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參崴要塞的建筑風格獨特,是一座典型的軍事要塞建筑,包括了城堡、炮臺、城墻和壕溝等防御設施,展現(xiàn)了當時的軍事工程和防御戰(zhàn)術。</p><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博物館內參觀各種展示和展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戰(zhàn)爭經歷,使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歷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坐落在金角灣入口處的小山上,被樹木隱蔽,從碉堡平臺可俯瞰海灣全景,感受其作為海防要塞的戰(zhàn)略位置。</p><p class="ql-block">部分地下掩體和炮臺坑對游客開放,可深入內部探索彈藥庫、通訊室等設施,仿佛置身于真實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海參崴要塞博物館,位于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金角灣右側半島,其前身是19世紀末建成的319號海岸炮臺,現(xiàn)為俄羅斯歷史古跡和建筑遺產。</p><p class="ql-block">這座博物館以軍事防御為核心,完整保留了沙俄至蘇聯(lián)時期的海岸防御體系,是了解海參崴作為東方要塞歷史的絕佳場所。</p> <p class="ql-block">炮臺始建于1862年,最初為木結構滑膛炮陣地,后經多次升級改造。1880-1883年,建造了永久炮臺,裝備9英寸和11英寸岸炮;1896-1901年,改建為混凝土結構,配備可360度旋轉的海岸炮和諾登菲爾德速射炮。</p><p class="ql-block">炮臺在蘇聯(lián)內戰(zhàn)期間廢棄,1923年解除武裝,1988年開始修復,1996年正式成為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建,由多個連通的地下掩體、彈藥庫和露天炮位組成,至今仍能看到二戰(zhàn)時期的防空設施和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展品與展覽, 軍事裝備,室外展區(qū)陳列著沙俄至蘇聯(lián)時期的岸防炮、坦克、高射炮等,包括1935年式130毫米艦炮B-13-3С、1941年式85毫米通用艦炮等,部分展品可近距離觸摸或登上去拍照。</p> <p class="ql-block">?室內展廳通過模型、照片和文物(如勛章、無線電設備、下水道系統(tǒng)模型)展示海參崴的軍事發(fā)展歷程,包括日俄戰(zhàn)爭、蘇聯(lián)革命戰(zhàn)爭和二戰(zhàn)時期的防御體系。</p> <p class="ql-block">自1997年起,博物館恢復了自1914年延續(xù)的中午鳴放禮炮傳統(tǒng),每天12點可體驗這一歷史儀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謝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