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二號是我們在伊斯坦布爾停留的最后一天,指尖在Uber的App界面上輕點,目的地指向獨立大街與馬克西姆廣場。</p> <p class="ql-block">司機將我們在馬克西姆廣場前放下。立即映入眼簾的是塔克西姆清真寺。它位于塔克西姆廣場、獨立大街和塔拉巴舍大道的三角交匯處,于2021年正式開放。它是伊斯坦布爾首座采用“自上而下”建造系統(tǒng)的清真寺,以19世紀貝奧盧地區(qū)的建筑風格為藍本,卻融入了大量現(xiàn)代設計語言:其內(nèi)部不僅包含可容納數(shù)千人的禮拜區(qū),還設有展覽廳、施食處和圖書館,打破了傳統(tǒng)清真寺的功能邊界。這座清真寺的落成標志著伊斯坦布爾對宗教空間的重新詮釋——它既是精神圣地,也是社區(qū)活動中心。</p> <p class="ql-block">注意這座清真寺有兩個宣禮塔,為政府所建</p> <p class="ql-block">廣場正中央的青銅紀念碑是土耳其現(xiàn)代史上最具象征意義的地標之一。紀念碑由意大利雕塑家皮埃特羅·卡諾尼卡設計,1928年8月8日揭幕時,有3萬人參與了這一盛大儀式。它是為紀念土耳其共和國成立(1923年)而建,也是對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領導的獨立戰(zhàn)爭的永恒致敬</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高11米,主體分為兩層:下層浮雕描繪了獨立戰(zhàn)爭中的關鍵戰(zhàn)役場景,士兵、農(nóng)民、知識分子的形象交織,展現(xiàn)了全民抗爭的精神;上層中央是阿塔圖爾克的立像,他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象征著國家對未來的展望。雕塑的基座上刻有“祖國與自由”的銘文,每年國慶日和重要紀念日,這里都會擺滿鮮花與國旗,成為國民情感的凝聚點。</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廣場的晨光里,流動的面包攤是城市最生動的注腳。金黃的 simit 面包散發(fā)著麥香。攤主捧著一大盤面包走向他的攤位,剛準備好,就迎來他的第一位顧客,開著紅藍相間的市政車輛的男子。</p> <p class="ql-block">34路紅色有軌巴士在獨立大道的磚石脈絡上奔馳,如一團躍動的火焰,點燃整條街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在這里買冰激凌,可得注意了,你要是能接到小販遞給你的冰激凌那就恭喜你了。</p> <p class="ql-block">幾乎所有冰激凌小販都會和顧客逗樂子。</p> <p class="ql-block">這家糖果店鋪創(chuàng)立于1864年(奧斯曼帝國晚期),歷經(jīng)160余年風雨,見證了獨立大道從馬車街道到現(xiàn)代商圈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店家堅持手工制作土耳其軟糖以玫瑰水、薄荷、堅果為原料,糖體通透如琥珀,咬開時絲滑裹著果肉的脆感,甜度恰到好處。招牌“開心果軟糖”曾獲奧斯曼皇室認證,我選了3種最不甜的堅果糖當伴手禮回去與朋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要買糖千萬不要在大巴扎里買,那里的價格比外面買要貴2-3倍。其它商品大概也如此。</p> <p class="ql-block">包裝好我的糖果售貨員和經(jīng)理主動擺pose 讓我們拍照。這里我們享受了購物的愉悅。</p> <p class="ql-block">街頭的煙火氣,藏在每一個日常瞬間。店鋪里的琳瑯滿架,行人的步履匆匆,休憩者的閑適時光,都在訴說生活的百態(tài)。從特色小店的琳瑯滿目到時尚商鋪的新潮,從午后的悠然到街頭的忙碌,每一幕都是城市的生動注腳。在這里,時光慢下來,故事娓娓道來,煙火氣在街角巷尾彌漫,勾勒出生活最真實的模樣。</p><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一組在獨立大道上和旁邊小巷的街拍。</p> 小憩的人們。 購物的人們 琳瑯滿架的店鋪 <p class="ql-block">街上匆匆的行人和悠悠逛街的游客。</p> 小巷深處的慢生活 晾曬地毯的車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黃昏,是大自然與人間煙火共舞的舞臺。