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長子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我獨自一人登上長子縣城北的北高廟。</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塊奇特的地形,形似熨斗,卻高出城面十幾米。相傳呂洞賓曾駕鶴到此一游,修塔建廟,成為風水寶地。站在這里,注目遠眺,大地蒼茫,發(fā)鳩山隱隱地漂浮在云海中,如瑤臺仙景一般。遙望縣城街道上蠕動的人影,行色匆匆而又悠閑自得,一派遠村綠樹的好景象!</p><p class="ql-block"> 時近傍晚,嵐氣緣地而起,收工的人們隱隱綽綽地在薄霧中閃動,使人不由得想起毛澤東主席那句“遍地英雄下夕煙”的著名詩句。一聲梆子腔,帶著濃濃的鄉(xiāng)韻,借著飄動的嵐氣,由遠及近地傳來,心里就忽然有了一種如癡如醉的感動,總覺得那掀動著我衣角的習習涼風,似乎是對一個在外浪跡多時的游子的愛撫和問候,溫馨的感覺一下溢滿了我的全身,使我的生命奔突出一腔曾遭壓抑,而至今也沒有熄滅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我是長子人。我熟悉這塊神奇的土地。她四周環(huán)山,中間夾一狹長的地段,那就是著名的上黨盆地。一年四季,漳河水緩緩地從盆地的中間流過,顯示著一種說不盡的悠閑和從容。我知道,就是這塊古老的土地,把創(chuàng)造和悲愴都推到了極致,熔鑄成一種滄桑和博大,顯示著人類社會的艱辛和幸運。你看那縹緲如仙的羊頭山,神農(nóng)氏教民稼禾,開創(chuàng)著人類文明的輝煌,而那沉沉如墨的發(fā)鳩山,化作精衛(wèi)鳥的女娃憤填大海,就成了這塊土地的時代絕唱……</p><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這晚霞沐浴的亭樓上,扶欄凝視天際,只覺得這亭樓上吹動著一種古遠的嵐風,使人不能不想到,這塊蘊藏歷史風雨的土地養(yǎng)育的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們有過的漫長的歷史足跡,大有一書的必要。</p><p class="ql-block"> “采故實于前代,觀通達于當今”。在新的歷史大潮風起云涌的年代,我感到很有必要勾畫出一種地域的靈魂,以便繼往開來,乘勝前進。</p> <p class="ql-block"> 我是長子人,長子人寫寫長子人的情懷、秉性、氣質,本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難。難在你不能用一個詞來囊括長子人的秉性,如山東大漢的豪爽、東北男人的耿直,北京人的磅礴大氣,上海人的精明勤勉;難在你不能用一個詞概括了長子人的氣質和情性,也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出長子人的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復雜情懷。</p><p class="ql-block"> 不論是山東人的豪爽,還是北京人的大氣,這些品質長子人似乎都有,但他們用一種精細忠厚且謹小慎微的心性把眼前的一切給框死,反倒顯示不出那種燕趙悲歌和豪爽耿直的風格。自然,鐵血漢子也是有幾條的,但無論如何喧囂,總弘揚不成一種氣候,久而久之,鐵血也軟化成一種綿綿纏纏的東西,似乎變得有一些小家碧玉的嬌情和奇譎了。而這種心性,在親朋好友中最能得到呼應,還能帶出一種溫馨的詩意,感動周圍所有的人。然而,這詩意,一旦面對高官或一種貴族精神時,立刻就顯出一種自卑或恍惚,又總覺得不如人,從氣勢上就先把自己打敗了。</p><p class="ql-block"> 這種精神心理的壓力,使很多長子人感到痛苦不堪。我似乎也感到,發(fā)鳩山下流淌的清泉,和著精衛(wèi)鳥的悲鳴,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淀成一種悲憤和沉重,久久地壓在長子人的心頭:海,真的能填平嗎?什么時候能填平?</p><p class="ql-block"> 這種悲憤和沉重,終于壓迫出長子人一種鍥而不舍、事隨人和的文化主流,為人處世或憂心忡忡,或謹小慎微;而憂心忡忡里鐫刻著一種追求;小心謹慎里又蘊藏著不服輸?shù)姆A性。