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Monemvasia看完日出,回到酒店吃過早餐,就開始了這天的探索Mani半島的行程。在計劃這段行程時有些糾結(jié),Mani半島屬于希臘的最南疆,開發(fā)的晚,道路崎嶇坎坷,尤其是半島的東部。一開始準(zhǔn)備放棄東部地區(qū),去旅行比較成熟的西部地區(qū),但是總是有些不甘心,最后拍板還是走環(huán)繞半島的東西都包括在內(nèi)的路線,事實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p><p class="ql-block">遠遠的雪山和近處的碧綠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的新建的很有特色的東方正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大片的橘園。</p> <p class="ql-block">希臘的橘子太好吃啦</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是Dimitrios Shipwreck,一艘擱淺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的著名貨船殘骸,位于拉科尼亞地區(qū)(Laconia)的 Valtaki Beach,距離 Yíthio(Gythio) 鎮(zhèn)約5公里北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遠遠的沉船給人一種迷幻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艘船名為 Dimitrios, 原為一艘 全長67米的貨船。據(jù)稱在 1981年12月因技術(shù)故障(或據(jù)其他說法是走私香煙失?。┍黄锐?cè)隚ythio港。后因經(jīng)濟問題或法律糾紛遭棄置,幾天后被海浪沖上 Valtaki Beach 沙灘。從此再也沒有移走,成為一處天然的“海邊雕塑”。</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沉船成為了涂鴉藝術(shù)品了。</p> <p class="ql-block">Selinitsa Beach</p> <p class="ql-block">寧靜、美麗的海灘在希臘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Mani半島環(huán)線的起點。Gytheio是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拉科尼亞地區(qū)最迷人的沿海小鎮(zhèn)之一,也是通往瑪尼半島(Máni) 的門戶城市。這里風(fēng)景優(yōu)美,歷史悠久,散發(fā)著一種恬靜、傳統(tǒng)而略帶浪漫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又一典型的東正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Marathoníssi 島由連接大陸的長堤步行即達,這里有Tzanetákis 塔樓。</p> <p class="ql-block">還有燈塔。</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沿東岸前行,我們了解一下為什么說Mani半島是希臘的極具特色的南疆。</p> <p class="ql-block">馬尼半島位于伯羅奔尼撒南部,是一個崎嶇、與世隔絕的地區(qū),以其荒涼的景觀、石砌塔樓和馬尼人(Maniot)獨特的文化而聞名,當(dāng)?shù)厝俗苑Q是古代斯巴達人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馬尼半島構(gòu)成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海岸線的中央分支,從泰格特斯山脈 (Taygetos Mountains) 一直延伸到泰納羅角 (Cape Tenaro / Matapan)——馬尼半島是希臘本土(也是整個歐洲大陸,除西班牙外)最南端的陸地——確實有“世界盡頭”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片崎嶇的土地將粗獷的自然美景與極其強烈的獨立文化認同感融為一體,為我們提供了超越常規(guī)旅游路線的地道希臘體驗。</p> <p class="ql-block">半島是泰格特斯山脈的延伸,其最高峰“先知以利亞峰”(Profitis Ilias) 海拔 2,407 米。這種崎嶇的地形使得許多村莊直到近幾十年才變得可通達 。</p> <p class="ql-block"> 這片半島被厚重的山脈環(huán)繞,與希臘其他地區(qū)隔絕,自古以來一直是戰(zhàn)爭和災(zāi)難時期避難者的避風(fēng)港。馬尼是希臘唯一一個從未完全被奧斯曼帝國征服的地區(qū),并最終成為1821年希臘獨立革命的搖籃。</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區(qū)的激烈歷史留下了一片既荒涼又壯麗的景觀。山脈邊緣的梯田暗示著往日更為廣泛的農(nóng)耕生活,而過去兩百年來,橄欖一直是馬尼地區(qū)唯一的出口產(chǎn)品。</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區(qū)在中世紀(jì)以“多塔馬尼”著名(Maina Polypyrgos),塔樓用于家族防御。</p><p class="ql-block">這里是Lagia村莊。</p> <p class="ql-block">Lagia拉吉亞曾是泰納隆地區(qū)的一個重要地方中心,歷史上由多個家族組成,每個家族擁有自己的教堂和塔樓,反映出馬尼地區(qū)強烈的宗族競爭。</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教堂(Church of the Assumption)建于19世紀(jì)早期,由村民自發(fā)籌建。教堂內(nèi)保存有精美的壁畫,外部設(shè)有一座帶陽臺的塔樓。</p> <p class="ql-block">村莊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布滿了由石頭建造的住宅和防御塔樓,這些建筑大多建于希臘獨立戰(zhàn)爭之后,與周圍荒涼干燥的地貌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拉吉亞狹窄而幾乎廢棄的街巷中,仿佛穿越回了過去。