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又見新月——徐志摩與卞之琳聯(lián)展

文心--840128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5.6.10</b></p><p class="ql-block"> 由北京魯迅博物館、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海寧市博物館和卞之琳藝術(shù)館四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又見新月——徐志摩與卞之琳聯(lián)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前哨展廳展出。</p><p class="ql-block"> 新月詩派,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涌現(xiàn)出了胡適、徐志摩、聞一多、卞之琳、孫大雨、林徽因等一批著名詩人,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同時催生了新的詩派——現(xiàn)代主義詩派,對中國新詩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與卞之琳,一位是浪漫主義大詩人、新月派“盟主”,一位是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展覽從新月派的代表性詩人徐志摩與卞之琳入手,用展廳空間敘事來表達他們交相輝映的詩意人生。</p><p class="ql-block"> 他們是同出北大的師生,都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那個動蕩不安的歲月;他們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作品同屬新月派詩風;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心,用詩歌來表達理想、抒發(fā)情感、揭露社會現(xiàn)狀。在時代的長河中,他們與眾多愛國志士一道,是黑暗背景中的閃耀明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b></p><p class="ql-block"> 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名志摩,浙江海寧硤石人?,F(xiàn)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詩人。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美國克拉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創(chuàng)辦《新月》月刊、《詩刊》季刊。先后任北京大學、光華大學、中央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赴北京,途中因大霧彌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致任政信</b></p><p class="ql-block">民國</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致梁實秋信</b></p><p class="ql-block">民國</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致陸小曼信</b></p><p class="ql-block">民國</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志摩日記-徐志摩遺作》</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墨跡》</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晨報副鐫》</b></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古希臘戲劇文學》</b></p><p class="ql-block">1930年徐志摩手稿</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徐志摩扇面</b></p> <p class="ql-block"><b>武夷療養(yǎng)院</b></p><p class="ql-block">陸小曼</p> <p class="ql-block"><b>卞之琳</b></p><p class="ql-block"> 卞之琳(1910-2000),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江蘇海門湯家鎮(zhèn)人,祖籍南京,現(xiàn)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抗戰(zhàn)期間在各地任教、西語教授。莎士比亞研究專家,在現(xiàn)代詩壇上、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yè)上做出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今天說雪萊》手稿</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 卞之琳</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卞之琳致章潔思的函</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斷章》樂譜復印件</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 卞之琳作詞</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給く論持久戰(zhàn)》的著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卞之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手在你用處真是無限。</p><p class="ql-block">如何擺星羅棋布的戰(zhàn)局?</p><p class="ql-block">如何犬牙交錯了拉鋸?</p><p class="ql-block">包圍反包圍如何打眼?</p><p class="ql-block">下圍棋的能手筆下生花,</p><p class="ql-block">不,植根在每一個人心中</p><p class="ql-block">三階段:后退,相持,反攻——</p><p class="ql-block">你是順從了,主宰了辯證法。