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富饒美麗的春天</p><p class="ql-block">文字:富饒美麗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真奇妙,</p><p class="ql-block">各種車輛齊上道。</p><p class="ql-block">人力驅動前后輪,</p><p class="ql-block">能在路上颼颼跑。</p> <p class="ql-block"> 自行車據我所知是西方人發(fā)明的,清光緒年間傳到我國。我很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自行車,還沒有自行車高的時候就開始掏襠騎行了。</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計劃經濟時期,家庭收入有限,加上物質短缺,買不到自行車。一九七零年參加工作后,父親托杭州的姑姑給我買了一輛“永久”牌輕便自行車。這以后每天我都騎自行車上下班了。</p><p class="ql-block"> 退休前雖然我買了汽車,但是為了鍛煉身體,有時我還是騎自行車上下班。雖然每天往返近四十公里,也不覺得累。</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更是把騎行作為旅游健身的工具。幾年來,我騎行了很多省份。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祖國的最北端黑龍江的“北紅村”,最南邊,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最西部的七十七號界碑,“西極”,最東邊的撫遠“東極廣場”。環(huán)祖國邊境公路,G二二八,G三三一,G二一九,我全部騎行過了,圓了兒時的夢想。</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七十歲了,家里人不同意我繼續(xù)騎行了。我自己也感到頸椎疼痛不適合遠途騎行了。為了鍛煉身體,保持體力,我決定在家周邊騎行,每周騎行一次。</p><p class="ql-block"> 生命不息,騎行不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棋盤山,我們當地的騎行愛好者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每次我沿渾河岸邊的步道南岸,騎行進入棋盤山環(huán)繡湖一圈后,再沿渾河步道北岸回到家??偫锍桃话偃镒笥?。</p> <p class="ql-block">我在騎行的“黑鳥”軟件上獲得的銀雀獎牌。</p> <p class="ql-block">鍛煉養(yǎng)生各種法,</p><p class="ql-block">騎行鍛煉我愛它,</p><p class="ql-block">每次百八十公里,</p><p class="ql-block">神清氣爽幸福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