因而長子人的臉色是憂郁的,謹慎的。大街上,小巷里,很少能聽到一種開懷爽朗的笑聲,即使臉上帶著一些平和,眼睛里也蓄注著一種警惕,似乎有一種巨大的悲情在四周覬覦。然而,當你仔細看時什么也沒有,而且似乎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p><p class="ql-block"> 我曾經(jīng)對此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 帶著這問題,我詢問過很多長子老鄉(xiāng),沉吟中誰也說不準長子人的稟性。但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長子人似乎不太聯(lián)群,也不太愿意和人深交,很有些“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淡和隔膜。但你若細細琢磨一下,就發(fā)現(xiàn)那種近似冷漠的表情,似乎壓抑著很多的不平和警惕;那種看似不聯(lián)群的舉動,似乎又掩飾著一種莫名其妙的高傲和自負。</p>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城市,長子人不算少,間或在酒宴上見了面,只平淡地交談幾句,就漠然地分手。絕不像黎城、襄垣人那樣,無論男女,無論老少,認識不認識,見面就盤問祖宗三代,推敲家族演變,攀親認故,就像多年不見的老熟人似的。長子人不。長子人好像有一種沉穩(wěn)或不屑一顧的稟性,心里似乎能不動聲色地裝下很多歡樂和痛苦,承受下很多重壓和不快,因而,在行為上也就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舉措。他們的心理流程是平和的,或許就是這平和銷蝕了很多偉大的壯舉!</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我確確實實感到,長子人得益于精衛(wèi)精神的催促和養(yǎng)育,凡有愛好或追求,必孜孜不倦力求有所成就。因此,人都說長子人有才,但長子人懷才不遇。這也難怪,西燕古都就巴掌大那么一小塊地方,巴掌大那么一小塊地方能容得下幾個有才的人?但巴掌大那么一小塊地方也曾是西燕的古都,從古都走出的人哪個沒有一身本事?也許就是這種求遇的心情太急切吧,若是不順,便生出很多不良情緒,不是大打出手,就是孤芳自賞;怨天尤人不著,便轉而萎靡不振。忽冷忽熱,使人覺得長子人那么難以捉摸,那么難以把握。</p><p class="ql-block"> 我曾經(jīng)就這種情況,做過幾種推測:</p><p class="ql-block"> 若說長子人傲氣吧,就有些過分;說長子人有些小聰明,也不甚恰當。長子人用的是心理,使的是溫情,靠的是才華。當然,用心理就能不露聲色,溫情也就必備一種場合了。所以,表面上看去,長子人能合群的很少。</p><p class="ql-block">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孤獨而又自負的心性的?我在北高廟的塔樓上,思索徘徊了許久。借著夕陽的余暉,極目遠眺,西邊是山,重重疊疊的蒼茫,望不到邊際;中間是盆地,被四周的山巒壓得沉沉重重,我感到,即使一種好心境,登此樓,似乎也激不起心中的那種激蕩,只有一種壓抑。</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登岳陽樓,縱說巴陵勝景,暢舒心志,終于發(f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呼嘯,實在是沾了眼界開闊的光!</p><p class="ql-block"> 岳陽樓我是登過的。極目遠望,碧水蒼漫,流云奔馳,漁帆點點,令人頓生一種磅礴大氣的人生感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江東去,</p><p class="ql-block"> 浪淘盡,</p><p class="ql-block"> 千古風流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暮色蒼茫,城里的街燈相繼閃亮,四周的嵐氣帶著沉重的山影,沉沉地壓下來,我的心底,突然生出一種很蒼涼的感覺,急匆匆走下塔樓。