</p><p class="ql-block">如今手也到了新階段,</p><p class="ql-block">拿起鋤頭來搗翻棘刺;</p><p class="ql-block">號召了,你自己也實行生產(chǎn)。</p><p class="ql-block">最難忘你那“打出去”的手勢</p><p class="ql-block">常用以指揮感情的洪流</p><p class="ql-block">協(xié)入一種必然的大節(jié)奏。</p> <p class="ql-block"><b>《雪萊《英國人民歌)》譯稿手稿</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 卞之琳</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萊:《英國人民歌》</p><p class="ql-block">英格蘭人究為何,甘為財主苦耕作?</p><p class="ql-block">何必辛勞費精神,紡制錦衣為暴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喂食穿衣養(yǎng)蛆蟲,襁褓墳墓樣樣供,</p><p class="ql-block">知否雄蜂恩義絕,榨汝汗兮吸汝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倫工蜂為何造,諸多兵器和鏈條,</p><p class="ql-block">無刺雄蜂使竊奪,汝等辛勞之成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爾曹可有舒閑寧,或有居食愛溫情?</p><p class="ql-block">付出昂貴換來啥,整天忍痛受驚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爾曹播種人家割;創(chuàng)造財富被掠奪;</p><p class="ql-block">織就衣衫人家穿;鑄成兵器被霸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種糧莫讓暴君斂,致富莫被壞蛋騙,</p><p class="ql-block">織袍休給懶漢披,武裝自衛(wèi)須牢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躲進窯洞鉆破屋,建成廣廈別人住。</p><p class="ql-block">自造枷鎖欲掙脫?汝鑄之劍視汝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犁織機鍬和鋤,構(gòu)建汝之丘與墓,</p><p class="ql-block">縫織汝之裹尸衣,英格蘭兮汝墳地!</p><p class="ql-block">(181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卞之琳畫像和他的搖椅</b></p> <p class="ql-block"><b>紀念毛澤東在延安《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五十周年紀念章一枚</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 卞之琳</p><p class="ql-block">卞之琳藝術(shù)館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首屆“廈新杯”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 卞之琳</p><p class="ql-block">卞之琳藝術(shù)館藏</p> <p class="ql-block"><b>中國科學院聘卞之林為本院文學研究所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新月”詩派</b></p><p class="ql-block"> 以《新月詩刊》為陣地,主張“新格律詩”。基本哲學為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表達的看法:</p><p class="ql-block">壹:詩所以能激發(fā)情感,完全在它的節(jié)奏。節(jié)奏便是格律。</p><p class="ql-block">貳:詩必須要有格律,就如下棋要依規(guī)則。會作詩的人不會感到節(jié)律的束縛。</p><p class="ql-block">叁:詩不能依“自然的節(jié)奏”,因為自然界的格律不圓滿的時候多,所以必須藝術(shù)的補充。</p><p class="ql-block">肆:新詩是“相體裁衣”的。不同的內(nèi)容有不同的形式。</p><p class="ql-block">伍:格律分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聽覺是音尺、平仄、韻腳;視覺是詩的分行寫法和中文字形可能引起的具體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新月”詩的內(nèi)容</b></p><p class="ql-block"> 新月派詩歌內(nèi)容上主張"以理智節(jié)制情感”,反對感傷主義與偽浪漫主義,即反對不加節(jié)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反對無病呻吟,言之無物,以創(chuàng)造客觀抒情詩的方式,加強詩歌中的抒情成分。</p><p class="ql-block"><b>“新月”詩的形式</b></p><p class="ql-block"> 新月派詩歌追求形式的格律化,以“和諧”與”均齊”為最重要的審美特征,為了糾正早期新詩創(chuàng)作過于散文化的弱點,新月派詩人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p><p class="ql-block"> 音樂美:即詩歌的音節(jié)要求押韻,音尺數(shù)大體相同,朗誦時富有節(jié)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 繪畫美:即詩歌的詞藻要求華美,要有較強的視覺沖擊,易引起讀者的感官體驗。</p><p class="ql-block"> 建筑美:即詩歌節(jié)與節(jié)之間要勻稱,句與句之間要均齊。</p> <p class="ql-block"><b>胡適墨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致卞之琳的三封親筆信、徐志摩手稿《古希臘戲劇文學》、臧克家贈卞之琳簽名照、卞之琳詩歌創(chuàng)作手稿等52件珍貴藏品均為首次公開展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新月人物群像</b></p><p class="ql-block"> 中國現(xiàn)代最早的格律詩派是新月詩派。