我佇立岸邊,任晚風梳理思緒,鏡頭則貪婪捕捉著每一抹鮮活的生命律動。</p> <p class="ql-block">店鋪門前,身著民族服飾的男子正在招攬生意。他的服裝與手里的斑斕廣告交織成異域風情畫</p> <p class="ql-block">幾步之遙,吃冰激凌的女子笑成一朵夏花,那不加雕琢的快樂,是歲月饋贈的純釀。</p> <p class="ql-block">兩位友人緊挨看著手機,笑聲撞碎暮色,他們的絮語里,藏著對生活的熱忱與對明天的期許。</p> <p class="ql-block">忽見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如星子墜入塵世。小女孩被父母扶著拍照,她那澄澈眸光純凈而靈動。我輕輕按下快門,定格這未染塵埃的天真。</p> <p class="ql-block">女孩手持玫瑰,看著手機,甜蜜的笑意在眸中綻放。</p> <p class="ql-block">旅行團有一個項目是到巴拉特區(qū)喝下午茶,我們要了幾樣小吃,喝了免費的土耳其紅茶,冰激凌。茶點之后時間還早,我們在附近的小街道走走。</p><p class="ql-block">巴拉特意為“宮殿”,因靠近東羅馬帝國布拉赫納皇宮得名。15世紀后期,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猶太教徒塞法爾迪人在巴耶濟徳二世邀請下來到伊斯坦布爾,在此定居,這里長期是猶太人居住區(qū)。</p> <p class="ql-block">巴拉特的街道狹窄且多為鵝卵石鋪就,兩側(cè)是古老的房屋。很多房屋被粉刷成五顏六色,粉色、暗紅、藍色、綠色等,形成童話般的街景,餐館,小店就在其中。</p><p class="ql-block">一間咖啡店門口幾只白色的椅子散在陽光下,屋內(nèi)美麗的老板娘低頭算賬。</p> <p class="ql-block">隔壁小店外兩個男人在悠閑地喝茶聊天。我喜歡倆人黑白的衣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紅的花,綠的椅相配宜彰。</span></p> 等顧客的女人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花園里喝茶讀書的優(yōu)雅女人,</p> 在餐館做烤餅的老婦人。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里自拍的情侶和玩手機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在土耳其,尤其是伊斯坦布爾的街頭漫步,仿佛闖入了一個貓咪主宰的童話世界。這座城市,以它獨有的包容與愛,成為流浪貓的天堂,每一寸街巷都流淌著人與貓的溫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街頭巷尾,貓咪是最自在的居民。它們毛發(fā)蓬松發(fā)亮,不見絲毫落魄,或懶洋洋地臥在馬路中央,任行人車輛輕聲繞過,仿佛在宣示對這片土地的所有權(quán);或蜷在窗臺邊,沐浴著陽光打盹,身后是主人溫柔的目光,歲月靜好不過如此。行人路過時,貓咪會俏皮地抬起頭,用濕潤的鼻尖輕蹭褲腳,瞬間拉近人與動物的距離。更有趣的是,在咖啡館或餐廳里,常有貓咪大搖大擺跳上餐桌,找個舒適的角落酣睡,食客們不僅不惱,還會笑著為它騰出空間,這般和諧,宛如天成</p> <p class="ql-block">看這只貓咪竟然在人家餐桌上睡著了。小女孩被貓咪擠得不情不愿。</p> 公認在大庭廣眾中喂奶。 <p class="ql-block">依偎在神像腳下的貓咪應該很有安全感吧!</p> <p class="ql-block">流浪狗比較少見。大黃很乖趴在地上發(fā)呆。小白狗則活潑可愛,很粘人。</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美篇終于完成了,一共10篇??粗粡垙堈掌貞浧鹦谐讨械狞c點滴滴,雖因匆忙而略顯緊湊,卻也因此更顯珍貴。每一次駐足,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與土耳其靈魂的對話。歷史的深沉、文化的多元、自然的奇絕,在這趟旅程中交織成詩,讓我在有限的時間里,觸摸到了這片土地無限的魅力。如今,旅程落幕,心中卻滿是眷戀——那些藍色的海、金色的沙灘、奇幻的地貌,以及熱氣球上的晨光,還有那生日的燭光晚餐,都成為記憶中最璀璨的星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