</p> <p class="ql-block">甬道的兩邊石碑林立,記載著當年七七二團攻克長子城戰(zhàn)績,我仔細地辨別著石碑上英勇犧牲的先烈的名字,希望能有所發(fā)現(xiàn)。我知道,先烈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的當年,我還在娘的肚子里沒有出生。這多少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熱血沖動。我想,無論如何,在這塊土地上流淌過理想的熱血!這一點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相傳,長子縣是因堯王長子丹朱受封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丹朱先生既是堯王的長子,想來學識也不會太差,至于丹朱對這塊土地治理得如何,史載很少,不能妄說。春秋時期,這里建成一座周長二十里,“厚完雄天下”的上黨第一大城,到東晉十六國時期,又成為西燕帝國的國都,歷時九年。這一點,很是使長子人引以為豪的事!然而,在遠古洪荒的時代,這里流傳下的另一個悲忿的故事,卻使長子人不得不冷靜下來想一想,腳下這片土地深藏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這似乎是一種很不祥的預兆!</p><p class="ql-block"> “辛甲事紂,七十五諫,不從,去,之周。文王以為公卿,封之長子”。這是一個使長子人深感凄涼的懷才不遇的故事!這且不論它吧。西漢哀帝時,鮑宣舉孝廉任司隸校尉,哀帝多次拒諫,聽信流言,并將其定罪,其后削發(fā)流放長子,被王莽殺害。這更是使長子人感到悲涼不已的事!長子人耳濡目染炎帝小女兒的悲劇情懷,咀嚼著辛甲和鮑宣的悲哀,給這片土地浸潤下很多感慨萬千而又難言的情思,這一方熱土似乎從一開始就蘊藏了一種巨大的悲劇意識。</p><p class="ql-block"> 悲劇就其意義來講,是塑就民族心理的巨大塑造力。但是,長子人受他自身眼光的局限,并沒有把這種悲壯意識在心理的緩慢流程中,溶化成一種叱咤風云的壯舉;他們望著高高的“厚完雄天下”的城墻,回想著西燕古都的風采,壓下巨大的隱痛,悄悄地在心里培植了一株既脆弱又自負的感情幼苗。這株幼苗,有著對美好前程的憧憬,又有一種天生的缺陷。這就是,有時自負得不著邊際,卻又脆弱的毫無道理。忽上忽下,把握不定。但世事并不像他們所想得那么平和、輕松,暢達,于是有了察言觀色的乖巧;乖巧中又經(jīng)不住現(xiàn)實的誘惑,于是,就養(yǎng)就了一種表面上看似平靜,實質很惶恐的心性。</p> <p class="ql-block"> 的確的,長子人的心胸沒有經(jīng)過廣闊的大海的陶冶,也沒有經(jīng)過時代風云大起大落的洗禮。四周環(huán)山,交通閉塞。山多而不高,川小而不平。發(fā)鳩山下的泉水,雖然細而清澈,涓涓不斷,千百年來卻未曾掀起過什么大波瀾,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大壯闊。歷史的車輪在泥濘的小道上消消停停地碾過,雖不平但還暢通;對炎帝的小女兒悲憤的填海的行為,雖有感嘆,卻也覺得渺茫。倒是城東的一片平川,恬靜平和,春華秋實。他們從日積月累的實際操作中也認定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實在是美好。只要風調(diào)雨順,田里有收成,就用不著為朝廷操那么多的乏心。自給自足,各家過各家的日子,涉嫌忌諱可不是弄著玩的事。畢竟,鮑宣們的悲劇性的目光,時時在他們的眼前閃動。</p><p class="ql-block"> 真的,對于辛甲、鮑宣這樣耿直重臣的遭遇,長子人并沒有從大歷史的角度去吸收、演繹他們的精神氣質,只看到結局就緊縮了自己的心胸。</p><p class="ql-block"> 馮士翹,這個清代著名書法家,他帶著長子人的一身清秀,帶著精衛(wèi)鳥養(yǎng)育的浩氣,“工八法,倔強有奇氣,能書善文,兼蓄王、歐、顏、柳各家之長,行筆雄健”,被譽為“上黨一絕”!就是這樣一位奇才,卻始終沒有沖出那座“厚完雄天下”的古城,在神州弘揚為精衛(wèi)文化的主流派。