它也是現(xiàn)代詩史上人數(shù)最多、詩作最豐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shù)?。他們不滿于五四以后“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jié)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因此新月詩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詩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chuàng)作過于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覺創(chuàng)造的時期;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chuàng)辦《新月》月刊,新月詩派的主要活動轉(zhuǎn)移到上海,這是后期新月詩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1年創(chuàng)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詩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xiàn)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zhì)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抒情方式已與現(xiàn)代派趨近。后來,隨著社會生活的動蕩,新格律詩運動難以為繼。但是,他們對格律詩的探討和研究成果卻給后來者,如朱光潛、林庚、卞之琳以及何其芳等以重要的啟示。</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對新月詩派作了實事求是的評價,并把格律詩派作為新文學第一個十年詩歌的三大詩派之一(另兩大詩派是自由詩派和象征詩派)。他說,“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報》副刊《詩鐫》出世。這是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劉夢葦、于賡虞氏主辦的。他們要‘創(chuàng)格’,要發(fā)見‘新格式與新音節(jié)’?!m然只出了十一號,留下的影響卻很大——那時候大家都做格律詩;有些從前極不顧形式的,也上起規(guī)矩來了”。這一段文字極精當總結(jié)了聞一多等人的格律理論并顯現(xiàn)了當年圍繞在聞一多周圍的一幫青年詩人創(chuàng)作試驗新格律詩的巨大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聞一多 </b>(1899-1946)</p><p class="ql-block"> 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縣巴河鎮(zhèn),中國近現(xiàn)代詩人、學者、民盟盟員、民主戰(zhàn)士。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的大會上,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當日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暗殺逝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死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聞一多</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p> <p class="ql-block"><b>胡適</b>(1891-1962)</p><p class="ql-block"> 曾用名嗣糜,字希疆,學名洪骍,后改名適,字適之。籍貫安徽省績溪縣,生于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今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沁園春.誓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胡適</span></p><p class="ql-block">更不傷春,更不悲秋,以此誓詩。任花開也好,花飛也好,月圓固好,日落何悲?我聞之曰:“從天而頌,孰與制天而用之?”更安用為蒼天歌哭,作彼奴為!</p><p class="ql-block">文章革命何疑!且準備搴旗作健兒。要前空千古,下開百世,收他臭腐,還我神奇。為大中華,造新文學,此業(yè)吾曹欲讓誰?詩材料,有簇新世界,供我驅(qū)馳。</p> <p class="ql-block"><b>孫大雨 </b>(1905-1997)</p><p class="ql-block"> 原名孫銘傳,字守拙,號子潛,祖籍浙江省諸暨市,出生于上海,中國現(xiàn)代“新月派”詩人、翻譯家,民盟成員,“清華四子”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訣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孫大雨</span></p><p class="ql-block">天地竟老朽得這樣不堪!我怕世界就要吐出他最后一口氣息。無怪老天要破舊,唉,白云收盡了向來的燦爛,太陽暗得像死尸的白眼一般,肥圓的山嶺變幻得像一列焦瘤,沒有了林木和林中啼緣的猿猴。也不再有山泉對著好鳥清談。大風抱著幾根石骨在摩挲,海潮披散了滿頭滿背的白發(fā),悄悄退到沙灘下獨自嘆息去了;就此結(jié)束了她千古的喧嘩,就此也開始天地和萬有的永劫。為的都是她向我道了一聲訣絕!</p> <p class="ql-block"><b>劉夢葦</b> (1900-1926)</p><p class="ql-block"> 原名劉國均,湖南安鄉(xiāng)人,詩作收入《詩月詩選》。二十年代初,在湖南《大公報》副刊發(fā)表新詩。1923年夏,在南京組織“飛鳥社”,創(chuàng)辦《飛鳥》季刊,發(fā)表成名詩作《吻的三部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后的堅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劉夢葦</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才認識了命運的顏色,——可愛的姑娘請您用心聽;不再把我的話兒當風聲!