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圖片拍攝:開心果</p><p class="ql-block"> 拍攝時間:二零二五年四月二號</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0353918</p> <p class="ql-block">北紅尾鴝是雀形目鶇亞科紅尾鴝屬的一種鳥類。[7]北紅尾鴝體長13—15厘米。雄鳥頭頂至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前額基部、頭側(cè)、頸側(cè)、頦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胸沾棕色,腹中部近白色。</p> <p class="ql-block">北紅尾鴝雄鳥額、頭頂、后頸至上背灰色或深灰色,個別個體為灰白色,下背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色,最外側(cè)一對尾羽外翈具黑褐色羽緣,其余尾羽橙棕色。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色或黑褐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顯的白色翅斑。前額基部、頭側(cè)、頸側(cè)、頦、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體橙棕色。秋季剛換上的新羽上體灰色和黑色部分均具暗棕色或棕色羽緣,飛羽和覆羽亦綴有淡棕色羽緣;頦、喉、上胸等黑色部分具灰色窄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雌鳥額、頭頂、頭側(cè)、頸、背、兩肩以及兩翅內(nèi)側(cè)覆羽橄欖褐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但較雄鳥小,腰、尾上覆羽和尾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側(cè)尾羽淡棕色。下體黃褐色,胸沾棕,腹中部近白色。眼圈微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p> <p class="ql-block">北紅尾鴝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緣和居民點附近的灌叢與低矮樹叢中,尤以居民點和附近的叢林、花園、地邊樹叢較常見,有時也沿公路、河谷伸入到大的森林中,但亦多在路邊林緣地帶活動,很少進入茂密的原始大森林內(nèi)。</p> <p class="ql-block">常單獨或成對活動。行動敏捷,頻繁地在地上和灌叢間跳來跳去啄食蟲子,偶爾也在空中飛翔捕食。有時還長時間地站在小樹枝頭或電線上觀望,發(fā)現(xiàn)地面或空中有昆蟲活動時,才立刻疾速飛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處。繁殖期間活動范圍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圍內(nèi)活動,不喜歡高空飛翔。每次飛翔距離都不遠,一般是在林間短距離地逐段飛翔前進。性膽怯,見人即藏匿于叢林內(nèi)?;顒訒r常伴隨著‘滴-滴-滴’的叫聲,聲音單調(diào)、尖細而清脆。根據(jù)聲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時常不斷地上下擺動尾和點頭。</p> <p class="ql-block">繁殖期4-7月,北方稍晚些,一般多在5月初才進入繁殖期。4月中下旬即見有求偶行為,雌雄紅尾鴝彼此相互追逐,或雄鳥站在樹枝或電話線上,不斷地對著棲于附近的雌鳥點頭翹尾地鳴叫,當雌鳥應聲飛至跟前時,雄鳥點頭翹尾得更厲害,而且兩翅半舉和下垂,腳亦不停地動著。這樣持續(xù)一會,雌鳥便起飛,雄鳥立刻追上,彼此一上一下追逐于低空。營巢環(huán)境多樣,除大量營巢于房屋墻壁破洞、縫隙、屋檐、頂棚、牌樓、廢棄房屋等人類建筑物上和鄰近的柴垛等堆集物縫隙中外,也營巢于樹洞、巖洞、樹根下和土坎坑穴中。</p> <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欣賞點贊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