晚年,他抱著一種懷才不遇的心情,變賣家產(chǎn),多次去五臺山等候崇信佛教的乾隆皇帝,希望得到這位盛世英主的賞識和重用,以便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但幾等不遇,便在廟院題詩銘志,把滿腹才華,盡傾筆端。最后,只好帶著辛酸和凄涼,郁郁地回到故里,從此一病不起!</p><p class="ql-block"> 令長子人扼腕嘆息的是,當乾隆皇帝第二年在五臺山發(fā)現(xiàn)這優(yōu)美絕倫的書法,派人來長子請馮士翹出山時,這位懷才不遇的秀士,已長眠于黃泉??v然乾隆大帝揮御筆封他為“天下書法第七把手”但為時已太晚了!</p><p class="ql-block"> 這一件件歷史的悲劇,深深地剌痛了長子人的心,命也?運也?從遠古的傳說,到生活的現(xiàn)實,從辛甲、鮑宣,到清代的馮士翹,莫非長子人和悲劇結下了不解之緣,時時事事,都要在心靈的刻碑上,留下些無盡的遺憾嗎?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屢屢導致了長子人這悲劇性的結局?是心性?是情懷?是地域?還是性格?</p><p class="ql-block"> 長子人曾經(jīng)痛苦地思索過這種歷史的遭遇,惶惶地總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隱伏在四周,不想屈服,卻又無能為力。作為精神價值的守望者,他只好不斷地回望歷史的風塵,企圖在那里尋覓一種等價的東西,來撫平心中的不快。</p><p class="ql-block"> 長子畢竟有“厚完雄天下”的第一城,做過西燕的國都。西燕雖小,畢竟是國家;時間雖短,畢竟有過。有過就是輝煌。這種心理積淀承受不起歷史的磅礴大氣,但卻散發(fā)著一種會心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下邊的一個民間傳說最能代表長子人的一個心理性格!</p><p class="ql-block">傳說,長子縣衙前,有一個大麻池,是塊風水寶地。與這大麻池遙遙相對的三十里開外南邊,是一處形似八抬大轎的轎頂山,長子縣因了這兩處寶地,原本是要出三斗三升芝麻那么多的官的!后因該死的南蠻子盜寶,燒毀了轎頂山,將寶盜走不說,還往麻池里扔了一把剃頭刀,毀了長子的好風水,結果出了三斗三升芝麻那么多的剃頭匠。</p><p class="ql-block">不論這個傳說編輯了多么沉重的悲忿和遺憾,在老百姓的心中,芝麻官也是相當不錯的差事。小邑簿尉雖卑,終是朝廷命官。況且“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何樂而不為?而一個縣里,能出三斗三升芝麻那么多的官,其自豪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你想,三斗三升芝麻那么多的官哎,平均一家能攤上一個七品官哩!可恨的是那些盜寶的南蠻子!</p><p class="ql-block">帶著這種虛榮心,帶著古都的情結,帶著積淀深重的悲劇心理,長子人很不情愿地挑起剃頭擔,開始走出“厚完雄天下”的上黨第一城。</p><p class="ql-block">沿途所見,自然使他們大生感慨。想不到天下竟這樣大,結果,把心中的那點輝煌湮沒得一點不剩,只留下精衛(wèi)鳥養(yǎng)育的那點堅忍不拔的悲劇精神了。他們緊握著手中那把招攬生意的彈夾子,邊走邊彈,嗡嗡地響。聲音是顫抖的,壓抑的,雖不甚動聽悅耳,卻連綿不絕;無論春夏,無論秋冬,響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椰鄉(xiāng)黎寨,它似乎在不停向世人傾訴心中的悲忿:權傾一方的芝麻官變成只有一頭熱的剃頭擔!誰能給他們評評這理?替他們說說這不平?沒有啊沒有。嗡嗡,嗡嗡!</p><p class="ql-block">他們緊握著手中那把彈夾子,在北國的風沙中出沒,在南國的綠蔭下擺攤。他們靠的是手藝,掙的是血汗錢;憑的是和為貴的心性,用的是不折不撓的毅力。好在人人都需剃頭,連皇帝老子都不例外。王公大臣的頭縱然帶著一臉陰沉,令人膽怯,但在那剃頭刀前也得乖乖低下。</p><p class="ql-block">長子人敢在皇帝的頭上摸,敢在皇帝的頭上動刀!龍須讓他整,龍發(fā)讓他剃,普天之下,誰有這種膽量,誰有這種榮耀?長子人!</p><p class="ql-block">摸著皇帝的頭,滿足了一種榮譽感,古都的情結一股腦兒涌上心頭,在內(nèi)心的世界就養(yǎng)成了小家子的狂妄!