——今天我要表示這最后的堅決。</p><p class="ql-block">我的命運有一面顏色紅如血;——可愛的姑娘請您看分明,不跟瞧我的信般不留神!一一我的命運有一面顏色黑如墨。</p><p class="ql-block">那血色是人生的幸福的光澤;——可愛的姑娘請為我鑒定,莫謂這不干您什么事情!——那墨色是人生最悲慘的情節(jié)。</p><p class="ql-block">您的愛給了我才有生的喜悅;——可愛的姑娘!請與我憐憫,莫要把人命看同鵝絨輕!——您的愛不給我便是死的了結(jié)。</p><p class="ql-block">假使您心冷如鐵地將我拒絕;——可愛的姑娘!這您太無情,但也算替我決定了命運!——假使您忍心見我命運的昏黑。</p><p class="ql-block">這倒強似有時待我夏日般熱;——可愛的姑娘有什么定準?倘上帝特命你來作弄人!——這倒強似有時待我如嶺上雪。</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四日</p> <p class="ql-block"><b>林徽因</b> (1904-1955)</p><p class="ql-block"> 原名徽音,漢族,祖籍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華大學教授,為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新中國成立后,林徽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微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和景泰藍工藝革新等方面作出了貢獻,著有《林徽因詩集》《林徽因文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你是人間的四月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徽因</p><p class="ql-block">我 說 你 是 人 間 的 四 月 天 。 </p><p class="ql-block">笑 響 點 亮 了 四 面 風 ; </p><p class="ql-block">輕 靈 在 春 的 光 艷 中 交 舞 著 變 。</p><p class="ql-block">你 是 四 月 早 天 里 的 云 煙 , </p><p class="ql-block">黃 昏 吹 著 風 的 軟 , </p><p class="ql-block">星 子 在 無 意 中 閃 。 </p><p class="ql-block">細 雨 點 灑 在 花 前 。 </p><p class="ql-block">那 輕 , 那 娉 婷 你 是 。 </p><p class="ql-block">鮮 妍 百 花 的 冠 冕 你 戴 著 , </p><p class="ql-block">你 是 天 真 , 莊 嚴 , </p><p class="ql-block">你 是 夜 夜 的 月 圓 。 </p><p class="ql-block">雪 化 后 那 片 鵝 黃 , 你 像 ; </p><p class="ql-block">新 鮮 初 放 芽 的 綠 , 你 是 。</p><p class="ql-block">柔 嫩 喜 悅 水 光 浮 動 著 你 夢 期 待 中 白 蓮 。 </p><p class="ql-block">你 是 一 樹 一 樹 的 花 開 , </p><p class="ql-block">是 燕 在 梁 間 呢 喃 , </p><p class="ql-block">你 是 愛 , 是 暖 , 是 希 望 , </p><p class="ql-block">你 是 人 間 的 四 月 天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林徽因信札</b></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p><p class="ql-block">江蘇省江海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陳夢家</b> (1911-1966)</p><p class="ql-block"> 曾用筆名陳漫哉,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國現(xiàn)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其詩重視表現(xiàn)“自我”,注重音韻和諧及整體勻稱,善于吸收格律詩特點寫自由詩,對新月派的形成和發(fā)展影響較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那一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陳夢家</p><p class="ql-block">那一晚天上有云彩沒有星,你攙了我的手牽動我的心。天曉得我不敢說我愛你,為了我是那樣年青。那一晚你同我在黑巷里走,肩靠肩,你的手牽住我的手。天曉得我不敢說我愛你,把這句話壓在心頭。那一晚天那樣暗人那樣靜,只有我和你身偎身那樣近。天曉得我不敢說我愛你,平不了這亂跳的心。那一晚是一生難忘的錯恨,上帝偷取了年青人的靈魂。如今我一萬聲說我愛你,卻難再挨近你的身。</p> <p class="ql-block"><b>朱湘 </b> (1904-1933)</p><p class="ql-block"> 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清華四子”之一。曾出版詩集《夏天》與《草莽》,從美國留學歸國后,他生活動蕩,為謀職業(yè)到處奔走。其間曾任教于國立安徽大學(現(xiàn)安徽師范大學)外文系,但與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從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縱身躍入清波,自殺身亡。朱湘被魯迅稱為“中國的濟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朱湘</p><p class="ql-block">這人生內(nèi)豈惟夢是虛空?</p><p class="ql-block">人生比起夢來有何不同?</p><p class="ql-block">你瞧富貴繁華入了荒冢:</p><p class="ql-block">夢罷,</p><p class="ql-block">作到了好夢呀味也深濃!</p><p class="ql-block">酸辛充滿了這人世之中,</p><p class="ql-block">美人的臉不常春花樣紅,</p><p class="ql-block">就是春花也怕飛霜結(jié)凍:</p><p class="ql-block">夢罷,</p><p class="ql-block">夢境里的花呀?jīng)]有嚴冬!