,一定還有深厚的家學(xué)淵源。耳濡目染大格局,方能寵辱不驚。錢鐘書亦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錢鐘書其父錢基博,中國近現(xiàn)代學(xué)者、文學(xué)史家、古文學(xué)家、教育家。錢鐘書,中國現(xiàn)代學(xué)者、作家,被譽為“博學(xué)鴻儒”“文化昆侖”。其女錢瑗,北師大英語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錢鐘書楊絳親友書札》中,有石聲淮先生寫給錢鐘書的信。注釋中,我得知石聲淮為錢基博老先生的女婿、錢鐘書妹妹錢鐘霞的丈夫。常年與錢老先生生活在一起。我一怔:石聲淮先生與錢家有這重關(guān)系。石聲淮先生是我在華中師大學(xué)習(xí)時的任課老師呀,他和李思維老師教我們古漢語。記得石老先生在黑板上書寫一個大大的“爨”字,講寓意,從上講到下。同學(xué)們都說,石老師是活字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錢鐘書先生楊絳先生志同道合恩愛有加,是夫妻的典范。錢鐘書先生活到88歲,楊絳先生活到105歲,也是養(yǎng)老的典范。他倆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很多。楊絳的才學(xué)不遜冰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最后買的一本書是《很多年:北島散文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最初我似乎沒想到買這本書,但是我買了。北島,以詩著名,“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太多人熟知。我還記得另一首詩:“父親召喚我我成了兒子;我追隨父親成了父親”。這些詩,有點格言味。當(dāng)年他的詩被視為“朦朧”。如今,比他更朦朧的不知有多少了。見到詩人的散文選,以為會自然地多些詩味,其實不然。非詩人的史鐵生其散文倒是比北島的散文更富詩意,更多蒼勁,更多張力。史鐵生的散文浸透了哲思詩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翻閱此書增了點見識,知道了北島的原名是“趙振開”。并知道他外公在推翻封建帝制的過程中是一名有功之臣。散文集有四輯:故鄉(xiāng)、故人、他鄉(xiāng)、詩和詩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平實陳述故鄉(xiāng),父輩的故舊,以及故舊對自己的影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更多篇幅是敍寫在海外的經(jīng)歷,與詩界的交流。他寫到智利的詩人聶魯達,詩歌、愛情與革命是他一生的三大主題。有記者問他,除了智利,是否想到出生在別的國家。聶魯達斷然回答:“那我就拒絕出生?!?973年,墨西哥總統(tǒng)派專機到智利來接聶魯達,但他謝絕了,他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島也寫感受:“美國學(xué)術(shù)界在傳承關(guān)系上如此脈絡(luò)清晰。實在讓人嘆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tǒng),它有如地圖,標明每個學(xué)者的位置,并為后繼者指點方向。不懂得傳統(tǒng)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7.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劉耀侖,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漢大學(xué)特約研究員。文字,原創(chuàng)。模版,源自平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