有一段順口溜,想來也不是后人編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剃頭擔子不大,</p><p class="ql-block"> 挑著滿朝鑾駕。</p><p class="ql-block"> 不管公孫王侯,</p><p class="ql-block"> 抓住圪腦說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氣派不能說不大!然而,這又有什么呢?除了增添一種虛榮心外,連一點實際的意義也沒有。</p> <p class="ql-block">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長子人的命運,也許太有些刻薄,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p><p class="ql-block"> 挑擔在客棧落下,彈去身上的征塵,濃濃地泡一壺清茶,閉目想想故鄉(xiāng)的山水親人,一股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燈下算算掙來的鈔票,有零有整的也相當可觀。忍不住哼出兩句梆子戲,慰藉思土的情懷。異鄉(xiāng)人也許聽不懂他們唱的是什么,但在思鄉(xiāng)的人聽來,土腔土韻自多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店東主牽過黃驃馬</p><p class="ql-block"> 不由得秦叔寶兩淚如麻</p><p class="ql-block"> 提起了此馬來頭大</p><p class="ql-block"> 兵部堂王大人相贈與咱</p><p class="ql-block"> 遭不幸被困在潞洲天堂下</p><p class="ql-block"> 欠你的店房錢</p><p class="ql-block"> 無奈何只得賣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抽個好日子把錢寄回家去,報個平安,再去奔波,自是有一種好心情的。倘若此地民風淳樸,也就報以十二分的友好。所以,長子人適應性很強,知道自己身單力薄,從不觸犯當?shù)氐慕伞P」郧?、小聰明落地生根,很是討人們的喜歡?!霸诩铱扛改福鲩T靠自身,”長子人對此,比誰都體會深!</p><p class="ql-block"> 錢寄回去,置房買地,一家人就有吃有穿。小日子過得雖清清淡淡,卻有滋有味。外人不敢小看,自家人也不狂妄。一個剃頭匠,雖不屬大紅大紫的人物,時常有鈔票寄回,在那貧困有加的村子里,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不求太多太好,只求通順平安的心理,洗刷著積淀深厚的悲劇意識,使內(nèi)心深處禁不住就悠悠揚揚地升起一種萬事不求人的情懷。倉廩實足,知于廉恥,鄰里處得就比較和睦。</p><p class="ql-block"> 一挑剃頭擔,挑著全家人的希望,也挑著和氣生財?shù)脑瓌t,養(yǎng)就了一種淳樸善良的民風,縱是小國寡民,但綠村美樹,靠著漳河水的常年滋潤,沒有太多的憂患,只有無限至情,一分水土養(yǎng)就了一分習俗和秉性。</p><p class="ql-block">所以,在長子,沒有大富大紅的火爆人物,自然也就沒有出過笑傲山河、揭竿而起的義軍領袖。在平和的微風吹拂下,應著剃頭彈子的嗡嗡的響聲,掩飾過秦皇漢武的武功,也淹沒過唐宗宋祖的輝煌!書聲瑯瑯倒是西燕古都的一大景觀。因此,從北魏李業(yè)興開始,很是出過幾個金榜題名的進士,官到副宰相的也有過,但都沒有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留下舉足輕重的影響。沉重的悲劇意識也未能嘯嗷成令人回腸蕩氣的燕趙悲歌。</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不能不令長子人深思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歷史發(fā)展到現(xiàn)在,北高廟前的炮火,打破了西燕大地的沉靜,鮮血和鐵刃撕裂了丹朱后代們的心胸,灌進了一股鐵血男兒的彪悍。