</p><p class="ql-block">水樣清的月光漏下蒼松,</p><p class="ql-block">山寺內(nèi)舒徐的敲著夜鐘,</p><p class="ql-block">夢一般的泉聲在遠方動:</p><p class="ql-block">夢罷,</p><p class="ql-block">月光里的夢呀趣味無窮。</p><p class="ql-block">酒樣釅的花香熏得人慵,</p><p class="ql-block">蜜蜂在花枝上盡著嚶嗡,</p><p class="ql-block">一陣陣的暖風向窗內(nèi)送:</p><p class="ql-block">夢罷,</p><p class="ql-block">日光里的夢呀其樂融融。</p><p class="ql-block">塋壙之內(nèi)一點聲息不通,</p><p class="ql-block">青色的壙燈光照亮朦朧,</p><p class="ql-block">黃土的人馬在四邊環(huán)拱:</p><p class="ql-block">夢罷,</p><p class="ql-block">墳墓里的夢呀無盡無終。</p> <p class="ql-block"><b>饒孟侃</b> (1902-1967)</p><p class="ql-block"> 字子離,江西南昌人,中國現(xiàn)代詩人、外國文學研究家。新月派成員之一,曾任四川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等教授。幼年在家鄉(xiāng)讀私塾時,即對古典詩詞發(fā)生興趣。先后在北京清華學堂和清華大學讀書,專習英語,參加清華文學社?!扒迦A四子”之一,即子離(饒孟侃)、子沅(朱湘)、子潛(孫大雨)、子惠(楊世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招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饒孟侃 </p><p class="ql-block">來 , 你 不 要 遲 疑 。 趁 此 刻 雞 還 沒 有 啼 ; 你 瞧 遠 遠 一 點 燈 光 , 漁 火 似 的 一 暗 一 亮 - - 那 燈 下 是 我 在 等 你 。 你 不 要 遲 疑 。 為 什 么 徘 徊 。 我 泡 一 壺 茶 等 你 來 。 你 看 這 一 只 只 白 鶴 , 一 只 只 在 壺 上 飛 著 , 是 不 是 往 日 的 安 排 ? 為 什 么 徘 徊 。 用 不 著 猶 夷 。 趁 我 在 發(fā) 愣 沒 想 起 , 你 只 管 輕 輕 的 進 來 , 你 落 葉 飄 下 了 庭 階 , 冷 不 防 給 我 個 驚 喜 。 用 不 著 猶 夷 。</p> <p class="ql-block"><b>于賡虞</b>(1902-1963)</p><p class="ql-block"> 新月派詩人之一,著名詩人、翻譯家。名舜卿,字賡虞,以字行世。河南西平人。1923年6月,與焦菊隱等人成立新文學社團,即北京文壇風云一時的“綠波社”。1924年4月,創(chuàng)辦《綠波周報》,8月底又創(chuàng)辦《綠波季刊》。《綠波周報》《綠波季刊》、北京的《晨報副刊》、天津的《新民意報》是他發(fā)表詩作的主要園地。1935年4月赴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歐洲文學史。在英期間,著《詩論》《雪萊的婚姻》《雪萊的羅曼史》。1937年任河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秋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于賡虞</p><p class="ql-block">別了,星霜漫天的黑夜,</p><p class="ql-block">我受了圣水難洗的苦孽, </p><p class="ql-block">你方從我的背上踏過,</p><p class="ql-block">歡迎啊,東曙,你又已復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最后的瞬間,我睜眼, </p><p class="ql-block">雙手抱住太陽的腳,</p><p class="ql-block">看葉顫,花舞,聽市聲的沈醉, </p><p class="ql-block">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p> <p class="ql-block"><b>后世影響</b></p><p class="ql-block"> 新月詩派提倡新格律詩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詩壇的“無治狀態(tài)”,豐富了新詩的格式,鞏固了白話詩的地位,為新詩成熟作出貢獻。</p><p class="ql-block"> 新月詩派的歷史意義,更體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代文化與文學發(fā)展的整體格局和脈絡中。他們?yōu)橹袊F(xiàn)代文化建設和文學發(fā)展,提供一套理想方案、一種實踐方式和文化維度,它在與激進的左翼思想與文化的相互競爭、相互辯駁和相互補充中,維護了中國現(xiàn)代文化生態(tài)的多元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記</b></p><p class="ql-block"> 新詩從胡適等人倡導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到徐志摩主導的“新格律詩”即新月派到了高峰,卞之琳作為兩人的得意門生,廣泛吸取古今中外的文學“養(yǎng)分”。成功實驗和引進西方多種現(xiàn)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征主義、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著很大的啟蒙意義和重要貢獻,并取得了相當?shù)乃囆g(shù)成就。</p><p class="ql-block"> 從卞之琳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來看,他上承新月派和象征派,下啟九葉詩派,將西方象征主義融入于自身,形成獨特的審美觀,從詩文中展現(xiàn)詩歌的創(chuàng)造力與東方民族的智慧。他的詩歌是精巧的,內(nèi)容是豐富的,情感是純真的,思想是醇厚的,沈從文曾經(jīng)評價他,“樸素的詩將來的最好成就或者應當歸給之琳的”</p><p class="ql-block"> 2000年,下之琳被中國詩歌學會授予“中國詩人終身成就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