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次來參觀天津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遇到了他們結(jié)婚一百周年的紀念展,對一個崇敬周總理的我很是珍貴,看到館內(nèi)展出了他們很多圖片與文字資料,拍照留念,并回來整理,完成了這篇紀念他們的美篇,希望他們的愛情故事能夠影響更多的年輕人,讓更多的人擁有正確的愛情觀、家庭觀!</p> <p class="ql-block">此展館是整個紀念館的主展館,參觀順序是,進館后先參觀一樓的周恩來展,然后移步到三樓的鄧穎超展,最后下二樓參觀臨時展,周恩來鄧穎超結(jié)婚一百周年展就位于二樓的兩個臨時展廳。此篇除了兩位偉人結(jié)婚一百周年展,還記錄了三樓鄧穎超女士的展覽,由于時間倉促,只拍了部分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革命伴侶,伉儷情深</b></p><p class="ql-block">此展覽是為了紀念周恩來鄧穎超結(jié)婚100周年。</p><p class="ql-block">他們在五四運動中相識相知,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革命信念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于1925年8月8日,他們結(jié)為一對并肩作戰(zhàn)、患難與共的夫妻。從此,兩人一生相伴50余年,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給后人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話。</p> <p class="ql-block">作為無產(chǎn)階級的他們,愛情和婚姻始終與革命事業(yè)緊密相連,在為共同理想而奮斗的半個多世紀里相互扶持、相互勉慰、患難與共、悲喜分擔。他們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對當今社會依然有重要的教育意義。</p><p class="ql-block">此展覽展出兩位偉人風雨同舟、恩愛愈篤的革命歷程,引導(dǎo)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家庭觀和生活觀。</p> <p class="ql-block">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周恩來、鄧穎超在這場愛國運動中相識;9月16日,為進一步組織和推動天津的愛國學(xué)生運動,由20個男女青年共同創(chuàng)建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覺悟社</span>。圖為覺悟社部分成員的合影,后排右一為周恩來,前排右三為鄧穎超。</p> <p class="ql-block">為進一步探求救國真理,1920年11月7日,周恩來赴歐洲留學(xué);1921年春,周恩來由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八個發(fā)起組之一的旅法中共早期組織。</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和鄧穎超鴻雁傳書于歐亞兩洲,在頻繁的書信往來中,確定了愛情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在決定和周恩來確定戀愛關(guān)系前,曾征求母親楊振德的意見。母親表示“恩來在國外,還是等他回國后再定。”但鄧穎超認為,既然他們志趣相同、心心相印,就應(yīng)該盡快答復(fù)他,不能讓他為此傷神。</p> <p class="ql-block">1924年,周恩來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廣州,擔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圖為1924年7月,國民黨駐法總支部成員歡送周恩來回國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25年7月,鄧穎超奉命調(diào)廣州工作,8月上旬到達廣州。圖為她離開天津前與母親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隨著局勢不斷惡化,周恩來和鄧穎超分別于1931年底和1932年4月來到中央蘇區(qū)。長征期間,周恩來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行動,鄧穎超則支撐著病體在休養(yǎng)連的隊伍中行進。兩人雖同在隊伍里,但平時很難見面。圖為紅軍時期的周恩來。</p> <p class="ql-block">紅軍長征途中,周恩來患上阿米巴肝膿腫,一連幾天高燒昏迷,無法進食,鄧穎超不顧自己身體虛弱,一直守在他身邊精心照顧了三天三夜,直到他脫離危險。圖為1935年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后兩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領(lǐng)導(dǎo)上海工人第三次組裝起義時,鄧穎超正在廣州一家醫(yī)院生產(chǎn),胎兒由于太大,出生后即夭折。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fā),周恩來立即給廣州軍委機關(guān)發(fā)了密電,要求鄧穎超迅速轉(zhuǎn)移至上海,4月15日,廣州發(fā)生清黨事件,正在住院的鄧穎超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離開廣州,輾轉(zhuǎn)抵達上海。由于產(chǎn)后過度緊張疲勞,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權(quán)利。</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與鄧穎超同許多進步的國際友人建立了友誼,在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卓越成就,為奪取抗戰(zhàn)勝利和擴大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國際影響奠定了堅持基礎(chǔ)。圖為1938年夏,他們在武漢會見美國進步記者和作家、《西行漫記》作者埃德加·斯諾。</p> <p class="ql-block">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為了鞏固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周恩來到武漢就合作抗日事宜同國民黨談判,鄧穎超陪同,并協(xié)助工作。圖為他們1938年在武漢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周恩來任書記,鄧穎超為委員。</p> <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周恩來墜馬受傷,經(jīng)中共中央決定赴蘇聯(lián)治療,鄧穎超陪同。到蘇聯(lián)后,周恩來一邊工作一邊治療,并表示“國內(nèi)工作很忙,不允許我長期在國外治療?!彼芙^進一步手術(shù),與次年2月返回國內(nèi)。圖為他們在莫斯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和鄧穎超沒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十分喜愛孩子,關(guān)懷和撫養(yǎng)過許多革命烈士后代。