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生活冀憶</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18241205</p><p class="ql-block">圖 片║相機手機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6月6至14日,我和老伴踏上了人生的第一次出國之旅。作為日本八日游,從石家莊飛大阪,走馬觀花了古都大阪、東京、京都、奈良、鐮倉五個城市,每天換一個地方住,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小確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既熟悉,又陌生”的印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日本,可謂十分熟悉。不論在歷史教科書上“一衣帶水”的鄰邦,還是那個飽受屈辱年代,“倭寇”一方的代名詞。但我最早對日本本土的了解,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從《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鐵道游擊隊》中知道了日本兵,學會了“咪西咪西”“八嘎呀路”等詞。中日關系正?;院?,兩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多。從“日本制造”電器產(chǎn)品到文藝影視作品,都曾風靡大陸。上世紀八十年代,從電影《望鄉(xiāng)》開始到《追捕》《血疑》,都曾是中國人的日常話題。高倉健、山口百惠等是中國影迷歌迷心中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說陌生,則是對當下有關日本的人、事、物,不同的中國人,哪怕是自己的親戚或朋友,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結論甚至是截然相反,使人茫然不知所措,這也是我選擇赴日本旅游的緣由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印象深刻的當今日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次隨團日本8日行,可以說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以當今之中國為參照物的方位與視角,給我和妻子帶來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一是環(huán)境整潔。</b>所到之處,無論是降落的大阪機場、下榻的酒店、乘坐的大巴、觀光的景區(qū)、吃飯的餐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qū)、途中所見的農(nóng)村、田園,都非常清潔、齊整,沒有看到過一處雜亂的垃圾。在公共場所,就是小紙團、煙蒂等也極為少見。在機場、公園也極少看到垃圾箱。尤其是公共衛(wèi)生間,其整潔衛(wèi)生程度堪比家庭衛(wèi)生間的水平。日本土地私有,獨戶建的房子二三層小樓特別多,道路也不直、不寬,但無論何處的道路小巷、街前屋后,都干干凈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二是職員敬業(yè)。</b>八天在一起的大巴司機,六十五歲,但頭發(fā)每天打著摩絲,衣著整齊,每天都精神抖擻地提前20分鐘到位。我們所有的行李,都由他出發(fā)時一人放入車下的行李箱,住宿時一人取出,不容我們插手。我們的團隊加上領隊、導游共有三十人,乘坐的是四十多座的大巴,車下是巨大的行李箱,同車上的過道一樣干凈整潔。八天所遇到的商場、賓館、景區(qū)工作人員,都是這個司機的翻版:勤快、嚴謹,做事一絲不茍。對隨行多天的司機,大家都一致贊揚。到了最后一天,我們紛紛解囊捐“小費”,表達謝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三是務實高效。</b>七夜八天我們不停地游走在大阪、東京等地的景區(qū)、商場、酒店、超市及街頭巷尾,我們只在千葉縣成田市只看到一個公告,也是非常藝術性的海報。看到最多的,是各種道路上交通標識、社會安全方面的提示,即使不懂日文,只要會中文,有一半文字也可認得。風景區(qū)內(nèi),也沒有“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小草可愛請勿踐踏”之類的宣傳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四是精細精致。<span class="ql-cursor">?</span></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們所到的幾個日本的文化遺產(chǎn)景區(qū),如大阪古城、淺草寺、金閣寺、富士山等處,幾乎看不到有鋼筋、水泥的痕跡,全都是修舊如舊,看上去古意盎然。即使是隨處可見的竹籬,也都是齊刷刷的竹節(jié)封口處朝上,所有的捆扎都用棕絲繩,不用鐵絲纏扎。在富士山下有景區(qū),內(nèi)有“神水”,即地下涌泉,在此可以取水凈手、飲用,取水的小勺子,則是非常精致的竹筒、竹枝所制,古色古香。在日本,盡管各地并無統(tǒng)一材質(zhì),無論是塑料、水泥、金屬,都做得齊齊整整,精致又美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五是社會文明。</b>日本非常安靜。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沒有喧鬧之聲。所經(jīng)之處,沒有看到軋堆聊天的日本人。如果有,出于好奇,走近去,發(fā)現(xiàn)他們講的都是熟悉的中文。到超市、飯館,店員對顧客都彬彬有禮。汽車很少變道,遇紅燈,停車的車輛間隔也遠。因為能源全仗進口,他們少有大排量的汽車,也少有進口車。幾乎聽不到汽車喇叭聲。停車場則隨處可見,車位有的數(shù)以千百計,有的只有十來個,車位都畫著白色的停車線、全都配有水泥或橡膠的車輪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六是科技領先。</b>日本是亞洲的科技強國,黑科技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切身感受到:在日常消費方面,Suica卡整合多種支付場景,商場、便利店購物微信和支付寶均可使用。家居方面,夏普的AIoT家電能根據(jù)主人作息和喜好自動調(diào)整模式。出行方面,不僅有精準便捷的新干線,還有三菱電機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和索尼為盲人設計的外出步行支援裝置。醫(yī)療方面,有在線診療、無人機配送藥品服務,以及iPS細胞人工心臟等前沿技術。此外,還有抗菌T恤、能增產(chǎn)的藍藻分泌物溶液等黑科技產(chǎn)品,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值得我們學習和了解的日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旅游團的導游是中國人,先定居韓國,后移居日本,姓李,在日本已生活了七、八年了。李導說了一個故事。一個中國游客說,來旅游十天了,發(fā)現(xiàn)日本的汽車沒有喇叭。另一個游客說不可能。他們爭執(zhí)不下,讓李導當裁判。李導說,有喇叭,但為了不影響別人,都不鳴。一方堅持不信。后來,只好由導游向司機說明情況,請他按了一下喇叭,證實確實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團友超市買了東西后,從一樓大廳準備外出。被一樓收銀處的一個女店員奔跑著追過來攔住,因為語言不懂,我們以為他們要檢查收據(jù)。就跟她到總服務臺。通過翻譯機才明白,她攔住我們,是要將我們所購的物品中,有部分商品可以直接退稅返回現(xiàn)金的。她與另一店員,用了十來分鐘,將我們的收據(jù)一一核對匯總,然后直接退還了一千多日元現(xiàn)金。辦完后,還一再向我們鞠躬。實在愧不敢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說汽車喇叭的故事展現(xiàn)了日本社會的秩序意識,那么超市里的一次經(jīng)歷,則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這個國家對服務品質(zhì)的極致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古代中國的天下觀里,日本人的地位自然在中國人之下。在中國近代史上,懷揣圖強救國的志向,遠渡東瀛,成為熱血青年的第一選擇。當時的中國人出國留學,最多的停留地,就是日本。秋瑾、孫中山、周恩來、蔣介石、魯迅、郁達夫等,都曾長時間在日本學習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心而論,作為日本主體的大和民族,還真是了不起的民族。它是一個島國,沒有多少資源,但是,它做事精致執(zhí)著,不斷增強實力,后來居上,居然從小國成了當今世界真正的大國和強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與中國接壤或隔海相鄰的國家有朝鮮、韓國、菲律賓、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俄羅斯等 20多個。我有這樣一個小確幸,我們最應該學習的,還是東鄰的日本。“他山之石”——那不僅是科技文化的精進,更是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求新求實求是”的深度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