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松林/攝 2025年6月28日,信陽的空氣里彌漫著初夏的微風。我們一行10位攝影師,在晨光微朦中,踏上了前往郝堂村的采風之路。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荷花拍攝,更是信陽市老年攝影協(xié)會為“2025信陽毛尖酒杯攝影大賽”擂響的戰(zhàn)鼓。大賽以“光影交繪,關注生態(tài),聚焦新農”為主題,旨在用鏡頭捕捉信陽科技興農、保護生態(tài)、振興新農村的精彩瞬間,記錄那些為美好生活奮斗的動人故事。這正契合了我們心中對“最美日子”的想象——晨起看荷,閑時煮茶,雨中漫步,燈下讀書,一半煙火,一半詩意。 張愛華/攝 六點半,我們在郝堂村那座老式印有“信陽”字樣的小房前集合留影。鏡頭里,我們帶著期待,也映著不遠處初綻的荷花,那清雅的荷韻,已然是今日采風最溫柔的序曲。 陳春華/攝 七點四十分左右,我們轉而驅車前往“醇天然葡萄酒莊園”。當車駛入豫南的青山綠水間,眼前的景象讓我們不禁感嘆:這里,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的信陽市平橋區(qū)五里辦事處郝堂村。而支撐起這“最美”名號的,竟是一場由“紫色”——葡萄帶來的華麗蛻變。 張永慶/攝 作為采風者,我們好奇地走進這片紫色海洋。腳下的山路蜿蜒,兩旁是連綿的葡萄園,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芬芳和葡萄的甜香。但更吸引我們鏡頭的,是這片田園牧歌里生動的細節(jié):山坡上,幾只土雞正悠閑地踱步,時而低頭啄食,時而警惕地張望;不遠處,幾只鴨子搖搖擺擺地走下山坡,向著溪流的方向“嘎嘎”叫著,完全不受葡萄園和酒廠忙碌氛圍的影響。這種人與自然、家禽與作物和諧共處的景象,是城市里難以尋覓的生機與活力。 張永慶/攝 酒廠就坐落在山腳下的這片綠色環(huán)抱之中。遠遠望去,現(xiàn)代化的廠房與周圍的青山綠水、紫色的葡萄架融為一體,并不突兀。我們被允許進入?yún)⒂^。1800平方米的廠房內,國際一流水平的果酒生產線安靜地待命,玻璃罐里,葡萄汁將在冬季開始它的神奇發(fā)酵之旅。500平方米的保鮮庫里,整齊排列的橡木桶和成箱的酒瓶,仿佛在沉睡中醞釀著未來的醇香。這里生產的白蘭地、干紅、信陽毛尖葡萄酒……琳瑯滿目,每年可達600多噸的產能,讓這個寧靜的山村充滿了活力。我們真切感受到,這里不僅是在釀酒,更是在用科技和匠心,將土地的饋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 張永慶/攝 看著這些,我們不禁想起大賽的主題。這個“醇天然葡萄酒莊園”,本身就是一幅生動的鄉(xiāng)村新圖景。從“荒山”到“果園”,從“果實”到“美酒”,這場“紫色”蛻變,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變化,更讓鄉(xiāng)村煥發(fā)了新的生機。這里獲得的“農業(yè)產業(yè)化省重點龍頭企業(yè)”、“國家級示范合作社”等榮譽,印證了它作為鄉(xiāng)村振興典范的地位。 茍松林/攝 作為采風者,我們手中的相機不停地記錄著:記錄下雞鴨滿山的靈動,記錄下葡萄架下的悠閑,記錄下現(xiàn)代化廠房里的有序,記錄下員工臉上洋溢的滿足。這些畫面,交織出郝堂村獨特的“紫色”鄉(xiāng)愁——既有田園牧歌的韻味,又有產業(yè)興旺的底氣。我們不僅要捕捉荷花的風姿,更要定格下像這里一樣的鄉(xiāng)村新貌,記錄下科技興農的細節(jié),感受鄉(xiāng)村振興帶來的新氣象。我們相信,這香醇的酒香,連同我們鏡頭下的這些瞬間,都將飄向更遠方,向人們講述一個關于美麗鄉(xiāng)村的“紫色”傳奇,講述那些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萬般愜意與無盡余味,讓這份“紫色”鄉(xiāng)愁,成為更多人心中溫暖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