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fēng)光剡為先”。嵊州(古為剡縣)之美,無論如何形容都難以窮極,而嵊州人文傳統(tǒng)之美,更遠(yuǎn)不止于此。除了涌現(xiàn)出馬寅初、袁雪芬、馬曉春等文化名人,還擁有競相綻放的文化藝術(shù),如久負(fù)盛名的經(jīng)典傳承的竹編、泥塑、紫砂、微雕,獨樹一幟的古沉木根雕、石雕、磚雕等。還有品位高雅、翰墨飄香的書法、中國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次與家人、朋友一起,踏入沒有圍墻的嵊州博物館,感受它的深厚文化魅力,乃是三生有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進入嵊州非遺館,仿佛空氣中彌漫著竹子的清新氣息,令人心曠神怡,在柔和的燈光下,就像走進了一個竹編藝術(shù)的奇幻世界。館內(nèi)柜窗中的每一件竹編作品,都像在歡迎你的光臨,和你訴說嵊州悠久的歷史和工匠們無盡的智慧和心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蘇武牧羊的作品,蘇武手持旌節(jié),目光堅定而深邃,旌節(jié)上的紅纓隨風(fēng)舞動,身旁的幾只羊,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作品不僅展現(xiàn)精湛的竹編技藝,更讓我感到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高尚氣節(jié)和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那氣勢恢宏的雙龍戲珠竹編,則讓我折服匠人的巧思與技藝。兩條巨龍身姿矯健、龍須飛揚,圍繞那顆光芒四射的龍珠,爭斗嬉戲。每根竹條在匠人手中被賦予生命一樣,讓我不得不驚嘆竹編藝術(shù)的神奇魅力。這個作品成為澳門回歸時浙江省贈送的唯一禮品也就眾望所歸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有那只有故事、威風(fēng)凜凜的“白尾海雕”山鷹竹編,它站在底座上,目光銳利,鷹喙堅硬,充滿了力量。1971年嵊州工藝竹編廠這件“白尾海雕”精品,被美國一家公司購買后,送給了當(dāng)時的總統(tǒng)卡特,卡特異常珍愛,將它置于總統(tǒng)府內(nèi)。后來鄧小平訪美期間,到白宮拜會卡特時,見到了這只來自祖國的“白尾海雕”,這一趣事被海內(nèi)外記者大量報道,“白尾海雕”一炮而紅。隨后這個作品被很多企業(yè)老板看中,也置于自己的辦公室中,當(dāng)作時髦而暢銷一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看那組描繪人與馬深情互動的竹編,人物的表情,服飾的紋理,馬匹的神志,無一不精致入微。主人撫摸馬匹的動作,自然而親切,流露出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這和諧的畫面,讓人感到生活中的溫暖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這次參觀,使我感受到嵊州竹編,不僅是一種手工藝,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凝聚了工匠們的心血和汗水,將平凡的竹條編織成一件件令人震憾、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精品,衷心希望嵊州竹編這顆璀璨的明珠在歷史長河中永遠(yuǎn)閃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