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猶如一幅錯綜復雜的織錦,其間交織著怨恨與遺憾的絲線。有人攥著怨恨,如握燒紅之炭;有人揣著遺憾,似穿反之毛衣,在自我折磨中蹉跎歲月。其實,放下怨恨與遺憾,方能輕裝前行,擁抱生命的明媚與溫暖。</p> <p class="ql-block"> 怨恨,宛如一顆毒瘤,在內心深處悄然滋生。當我們將怨恨緊緊攥在手中,就如同握著一塊燒紅的炭,那熾熱的疼痛,最終灼傷的只有自己的手。怨恨他人,看似是對他人的懲罰,實則是給自己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我們在怨恨中沉淪,心靈被陰霾籠罩,失去了感受快樂與美好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因怨恨而自我毀滅的例子不勝枚舉。龐涓與孫臏本是同窗好友,卻因嫉妒與怨恨,龐涓設計陷害孫臏,使其遭受臏刑。然而,龐涓在怨恨的驅使下,內心也從未得到安寧,最終在馬陵之戰(zhàn)中兵敗身亡。他攥著對孫臏的怨恨,不僅毀掉了孫臏的前程,更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怨恨,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也深深刺痛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遺憾,亦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情感。它如同穿反的毛衣,看似微不足道,卻讓人渾身不自在,那種別扭只有自己知曉。我們常常為過去的錯誤決策、錯失的機會而懊悔不已,在遺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然而,一味地沉浸在遺憾中,并不能改變過去,反而會讓我們錯過當下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項羽在垓下之戰(zhàn)中兵敗,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于烏江自刎。他一生征戰(zhàn)無數,卻因一時的遺憾而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倘若他能放下對失敗的遺憾,重整旗鼓,或許歷史將會被改寫。遺憾,就像一道無形的墻,將我們與未來的希望隔離開來。</p> <p class="ql-block"> 其實,怨恨與遺憾皆源于我們內心的執(zhí)念。我們執(zhí)著于過去的恩怨情仇,執(zhí)著于曾經的遺憾失落,卻忽略了當下的幸福與未來的可能。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讓怨恨與遺憾成為前行的絆腳石。</p> <p class="ql-block"> 釋懷怨恨,需要我們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當我們學會放下對他人的怨恨,心靈將得到解脫,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就像藺相如對廉頗的寬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與安寧。</p> <p class="ql-block"> 接納遺憾,則需要我們以一種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不完美。人生沒有回頭路,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從遺憾中吸取教訓,珍惜當下,把握未來。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但他并未因此而陷入遺憾與怨恨之中,而是以豁達的心境面對人生的起伏,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p> <p class="ql-block"> 過去的錯,死磕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昨天的難,瞎琢磨不如走一步看一步,攥著怨恨像握塊燒紅的炭,疼的是自己的手。揣著遺憾好比穿反毛衣,別扭的只有自己知道。過去的別較勁,未來的莫強求,學會放下,是把活潑生動的自己還給自己。</p><p class="ql-block">(文中配圖系四川靈鷹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