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年5月份的群內活動,由農友傅鎮(zhèn)國、徐芬珍夫婦發(fā)起并作東,由他們在溧陽的朋友楊先生精心安排下,使我們一行36人在天目湖渡過了非常愉快的三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5月12日周一)早上在賓館早餐后,上午前往游覽南山竹海,中午到高山崗吃農家特色菜。午餐后回賓館自由活動,打牌K歌、喝茶聊天或打磕睡休息。下午四點半出去前往打卡漂陽十思園,并在十思園吃溧陽農家菜,晚餐后回賓館休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qū),位于溧陽市戴埠鎮(zhèn)李家園村下場園10號,為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交界之地。距天目湖山水園景區(qū)18千米,景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天目湖景區(qū)”的組成部分,于2000年9月26日建成開放,有“天堂南山、夢幻竹?!敝雷u。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qū)境內有竹子約3.5萬畝,植被覆蓋率達98%以上,因而又有“萬畝竹?!敝Q。</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景區(qū)在其優(yōu)越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礎上,以中國源遠流長的竹文化和壽文化為底蘊,結合古官道、吳越古兵營、黃金溝等人文資源,形成了靜湖娛樂區(qū)、休閑娛樂區(qū)、歷史文化區(qū)、長壽文化區(qū)和登山游覽區(qū)等五大功能游覽區(qū)。主要的景點有靜湖、小鳥天堂、古官道、壽文化廣場、吳越弟一峰、撞鐘祈福等。2013年9月,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qū)榮獲“最佳旅游廣告片”獎。2023年6月10日,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qū)入選江蘇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qū)示范項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山竹海旅游區(qū)是一個集資源利用、生態(tài)保護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景點。山間有潺潺溪流、形態(tài)各異的竹木小屋以及民間傳說中的仙山頭、金牛嶺、古官道、古代軍事遺址等人文歷史。載著熊貓的觀光車,從大門出發(fā),一路在竹海中穿梭,最后到達壽星廣場,沿途欣賞美麗的沿途風光,省力的同時,恍然間仿佛置身于童話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山竹海景區(qū),南山竹海呈現(xiàn)Y形,入口可以乘坐小火車或觀光車到壽星廣場,在壽星廣場分開,一邊乘坐地面纜車去往熊貓館,另一邊去往吳越弟一峰。吳越“弟”一峰,是“弟“而不是“第”,沒有“竹”字頭,是因為這漫山的竹子就是最好的注腳。這里是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交界之地,山頂有口大鐘,供游人撞鐘祈福,所以這吳越“弟”一峰正是“雞鳴三省,鐘鳴六合”的地方。登上吳越“弟”一峰,一覽眾山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三不:不聽不看不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山竹海,世界長壽之鄉(xiāng),南山長壽文化園基地,壽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從中華老壽星到壽星園,從景區(qū)中四處散落的風格迥異的壽字到壽文化長廊,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以壽文化為主題的景區(qū)之一。南山壽翁依托整個山坡而建,兩側山峰是左膀右臂,被稱為中國第一壽星,在其后方的照壁上還有著68種不同字體的壽字。據說景區(qū)內共有100種不同字體的壽字,其余的31種壽字在山上的石塊上容易找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山壽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壽翁高12.8米,用21.8噸純銅鍛造而成,后方萬壽無疆圖展示六十八種不同風格的壽字。拜南山壽翁,福壽延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壽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壽桃是中國神話中可使人延年益壽的桃子?!洞笃接[》卷九六七引漢東方朔(神異經》東北有樹焉,高五十文,其葉長八尺廣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徑二尺二寸,小狹核,食之令人知壽、俗話說,一摸福氣安康,二摸高道厚祿,三摸壽比南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焦尾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據史料記載,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十二年,其間隱居在吳楚交界的溧陽觀山、黃山湖一帶。傳說蔡邕曾在觀山一農家灶堂里搶出一段尚未燒完的青桐木,他依據青桐木的長短、形狀制成一張七弦琴,音色奇絕,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琴名為“焦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天目湖三日游(3) -- 游天堂南山、夢幻竹?!吠瓿?,歡迎各位農友、旅友、美友的關注,并分享、轉發(fā)、點贊。謝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