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再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不客氣地說,整體涉獵層面不少,但浮光掠影泛泛而談竟如清湯寡水,跟多年前第一次讀時文字深奧難懂的感覺完全攻守相異了。想更深了解中國古代哲學,光有面的寬度不行,還需要深度,非深研《易經(jīng)》《道德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幾部經(jīng)典不可。畢竟,就是孔子五十而學易,乃至韋編三絕,到七十才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當今信息時代,還可以古今對應、中外結(jié)合、經(jīng)史一體,這樣才可“執(zhí)大象,天下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