血與火拼搏,把潛藏在心底的意識潛流,攪蕩成渾濁的流水,淌流成沉重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丹朱的后代們終于發(fā)現(xiàn),整夜整夜飄落在城頭的紅綠信號彈,劃開一幅沉沉的歷史大幕!彈丸之地的小城,不得不同中華民族的解放曙光連在一起,走進一個嶄新的歷史新紀元。多年來響徹平靜鄉(xiāng)村的剃頭夾子的嗡嗡聲,再也壓不住神州大地上涌起的解放的呼嘯,跟著共產(chǎn)黨,跟著毛主席,打土豪,分田地,把沉壓在心頭的悲憤化作了匆匆的歷史腳步。積壓了千年的悲劇意識,終于在炮火連天解放戰(zhàn)爭的洗禮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泄。也許,長子人當時不很清楚攻克長子,切斷敵人西逃的退路,對整個上黨戰(zhàn)役取勝有多么重要,但桃花嶺前的殊死戰(zhàn)斗,以及淌流的鮮血,卻是深深地印在長子人的心中的。</p><p class="ql-block">我曾仔細地看過那段悲壯的歷史記載,那種寧愿玉碎,不做瓦全的倔強,那種勇敢沖鋒,不成仁便成義的坦蕩,那種前赴后繼的浴血奮戰(zhàn),曾那樣強烈地震撼過我的心。</p><p class="ql-block">很顯然,在這種歷史的大悲壯面前,長子人似乎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槍炮的威武和解放的輝煌!因此長子人在戰(zhàn)爭硝煙還彌漫著天空的時候,就在當年戰(zhàn)斗最激烈的北高廟址上,建起了一座凌空欲飛似的烈士紀念塔。</p><p class="ql-block">這不是一個一般的紀念塔,以我看來,它雖只有兩層,卻是用熱血鑄成!它把長子人千年的悲劇意識,升華成一種突破性的情懷,勃勃向上,大有一股揚眉吐氣的神韻了。</p><p class="ql-block">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這塔樓下漫步沉思,只覺得腳下,熱血沸騰,心中似有萬鈞雷霆。我知道,這是一塊張揚著激情,把悲憤和喜悅都推向極致的圣地。鮑宣的熱血和耿直,精衛(wèi)鳥的悲憤和堅韌不拔,以及馮士翹的懷才不遇,只是現(xiàn)在,也只有在現(xiàn)在,才找到了一種最完美、最直接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對于新開辟的天地里發(fā)生的一切,如擁軍潮,參軍熱等,長子人都表現(xiàn)了異乎尋常的熱情。</p><p class="ql-block">也許,心靈的震撼和覺醒也是需要時間的磨煉吧。上黨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爭來得那么突然,結束得也那么匆匆,連讓人們思考的時間也沒有。戰(zhàn)爭結束不久,在炮坑累累的土地上,很快便生出嫩嫩的新綠,掩飾了戰(zhàn)爭留下的創(chuàng)傷;生活也便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生氣。</p> <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想過,長子人若是借此扛起槍桿子,堅定不移地跟著這支解放的隊伍,東出東陽關,西渡黃河,挺進大別山,也許真能出幾個將軍元帥什么的!若真的如此,那么長子人的悲劇意識,也許借著軍人的威武氣概,會升華成另一種胸懷和情操。</p><p class="ql-block">悲哀的是,長子人沒有從它的冗長的歷史中整理出帶有理性色彩的東西。他們的生活一向是溫馨的,甜蜜的,心緒里很少帶那種哲學意味的思辨。而沒有哲學意味的生活,無論說著怎樣的高調(diào),都不可能形成一種巨大的社會認知力和創(chuàng)造力。</p><p class="ql-block">事實上,時間一長,局勢一穩(wěn)定,這里的一切又變成了尋常狀態(tài)。剃頭挑子還是一頭熱。熱得左傾右顛。尤其是發(fā)展到那個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的時代,這剃頭挑子也成了資本主義法權思想的代表和物證。</p><p class="ql-block">南蠻子為奪寶,把三斗三升芝麻官變成了三斗三升剃頭匠,已令人悲忿不已?,F(xiàn)在連剃頭匠都不能出巡了,讓人作何感想?