這里寂靜悠遠,只有陽光和遠處海浪的聲音打破沉寂。</p> <p class="ql-block">人口近年來持續(xù)減少,目前常住居民估計僅有12人左右,而1975年時還有約24人居住。</p><p class="ql-block">如今,多數(shù)歷史塔樓已無人居住,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靜靜佇立在陽光下。</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無花果樹</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南下,來到這個 viewpoint,一眼看兩個海灣,奇妙無比。</p> <p class="ql-block">右邊的海灣</p> <p class="ql-block">左邊的海灣</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美景不斷</p> <p class="ql-block">也許是現(xiàn)在路修的不錯了,沒有感覺到很難開的路。</p> <p class="ql-block">碧海藍天</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希臘大陸最遙遠的角落——</p><p class="ql-block">特納羅角(Cape Tenaro)。</p> <p class="ql-block">特納羅角(Cape Tenaro,又稱Cape Matapan)——希臘“陸止于此”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了一個半小時的trail,前往“世界盡頭”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這里曾有哈迪斯(冥王)的海底洞穴,并建有一座海神波塞冬的神廟與神諭所(如今遺址上建有一座基督教堂)。我們?nèi)钥商剿鞴糯鶷enaron城的遺跡(《伊利亞特》中提及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路鮮花盛開,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燈塔尖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希臘本土和整個巴爾干半島的最南端。多元素融合了海岸絕景、神話傳說與古代遺址成為三位一體的絕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燈塔由法國人于1882年建造,并于1887年啟用。石頭塔高16米,建在守?zé)羧朔课葜稀?lt;/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沿西線北上,環(huán)繞Mani半島的最南端已經(jīng)完成。</p> <p class="ql-block">又見塔樓</p> <p class="ql-block">西線的景色也很美,但是覺得不如東線的景色壯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西亞</span>Vathia, 建于懸崖上的石頭塔樓群,形成如同“城堡”的古村落,被譽為 Mani 傳統(tǒng)塔樓建筑的極致代表 。如今,瓦西亞幾乎無人居住。那些曾令人望而生畏的塔樓如今已成了幽靈般的廢墟,靠木板和鋼纜支撐勉強不倒。</p> <p class="ql-block">Gerolimenas小漁村</p> <p class="ql-block">在 19 世紀(jì)以前,村莊難以到達,主要靠海路聯(lián)系,直到 1970?年代才通車。</p> <p class="ql-block">阿雷奧波利(Areopoli)是內(nèi)馬尼(Inner Mani)地區(qū)事實上的首府。</p> <p class="ql-block">城名源自希臘戰(zhàn)爭之神“Ares”,1912年正式命名。在1821年3月17日,這是希臘革命最早宣告起義的地方之一,Petros?Mavromichalis 在 Taxiarchon 廣場高舉革命旗幟 。</p> <p class="ql-block">石頭教堂</p> <p class="ql-block">老城教堂Taxiarches 教堂擁有五層鐘樓。</p> <p class="ql-block">一家熱門海鮮餐館——Black Pirate Fish Tavern,網(wǎng)評很好,漁船上捕撈的當(dāng)天鮮魚直接供應(yīng)。</p> <p class="ql-block">因為是淡季,我們來的時間又很早,所以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路上又在Μανι?τικα Αρτοποι?ματα(直譯為“Maniatika 傳統(tǒng)面包點心”)停了一次,買了不少小零食。這里為 Areopoli 最古老面包店之一。</p> <p class="ql-block">從正宗木爐烘焙、純手作 travichtes 和 lallagia,以至于節(jié)慶式的 Diples 和奶派,盡顯 Mani 食俗與風(fēng)味。</p> <p class="ql-block">我們最喜歡的兩種:Travichtes是Mani地區(qū)特有的咸面團小食,類似小舟形油炸餅。Lallagia(拉拉吉亞):油炸面條,可甜可咸,</p> <p class="ql-block">接近黃昏時分,我們到了這天的目的地卡達米利Kardamyli,這里是西 Mani 行政中心所在社區(qū) 。</p> <p class="ql-block">《伊利亞特》中,阿伽門農(nóng)曾用卡達米利作為回歸戰(zhàn)場給阿基琉斯的諾言之一,古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這座小鎮(zhèn)以其寧靜的海灘、橄欖樹林、傳統(tǒng)石砌建筑和悠久的歷史而聞名,是外馬尼(Outer Mani)地區(qū)的亮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卡達米利(Old Kardamyli):小鎮(zhèn)的山坡上有保存完好的馬尼塔樓(Mani towers),如穆爾齊諾斯家族塔樓(Mourtzinos Tower),現(xiàn)為小型博物館,展示馬尼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們爬上塔樓,靜靜的欣賞夕陽下的美景,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