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昵稱:和平之鴿</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3545983</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特拉 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大區(qū)以西約20公里、距離大西洋18公里的一座小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jì)就有羅馬人生活在此,后逐漸發(fā)展成為葡萄牙皇室的避暑勝地而興盛起來,吸引了眾多富商在此興建花園別墅;更擁有世界著名的羅卡角而聞名,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和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整座小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成為葡萄牙著名的旅游勝地,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前往觀光旅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4日我們在阿威羅早餐后即驅(qū)車行駛約3小時里程便抵達辛特拉,用一整天時間去游覽其著名景點佩納宮、雷加萊拉莊園和羅卡角,感知其獨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納宮 坐落在辛特拉圣伯多祿堂區(qū)的西納什山丘之巔,是葡萄牙19世紀(jì)浪漫主義建筑的杰作,見證了葡萄牙王室的興衰和歷史文化的變遷。</p><p class="ql-block">這座佩納宮在中世紀(jì)初原是一座獻給圣母佩納的教堂;15世紀(jì)時曼努埃爾一世將其改建為修道院,后在大地震中損毀;1838年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買下這片廢墟,委托德國建筑師威廉·路德維格·馮·埃施韋格男爵于1840年動工至1885年完工,改建成浪漫主義風(fēng)格的皇家夏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何當(dāng)年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會選擇在辛特拉小城建立夏宮呢?來到這里你就會知道緣由了,因為在這山麓地帶擁有一片園林,種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空氣清新,居住環(huán)境優(yōu)越,故費爾南多二世以送給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的禮物而在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巔建造了這座浪漫色彩的佩納宮。</span>現(xiàn)今這里已成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p><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古樹參天的盤山小路前行,就來到了山巔之上的佩納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佩納宮,仿佛置身于一座建筑藝術(shù)的殿堂,這座比德國新天鵝堡還早約30年的城堡,有著紅色的鐘樓黃色的墻,高聳入云的塔樓…呈現(xiàn)出色彩斑斕的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和曼努埃爾式等多種藝術(shù)元素的建筑風(fēng)格,令人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雕刻別致的一尊巨靈海神立在壯觀的門頭,兩側(cè)鑲嵌著精美的瓷磚裝飾,則展現(xiàn)了摩爾式建筑的華麗與精致,形成別具一格的建筑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佩納宮殿內(nèi)部,同樣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殿里的餐廳,整套的紅木餐桌椅和精品餐具,再配上高檔的裝飾,很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寬敞明亮的大廳里懸掛著精美的水晶吊燈,收藏著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畫像,描繪了他身著華麗的軍裝、身上佩帶著多枚勛章,彰顯了他的王室風(fēng)范與卓越功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的房間里充滿了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墻壁上懸掛著著名畫家卡洛斯·雷耶斯的繪畫作品和他自己的繪畫作品,收藏著精美的文物珍品,給人以一種獨特的視覺美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的房間,仍保留著她19世紀(jì)80年代居住在這里的原貌。房間里陳列著由攝影師J.貝諾利埃爾拍攝的女王瑪麗亞二世之妹阿梅莉亞和曼努埃爾二世國王在佩納宮女王露臺上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裝飾各異的廳室穿過美麗的庭院,就來到了女王露臺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佩納宮女王露臺上,可以遠(yuǎn)眺對面辛特拉山脈<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高度約412米</span>山頂上由摩爾人于8世紀(jì)至9世紀(jì)用花崗巖建造的摩爾城堡遺址…有沿地形起伏而建的城墻以及城墻上的方形瞭望塔等組成的建筑群。正如英國詩人拜倫在《恰爾徳·哈洛爾德游記》中將其描述為“懸于云端的石制冠冕”。</p><p class="ql-block">佩納宮與隔山相望的摩爾城堡遺址共同構(gòu)成了辛特拉文化景觀的核心組成部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納宮游覽結(jié)束后即徒步前往雷加萊拉莊園,約需一小時左右的路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加萊拉莊園 是辛特拉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座莊園在1892年由原主人波爾圖富商雷加萊拉男爵將其賣給富商安東尼奧·蒙泰羅。后由蒙泰羅授權(quán)意大利建筑師路易古·馬尼尼設(shè)計成以雷加萊拉宮、小教堂及占地4公頃的神秘花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花園式的莊園之所以神秘,就神秘在花園內(nèi)有座深27米的枯井被稱為啟示井,井內(nèi)環(huán)繞著9層螺旋石梯,象征但丁描述《神曲》中天堂、地獄和煉獄的9重循環(huán)。</p><p class="ql-block">我們從巨石堆成假山的井口進入啟示井,沿著9層螺旋石梯盤繞而下至井底,井底有一條暗道通向外面的花園,使人產(chǎn)生從地獄到天堂的奇幻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面花園里主要建筑有雷加萊拉小教堂和雷加萊拉宮,融合了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及曼努埃爾式等多種建筑風(fēng)格,外立面裝飾繁復(fù)的白色雕刻與神秘色彩的符號圖案,讓人駐足欣賞。小教堂可以入內(nèi)觀看,但雷加萊拉宮正在進行修復(fù)工作,故不能入內(nèi)參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加萊拉莊園游覽結(jié)束已是下午17點多鐘了,即驅(qū)車前往我心馳神往的羅卡角,途中突然下起傾盆大雨,風(fēng)聲雨聲嘆息聲,聲聲入耳,敲打著我的心扉,情不自禁地默默祈愿著天氣快快變好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達羅卡角時,我的祈愿終于實現(xiàn)啦,竟然雨停見彩虹,綠色的草地上野花盛開,真是欣喜若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卡角 是一處海拔高度約140米的狹窄懸崖直扦大西洋的海角,位于辛特拉山地西端盡頭,也是歐亞大陸的最西端,由于這里在歷史上曾是達·伽馬等探險家開啟環(huán)球航行的起始地而成為大航海時代的象征地標(biāo),又有充滿詩意的自然景觀而聞名,曾<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國家地理評為“全球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span>成為無數(shù)旅游達人心中的詩和遠(yuǎn)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羅卡角,只見面朝大西洋的懸崖上右側(cè)由國際航海俱樂部于1772年建造的一座燈塔為過往船只指引方向;左側(cè)是由后人用石塊砌筑而成的一座高約17米的十字架紀(jì)念碑,紀(jì)念碑上面標(biāo)注了羅卡角的坐標(biāo)以及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在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中“陸止于此,海始于斯”的名句。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建筑和自然環(huán)境的完美結(jié)合,又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獲得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認(rèn)可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而聞名全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著面朝大西洋紀(jì)念碑的左側(cè)海岸線欄桿內(nèi)往前走到盡頭,也能看到15世紀(jì)末恩里克王子和達·伽馬等探險家從這里出發(fā)開啟地理大發(fā)現(xiàn)序幕的壯闊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于羅卡角,我經(jīng)受住狂風(fēng)呼嘯的寒冷考驗,聆聽著海浪拍岸的吟唱,領(lǐng)略到震撼人心的大西洋與羅卡角交相輝映的獨特景觀,拈花一笑,終生難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