</p><p class="ql-block">長子人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和困惑。西燕大地的舊塵似乎又一次卷土重來了,帶著更深的悲劇意識。</p><p class="ql-block">然而,頭發(fā)長了還是需要剃的。正是這種相互的需求,養(yǎng)就了和為上的本性。長子人特別注意感化的作用。畢竟那只美麗的小鳥常在門前啼鳴,時刻呼喚著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自然也構成了長子人一種堅韌不拔的性格意志。然而,這性格,畢竟沒有更多的機會注入進中國革命的歷史大潮。所以,雖堅韌,卻構不成大悲壯;雖可貴,卻兜在個人的小圈子里,常常釀造成盤算、矛盾、焦慮,又自安的不甚健全的人生信念。</p><p class="ql-block">畢竟現(xiàn)代化的春風吹拂進西燕大地。前些年,長子的有識之士,動員在外工作的長子籍人士,捐資修建北高廟的烈士紀念塔。長子人對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并予以熱情的支援。一時間,四方呼應,八方云涌,應著改革開放的大潮,這座西燕古都很是熱鬧了幾天的。我曾冷靜地想過,在長子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該保存修繕的古跡很多,有充滿神奇色彩的發(fā)鳩山勝景和女娃墳墓,有令國內(nèi)外專家嘆為觀止的法興寺彩塑,以及石舍利塔等瑰麗國寶,為何專修一座烈士紀念塔?北高廟,作為長子縣城的標志之一,歷來都是深深地熨在人們的心中的。當?shù)卦幸痪渲V語說,“北高廟,北高廟,離天只有四指高?!笨鋸埖闷鋵嵱行┻^分。</p><p class="ql-block">重修北高廟上的烈士紀念塔,并且把它加高,意在醒目;更重要的,我認為,這義舉是在重鑄長子人的精神和靈魂!很顯然,它把為民的一種熱血鑄成了一座豐碑,要感召于世的。</p><p class="ql-block">烈士塔重建完畢,應該說是完成了一樁功在當代的大事業(yè)。重修的烈士紀念塔,結構精巧,勾心斗角,像一把刺破青天的利劍,直沖云霄;它俊美挺拔,凌空欲飛,像飄揚于城頭的一面旗幟。登斯塔,眺望西燕大地,只覺得精衛(wèi)故鄉(xiāng),含英吐翠、情韻綿綿,很能產(chǎn)生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感覺和情懷了。</p> <p class="ql-block">無疑,西燕大地正醞釀一種突破性的沖刺。</p><p class="ql-block">然而,春來誰做韶華主?我在北高廟烈士塔前徘徊時,一直在推想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若說事情,倒是有幾件。但事情都是人鬧出來的,還是說人吧。若說人,在當代,我認真地想過,胡富國應該說是長子人中一個比較有典型意義的代表。</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在山西,胡富國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提出他的名字也可能是犯忌。但由于他在山西的知名度,尤其是山西各電視臺,很認真地多次播出過他的長篇會議講話和工作紀實報道,對于沒有機會了解接觸過長子人的人來說,我覺得他更能給人一種長子人的整體印象了:他浪跡天涯幾十年,官至部長一級,鄉(xiāng)音不改。重返故土,先做省長,后當省委書記,力求干一番上合天意,下合民心的大事。他帶著清醒的反省意識,走出“厚完雄天下”的西燕古都,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以堅定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領導修建了太舊高速公路,力求把山西同現(xiàn)代化的都市銜接起來,推進山西改</p><p class="ql-block">前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右)和牛成孝教授</p><p class="ql-block">革開放的前進步伐。