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h1><h3>【又一村】攝圖漫筆</h3><br> <font color="#167efb"><b>《千年一嘆》覓回音(33)</b></font><br><br><h3>【昵 稱】又一村<br>【美篇號】1358843</h3><br><b><font color="#9b9b9b">三.以色列篇</font></b><br><div><b><font color="#9b9b9b"><br></font></b></div> <br><h1><b><font color="#167efb">十三. 安曼——建在七座山丘上的城市(上)</font></b></h1> <div> 安曼是一座山城,安曼城市現(xiàn)已擴(kuò)展到14個安曼山,著名的有安曼山、侯賽因山和勒維伯得山等。最高處海拔918米。 城堡山,是安曼的制高點(diǎn),曾是公元前11世紀(jì)阿蒙王國的都城,歷經(jīng)羅馬、拜占庭、阿拉伯帝國的統(tǒng)治,如今僅剩殘垣斷壁,卻仍能讓人感受到三千年的滄桑巨變。余秋雨在《千年一嘆》中對約旦安曼城堡山的描寫充滿了對歷史層積與文明興衰的沉思。<br><br> </div> <br> 城堡山是安曼最高的一座山丘,也是最古老的七座山丘之一,是安曼的制高點(diǎn),它曾經(jīng)是安曼最初的要塞,與安曼的歷史息息相關(guān)。早在公元前13世紀(jì),城堡山周圍居住一群信奉阿蒙—太陽神的部落。到公元前11世紀(jì),阿蒙人建立了拉巴斯?阿蒙王國,就把首都建立在城堡山上,當(dāng)時人們把首都稱為“阿蒙”,后來逐漸演變成安曼。城堡山自阿蒙人后均為歷代城市的中心,其殘存的文物古跡反映了各個歷史年代的面貌。<br><br> <br> 清晨5點(diǎn)起床,去安曼城堡山拍日出,半個小時就上了城堡山山頂。但見天色灰暗,只有地平線處有一點(diǎn)桔色,預(yù)示著東方,云層濃厚,不下雨已經(jīng)是上上大吉了。 <br> 城市建筑在周圍7座小山崗上,隨著山勢起伏,街道兩邊式樣各異的樓房從山下到山上整齊地排列著。在古城堡的斷墻殘垣的映襯下,舊城區(qū)充滿著濃厚的阿拉伯風(fēng)土氣息,這里保存有很多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斗獸場、露天劇場、老宮殿、清真寺歷歷在目城堡山也是俯瞰安曼市區(qū)最好的地點(diǎn)。登上山頂,整個安曼一覽無余,市區(qū)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展開在眼前,老城的這根旗桿據(jù)說是全世界最高的國旗旗桿,足有187米高。<div><br><br></div> 城堡山景點(diǎn)要八點(diǎn)半才開門,沒有日出可拍,因此有兩個小時可以在山頂閑逛。我沿著城堡山的城墻邊緣,一直走到盡頭,找個位置,安靜地坐一坐。身后是千年古跡,前面是今日安曼,歷史和現(xiàn)實在這里匯合糾纏。 <br> 安曼是個山城,山頂上老城區(qū)的街巷異常冷清,近乎死寂,只有上學(xué)的兒童三五結(jié)對,蹦蹦跳跳,從身邊走過.<div><br></div> <div><br></div><br><div> 街邊的墻面都是亂七八糟的涂鴉。感覺這是一個有點(diǎn)混亂的城市。街上幾乎見不到休閑和娛樂的市民,偶有擦肩而過的行人,眼神也是冷漠的,也不夠友善,難道與安曼曾經(jīng)多次遭到外來的侵略有關(guān)?<br><br></div> <div><br></div> 天色陰沉沉的。一架大型轟炸機(jī)在頭頂掠過,戰(zhàn)爭的陰云似乎在約旦的上空久久未散。<div><br></div> <br> 我喜歡鳥瞰一個城市的風(fēng)光,據(jù)說在山頂可以俯瞰死海和約旦河谷,天氣晴朗時可眺望耶路撒冷。老天有眼,在8:00時分,頭頂終于開亮,陽光在云層的縫隙中穿行,把山腳下的城市變得忽明忽暗,層層疊疊千變?nèi)f化,陰天的城市是睡著的,是平面的,在陽光下他變成立體的,站立了起來。<div><br></div> <br> 從安曼古城上看安曼老城, 侯賽因的行宮和巴勒斯坦難民營。層層疊疊的山坡上布滿樓房,密密麻麻,如火柴盒似的。由于大都是用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白色大理石來建筑,放眼望去,這座城是一片白色,有西亞的“白城”之稱。樓的密度很大,特別是舊區(qū)。街道隨著山勢蜿蜒起伏,坡度不小,對開車的人要求很高。兩邊的房子從山下往山上鋪展,鱗次櫛比,白色民房蒙上了灰,變成了沙漠的顏色。 <br> 古羅馬劇場坐落于安曼城堡山腳下的老城區(qū),建于公元2世紀(jì),整個建筑依山而臥,設(shè)計風(fēng)格與約旦杰拉什的古羅馬劇場極其相似,可容納6000人。劇場呈圓形,建造者在修建過程中充分利用了聲學(xué)原理,不論坐在劇場何處,舞臺上歌唱、朗誦、講演的聲音均可清楚地聽到??陕犚娮约旱穆曇粼陬^頂上回蕩。<div><br></div> <br> 城堡山目前殘存的地面建筑包括了羅馬時期的海格力斯神廟,伍麥耶時代的艾米爾宮殿群,以及一座拜占庭教堂??脊虐l(fā)掘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羅馬、拜占庭以及早期伊斯蘭教的遺物。<br> 海格力斯神廟建于公元161~166年,是馬庫斯?奧里利烏斯大帝再為時修建的。建立于公元4世紀(jì)的拜占庭教堂,雖殘缺不全,但依稀可見它昔日的壯觀。最值得一提的是,遺址之上,幾根科林斯巨石圓柱,擎天而立,直入云霄,兩圓柱間高高架著海格力斯神廟的巨石橫梁,上千年托舉在安曼的最高點(diǎn)上,無論狂風(fēng)暴雨,電閃雷鳴,它都巋然不動。<div><br></div> <br> 在城堡山周圍,用大塊石頭建成了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的要塞或了望塔,昔日城堡,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剩下斷壁殘垣。一切的輝煌都成為過去,只有巨大的羅馬石柱高高聳立在安曼山上,給人們講述著這里的故事。<br><div><br></div> <br> 站在山頂俯瞰安曼,余秋雨注意到城市的白色建筑群與遠(yuǎn)處的古羅馬劇場形成時空交錯——劇場依山而建,至今仍能完美運(yùn)用聲學(xué)原理舉辦演出,而城堡山卻只剩下“碎石與柱基”。他沉思道,歷史總是選擇性地保存某些片段,而更多的文明“像被風(fēng)沙撫摸的石頭”,沉默地見證征服與遺忘。<div> 而阿拉伯伍麥葉王朝的宮殿廢墟,則讓他聯(lián)想到文明更迭的必然性:<font color="#9b9b9b"><i>“臺階湮沒了,殿身猶在;高塔被淤沒底層,仍然巍然不摧。“</i></font>最終,他以侯賽因國王簡樸的陵墓為喻,感嘆真正的智慧或許在于“讓輝煌歸于肅靜”,如同這座山,承載無數(shù)王朝,卻最終以廢墟的姿態(tài)教人敬畏時間。</div><div><br></div>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