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甘南游最后一天:看劉家峽大橋、賞黃洮交匯處、觀黃河母親雕塑、覽百年中山老橋~2025年6月18日</p> <p class="ql-block">劉家峽水電站,中國水電工程的搖籃,是我國自行勘測設(shè)計、設(shè)備制造、施工安裝、調(diào)試管理的第一座百萬千瓦級的大型水電站,新中國水電事業(yè)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劉家峽大橋于2013年12月25日建成通車。大橋全長568米,橋面寬15米,當(dāng)?shù)厝怂追Q“奔馳溝大橋”,是西北地區(qū)跨度最大的懸索橋。</p> <p class="ql-block">橋塔造型融入了伊斯蘭民族文化元素,與周邊紅巖綠水形成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大橋兩岸設(shè)觀景臺,可俯瞰劉家峽水庫綺麗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高峽出平湖”</p> <p class="ql-block">劉家峽大橋是折達(dá)公路的關(guān)鍵工程,大橋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區(qū)域交通能力。該橋還兼具功能性與觀賞性,是我國黃河流域的標(biāo)志性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折達(dá)公路起點臨夏市折橋鎮(zhèn),終點蘭州市西固區(qū)達(dá)川鎮(zhèn),全長約八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里的一座亭子:多彩東鄉(xiāng)</p><p class="ql-block">丹霞奇峰平湖步步勝景耀隴中</p><p class="ql-block">貢羊甜杏油馓樣樣美食出東鄉(xiāng)</p><p class="ql-block">抱柱聯(lián)下聯(lián)里的“貢羊”,指的是東鄉(xiāng)貢羊是東鄉(xiāng)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羊肉,歷史上曾是皇家貢品,以其肉質(zhì)細(xì)嫩,不膻不膩著稱。</p> <p class="ql-block">離開劉家峽大橋,驅(qū)車到黃洮交匯處。</p> <p class="ql-block">黃洮交匯是指黃河與洮河在甘肅永靖劉家峽水庫上游交匯形成的自然奇觀,以“一清一濁、一綠一黃”的涇渭分明景象著稱,被譽(yù)為“二龍戲珠”或“鴛鴦鍋”。</p> <p class="ql-block">黃河(碧綠色)與洮河(混濁黃色)在此呈“Y”字形交匯,形成清晰的涇渭分明的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造成這種奇觀景象的原因是黃河上游因水質(zhì)清澈呈現(xiàn)碧綠色,而洮河因水土流失嚴(yán)重,呈現(xiàn)混濁黃色,兩者碰撞后,形成強(qiáng)烈的視覺對比!</p> <p class="ql-block">碧綠色的“蝙蝠”?</p> <p class="ql-block">登觀景臺必須換上一次性的鞋套。</p> <p class="ql-block">奇特的地質(zhì)地貌</p> <p class="ql-block">下一個景點~黃河九曲第一灣</p><p class="ql-block">又叫四川若爾蓋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qū),地處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是中國第一大高原沼澤濕地,國家4AAAA級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qū)正式開園納客。</p><p class="ql-block">海拔:3434米</p><p class="ql-block"> 三生三世 不離不棄</p> <p class="ql-block">這尊雕塑不知道名稱,既沒有介紹,網(wǎng)上也查不到。(暫且稱之為“黃河母親”吧)</p> <p class="ql-block">這種綠色屋頂?shù)乃聫R是甘南寺廟近代擴(kuò)建建筑的特色,可能是與漢地建筑風(fēng)格融合相關(guān)。</p> <p class="ql-block">下午趕到了蘭州市,馬不停蹄地參觀了百年老橋~中山橋。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于蘭州市白塔山下。</p><p class="ql-block">橋碑題字為書法家趙正(別名黎泉),其隸書作品蒼勁渾穆,1992年9月1日立于中山橋旁。</p> <p class="ql-block">中山鐵橋 百年紀(jì)念碑</p><p class="ql-block">中共蘭州市委 蘭州市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大橋由美國橋梁公司設(shè)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p> <p class="ql-block">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動工,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jì)念孫中山先生始稱“中山橋”。</p> <p class="ql-block">大橋長233.5米,總寬8.36米,為四墩五孔,每孔跨徑45.9米。</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2019年4月12日,入選“中國工業(yè)遺產(chǎn)保護(hù)名錄”。</p> <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整個西北地區(qū)第一座引進(jìn)外國技術(shù)建造的橋梁,在我國建筑歷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體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上洋務(wù)運動時間建筑發(fā)展史的風(fēng)格、流派、特征。2004年,蘭州市對大橋進(jìn)行了最徹底最大規(guī)模的維修加固,結(jié)束了其近百年的通車歷史,變?yōu)橛谰眯圆叫袠颍蔀樘m州旅游的標(biāo)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每晚八點,夜幕降臨,華燈璀璨,鐵橋被五彩斑斕的燈光點亮?xí)r,仿佛時間凝固,人們紛紛駐足欣賞這流動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蘭州的非遺項目:羊皮筏子、滾燈、黑陶制作、剪紙、皮影戲、馬勺臉譜、太平鼓舞、八門拳、纏海鞭桿、曲子戲、硬猴子舞、獅子整桿。