圖為1940年1月15日,他們在莫斯科與革命烈士子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3年6月底,周恩來與鄧穎超返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和中共七大的籌備工作。圖為他們在延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在給周恩來的幾封信中既表現(xiàn)出對當時復(fù)雜局勢的深刻認識,又寄予了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圖為1944年他們在延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由各黨代表和社會賢達參加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周恩來和鄧穎超作為中共代表團成員,為爭取和平、反對內(nèi)戰(zhàn),同國民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圖為參加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中共代表團成員在重慶的合影。左起: 吳玉章、陸定一、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王若飛、秦邦憲。</p> <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3日,周恩來率領(lǐng)中共代表團到達南京開展工作。圖為周恩來鄧穎超在中共代表團駐地梅園新村30號院內(nèi)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在協(xié)助毛澤東部署指揮全國戰(zhàn)略決戰(zhàn)之時,依然關(guān)懷著孫炳文烈士的女兒,即他和鄧穎超的養(yǎng)女孫維世。1948年3月7日,他在信中提到對孫維世的培養(yǎng)教育問題,并囑咐妻子學(xué)會在變動中休息。圖為他們?nèi)说暮嫌啊?lt;/p> <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周恩來到達阜平縣城南莊,出席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試點經(jīng)驗座談會。期間,他見到了分別達一年之久的鄧穎超。隨后,他們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圖為他們1948年夏在西柏坡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周恩來輾轉(zhuǎn)陜北一年多時間里,他們的通信多達18封。這些信件融入了夫妻情、戰(zhàn)友愛,融入了他們?yōu)橥品饨ㄍ恋厮兄频淖巫翁剿骶瘢踩谌肓怂麄優(yōu)橛有轮袊絹矶鴬^力工作的共同心愿。</p> <p class="ql-block">在漫長的革命歲月里,他們始終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他們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終于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圖為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在頤和園排云殿的合影。這是他們夫妻二人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周恩來將其取名為“瞻望未來”。</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1日,周恩來決定利用工作閑暇,以夫妻二人的名義在西花廳宴請民主人士周蒼柏夫婦、史良夫婦及袁雪芬等六位客人,他們均是來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的民主黨派代表。圖為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14日,鄧穎超手書贈給周恩來的詩</p> <p class="ql-block">1988年4月鄧穎超口述的回憶文章《從西花廳海棠花憶起》中的片段,她說:</p><p class="ql-block">“我們的愛情不是簡單的,不是為愛情而愛情,我們的愛情是深長的,是永恒的?!?lt;/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60-70年代,周總理的工作異常繁忙,鄧穎超平時都很難和他見上一面。1970年5月20日,百忙之中的周總理和鄧穎超趁難得的空閑時間拍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1939年胡杏芬撰寫的文章《李知凡太太》中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世紀中國婦女的杰出代表--鄧穎超</b></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lǐng)導(dǎo)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qū)。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事業(yè)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紀中國婦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國父母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鄧穎超(左二)與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xué)院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鄧穎超(前排右二)與天津第一女星補習學(xué)校甲種第一屆畢業(yè)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為支持孫中山北上,中共中央要求各地成立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1924年12月,天津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這是骨干成員的合影,前排左為鄧穎超。</p> <p class="ql-block">1925年8月8日,鄧穎超與周恩來在廣州結(jié)婚。之后,她擔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兼婦女部主任,同時兼任國民黨廣東省婦女部秘書。</p> <p class="ql-block">1946年10月7日鄧穎超致國際婦女會議的信:</p><p class="ql-block">“雖然我不能出席會議,但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偉大事業(yè),我愿和你們共同奮斗到底。為了中國的獨立、和平、民主、統(tǒng)一的事業(yè),我正在此加倍努力。”</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圖為離開延安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參觀時間: 2025年6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