他不怕別人的錯怪和責難,不畏崇山峻嶺的阻擋,以精衛(wèi)填海的堅強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把引黃工程搞成滋潤萬民的民心工程。就它們的意義來講,雖不能和千百年前李冰父子領導民眾構筑都江堰的壯舉相比,但是,萬家寨的燈火又何曾不是長子人那種精衛(wèi)精神的拓展和發(fā)揚?太舊高速公路上的長鳴的汽笛又為何不是回應時代的交響曲?不管現(xiàn)代人怎樣評價這兩件事,在山西的發(fā)展歷史上將濃重地寫下一筆。</p><p class="ql-block">應該說,作為省委書記的胡富國,肯定有一種真誠善良的愿望。的確,他帶著長子人千百年來形成的那種特有悲劇似的情懷,帶著幾十年不變的濃重的鄉(xiāng)音,走遍了全省各地。他的滿懷激情的演講,他對他的三千萬父老鄉(xiāng)親深情的呼喚,無不帶著長子人的那種親和的心性和情懷,而這種親和的心性,也確曾在三晉大地上激起過熱烈的反響!是的,他總想在民眾間喚起一種深沉的良知,激蕩起一種向上的力量,合上時代的節(jié)拍,演奏一出時代的主旋律,力爭在他當政的年代,盡快改變山西落后貧困的面貌,其用心可謂良苦矣!</p> <p class="ql-block"> 然而,我們也不能不遺憾地看到:山西的假酒案以及陽泉百萬元巨款案,粉碎了他的溫馨、甜蜜的夢想。西燕大地上千百年養(yǎng)育的淳樸、善良的心愿,已被血淋淋的事實,突擊得分崩離析。滾滾而來的經(jīng)濟大潮,帶著更多的哲學思辨,沖刷著西燕大地上養(yǎng)就的那種小農(nóng)經(jīng)濟式的純情和溫馨。顯然,作為省委書記的胡富國,單憑一種激情和良好的愿望,是不能調(diào)節(jié)當今社會的復雜矛盾的!</p><p class="ql-block"> 隨著這位代表在山西的退出,長子人也深深地感到:剃頭挑子必須兩頭熱。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在良知被金錢逼得走投無路時,呼喚一種公平合理,呼喚一種激情,呼喚一種法治意識,就成了時代的主流。長子人在這個激情迸發(fā)的時代,再沒有陶醉那種溫馨的剃頭挑子的綿纏聲。他們仰望著北高廟新修的烈士紀念塔,重新梳理、整頓了千百年來形成的心理積淀;他們擦拭凈馮士翹留下的碑文,把懷才不遇的自憐和各種不良情緒,掩埋進新修的寬闊平展的路基下,自覺地把一種理性的東西融化于生活中,昂首挺胸,開始了一種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北高廟的重修已經(jīng)完畢,它凌空欲飛直刺云天的雄姿,是一種心理和情懷的有力展示!</p><p class="ql-block"> 無言的東西,有時更能給時代以深深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遠遠看去,它像一座巨大的電信發(fā)射塔,它把長子人的內(nèi)心情懷傳送到四面八方,也把四面八方的震撼人心的信息,傳感到這塊溶鑄著巨大悲劇意識的古老大地。和應著精衛(wèi)鳥的悲鳴,匯聚著時代的潮流,一種義無反顧的創(chuàng)造力,已在長子人的心中激起,他們決心重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主旋律,并且以新的姿態(tài)和速度,邁進一個輝煌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長子的青椒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遍及大河上下,長城內(nèi)外,成為全國最大的青椒基地,就是一例最有力的證明。它以一種整體的實力,一種極度的濃綠、厚完和甜美,展示了長子人的胸懷和風采!</p><p class="ql-block"> 長子人畢竟已懂得,皇帝頭上動刀子的榮耀,比起一個財大氣粗的實業(yè)家來,實在是不能去相比的兩件事了。</p><p class="ql-block"> 自我感覺良好,永遠是時代潮流的勁敵!</p><p class="ql-block"> 北高廟的烈士紀念塔,永遠是長子人現(xiàn)代情懷的有力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于1999年3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