</p> <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蘭州之名,始見于隋開皇初,大業(yè)初,府廢,改為金城郡,。從此,人們就把金城、蘭州并稱了。</p> <p class="ql-block">北周?金城津舊址</p><p class="ql-block">2009年3月 蘭州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金城津的設(shè)立,是為了加強(qiáng)河隴地區(qū)的防御,防止吐谷渾與突厥的侵?jǐn)_。</p> <p class="ql-block">來蘭州,《讀者》是繞不開的話題。2004年,蘭州市正式以放行量最大的期刊《讀者》命名了一條街道。以一本雜志名稱命名街道在國內(nèi)是不多見的。80、90年代,《讀者》的知名度遠(yuǎn)高于蘭州這座城市。2003年,雜志月發(fā)行量突破800萬份,穩(wěn)居中國9000多種期刊放行量之首,成為繼美國《讀者文摘》《國家地理》《時代周刊》之后世界放行量第四、亞洲第一的綜合性期刊!</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園~蘭州市打卡地之一,1958年,改建發(fā)展為山地公園,1960年,白塔山公園全面開放,1963年,公園實行售票入園。園內(nèi)遺存有白塔寺、法雨寺、鳳林香裊牌坊等。</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是白塔山公園代表性建筑,位于白塔山山頂之上。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占地面積1500平米。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三年(1715年)。</p> <p class="ql-block">九曲安瀾~~公園入口牌匾題詞,寓意黃河水勢平穩(wěn)、國泰民安。九曲,指黃河的蜿蜒曲折,安瀾意思是波瀾平靜,整體意思表達(dá)對黃河安寧、造福百姓的美好祈愿!</p> <p class="ql-block">鳳林香裊 秀映三臺~~一座建于清代的古牌坊的題額,分別指向自然景觀的禪意和對文運昌盛的期許。</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據(jù)記載為紀(jì)念一位赴蒙古覲見成吉思汗卻病逝于蘭州的西藏薩迦派高僧而建。</p> <p class="ql-block">白塔塔高17米七級八面,通體白色,綠頂圓基,檐角懸風(fēng)鈴,兼具藏傳佛塔與中原密檐塔風(fēng)格,歷經(jīng)地震仍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藏有《岣嶁碑》及《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記》等。</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曾是古代軍事要沖,山下金城關(guān)是漢代絲綢之路咽喉。</p><p class="ql-block">白塔與黃河鐵橋共同成為蘭州標(biāo)志性景觀,入選“蘭州八景”之“白塔層巒”。</p> <p class="ql-block">黃河之濱也很美~~不僅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還有其它旅游項目吸引游客。</p> <p class="ql-block">蘭州市地勢屬于“兩山夾一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蘭州市區(qū)穿城而過,形成獨特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黃河母親雕塑</p> <p class="ql-block">情系母親河~~黃河雕塑長廊</p><p class="ql-block">蘭州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二〇一六年五月八日</p> <p class="ql-block">黃河母親雕塑~是由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創(chuàng)作,象征著黃河的慈愛和偉大。游客絡(luò)繹不絕,排大隊拍照。</p> <p class="ql-block">(網(wǎng)絡(luò)截圖)為的是能更好地欣賞雕塑的藝術(shù)魅力。</p><p class="ql-block">1987年,大型城市雕塑《黃河母親》(花崗巖)獲全國首屆城市雕塑優(yōu)秀獎。</p><p class="ql-block">據(jù)說,八十年代正是計劃生育時期,雕塑家為了母親懷里的孩子的性別,犯了難了,雕刻個男孩吧,怕說重男輕女,雕個女孩吧,又怕說重女輕男。后來干脆讓孩子趴在母親懷里,光露出屁股……</p> <p class="ql-block">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雕塑</p><p class="ql-block">此乃蘭州黃河風(fēng)情線上一處景點,表現(xiàn)出唐僧騎著白龍馬,悟空在前引路,八戒手持釘耙,沙僧肩挑行李,一行四人正跋涉在取經(jīng)路上。</p> <p class="ql-block">長廊邊的花花草草蠻喜人的</p> <p class="ql-block">黃河風(fēng)情線全長152公里,是黃河穿城而過的獨特饋贈。沿途風(fēng)景如畫,人文薈萃,主要景點包括黃河鐵橋、黃河母親雕塑、水車博覽園等。</p> <p class="ql-block">蘭州黃河羊皮筏子~俗稱排子,為古代“革嚢”的一種,黃河沿岸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和水上運輸工具。洪水期間可日行100千米,枯水期日行65--70千米。其特點是只能順流而下,不可逆流而上,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說法。駕駛皮筏的水手俗稱“筏客子”。筏子是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組成,有大有小。最大的由600多個羊皮帶扎成,小的用10多個扎成,適合短途運輸。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歷史,已經(jīng)成為旅游觀光的一大亮點。</p> <p class="ql-block"> 一 鴻 在 天</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六月三十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