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出梅,魔都便開啟了高溫模式。雨季里盼望的艷陽,如今天天高懸于天空,亮的讓人只覺得刺目。黃梅天向往的藍天白云,此刻卻猶如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戶外活動已然難以開展,只好靜坐家中。雖然經(jīng)過疫情的洗禮,我們人人練得一身宅居功夫。但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宅得不慌不忙,宅得自得其樂,宅到最后竟然宅出了心靈自由?如若不信,請看我疫情期間寫下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此刻,在我灑滿陽光的陽臺上,喝著茶,讀著木心的詩,感覺封控也沒什么,無論如何,我不想失去的,任誰也無法帶走。封得住病毒,封得住腳步,封不住我內心的歲月靜好?!?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回看,怎么覺得自己比阿Q好不了多少!阿Q精神的實質就是永遠勝利,無論敗得如何徹底,都能自我開脫,都能從失敗中品出成功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害怕魯迅先生,在他犀利的目光下,蕓蕓眾生活得與螻蟻無異,哪還有什么生命的尊嚴,哪還有什么生存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這里,一種絕望感油然而生。轉念一想,此路不通,我應當另尋出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開始刷小視頻,看到有人罵蔡瀾,說他的享樂主義誤導了年輕人,讓他們不思進取。說年輕人應該學習馬云、俞敏洪。我忍不住寫了幾句留言:“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是允許有馬云、俞敏洪,也允許有蔡瀾。年輕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只要不違法不違規(guī),就無可厚非?!?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寫完發(fā)出后不久,看到不斷有人點贊,頓覺開心了許多。仔細再一想,覺得人真的要警惕,不要讓自己陷入精神的絕境。無論哪一種生存方式和處世態(tài)度,乃至文字風格,哪怕是救贖之道,都有當時所處時代的特征和局限性,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更不應該抱殘守缺。與時俱進、活在當下,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在這個烈日炎炎的盛夏,我的心情在短暫的波瀾之后,再次歸于平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翻開最近在讀的書—-《旅行的藝術》。書中有一段話最符合我此刻的心境:“孤獨,是我此時的心境。然而,這一次,孤單是如此的溫柔,竟然讓我欣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1日寫于上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