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荊軻刺秦王】</p><p class="ql-block"> 燕國的末代君王燕王喜是個碌碌無為的庸君,但他有個非常勇敢的兒子。</p><p class="ql-block"> 太子丹年輕的時候就被派到趙國做人質,在邯鄲城里結識了少年時代的嬴政,兩人甚至曾是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后來嬴政登上秦王寶座,太子丹又被派到秦國當人質。</p><p class="ql-block"> 太子丹在咸陽受盡欺侮,更擔心著遠方祖國的命運。最終他想辦法逃出秦國,回到燕國,領導燕人抵抗秦國的暴行。</p><p class="ql-block"> 然而小小的燕國有什么資本跟秦國對抗呢?太子丹只好劍走偏鋒,從民間搜集勇士,準備劫持或者刺殺秦王。他認為秦王被殺以后,秦國高層之間的矛盾將會爆發(fā),從而讓六國獲得打敗秦國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有人向他舉薦荊軻。</p><p class="ql-block"> 太子丹暗中把荊軻請來,奉為上卿,讓他過著奢華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7年,趙國滅亡以后,秦國大軍已經推進到燕國邊境。太子丹找到荊軻說:“秦軍即將渡過易水,國家存亡已在旦夕之間,還請先生依計劃行事?!?lt;/p><p class="ql-block"> 荊軻說,要取得秦王的信任,需要兩樣東西:樊於期(wū jī)的頭顱和督亢(gāng)的地圖。樊於期本來是秦國大將,攻打趙國的時候被李牧打敗了,不敢回秦國,只好逃到了燕國,被燕國任用為將軍。秦王大怒,殺了他全家老小,并且一直在通緝他。</p><p class="ql-block"> 而督亢是燕國最富庶的地方,獻督亢的地圖就是說把這個地方割讓給秦國。</p><p class="ql-block"> 殺樊於期相當于燕國政府出爾反爾,太子丹是重情重義的人,他很不情愿,但目前這種情況下也沒別的辦法了。樊於期聽說以后,自盡身亡,把頭顱交給了荊軻。</p><p class="ql-block"> 太子丹又找來徐夫人淬煉的匕首,還讓一個叫秦舞陽的少年跟著荊軻,一切準備就緒以后,告訴秦國,燕國要獻土地請求和解,把荊軻他們送到了易水邊。</p> <p class="ql-block"> 生離死別的時刻已經來到,高漸離擊筑,荊軻悲歌,眾人相和,邊走邊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唱到高亢處,人人怒發(fā)沖冠。</p> <p class="ql-block"> 荊軻一行人來到咸陽以后,遞上國書,不久就接到秦王的邀請函,要他到朝堂上面見秦王。</p><p class="ql-block"> 荊軻帶著秦舞陽來到咸陽宮,荊軻捧著一個匣子,里面盛著樊於期的頭顱,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兩人在兩排武士的刀劍環(huán)伺之下小心翼翼地前進。</p><p class="ql-block"> 還沒走到大殿前,秦舞陽已經嚇得臉色慘白,周圍的秦國大臣們都有點詫異,荊軻依然神色自若地走上臺階。</p><p class="ql-block"> 秦王宣荊軻進殿獻圖,荊軻從秦舞陽手里接過地圖,低頭走進大殿。</p><p class="ql-block"> 根據秦王的御醫(yī)夏無且后來的敘述,當時荊軻捧著地圖來到秦王的案幾前,緩緩把地圖展開給秦王看,展到最后一層的時候,一柄閃亮的匕首赫然出現!</p><p class="ql-block"> 荊軻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拿匕首刺過去,秦王急忙躥向后方,衣袖被扯斷,荊軻刺了個空。</p><p class="ql-block"> 荊軻隨后撲過去,秦王已經跑向了大殿的柱子旁邊,繞著柱子躲避,荊軻在后面緊緊追趕。</p><p class="ql-block"> 按照秦國的規(guī)定,大殿上的侍從們不許帶任何兵刃,沒有君王的命令,下邊帶著兵器的侍衛(wèi)們不能進殿。當時情況太突然,秦王只顧著躲避,忘了叫侍衛(wèi)上來,所以大家在下邊目瞪口呆,竟然沒人敢沖上去保護大王。</p><p class="ql-block"> 這時御醫(y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手里的藥袋扔向荊軻,把荊軻擋了一下,下邊的人們大喊:“大王拔劍!”秦王這才想起自己身上有佩劍,于是拔出來一劍砍傷了荊軻的大腿。</p><p class="ql-block"> 荊軻坐倒在柱子旁,把手里的匕首扔向秦王,秦王一閃身躲開了,拿著佩劍沖上去,把荊軻砍得血肉模糊。</p><p class="ql-block"> 下邊的人們這才一擁而上,把荊軻剁成了肉泥,他們又殺掉外面的秦舞陽。</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暴跳如雷,立即發(fā)動大軍撲向燕國。薊城很快被攻破,燕王喜、太子丹等人帶著手下人逃到遼東,秦國大軍又追向遼東。燕王喜只好殺掉太子丹,把他的人頭送給秦國謝罪。</p><p class="ql-block"> 秦國收下太子丹的人頭后才暫時放過了燕國,讓他們在遼東茍延殘喘,把兵力調向南方去攻打楚、魏兩國。直到五年后的公元前222年,才又調集兵馬回來,一舉滅掉了燕國和代國的殘余勢力。</p> <p class="ql-block">【秦國滅魏】</p><p class="ql-block"> 秦國滅掉韓、趙以后,深入中原核心地帶,魏國已經被秦國四面包圍了。</p><p class="ql-block"> 秦國自始至終沒有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滅魏戰(zhàn)爭,只是在無數次的軍事打擊中逐步吞噬魏國的土地。到最后,魏王控制的地區(qū)只剩下大梁和周圍一些零散的城邑。</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5年,王賁率軍進攻大梁。他讓軍隊挖掘溝渠,引黃河和大溝的水沖向大梁。三個月之后,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假只好出城投降。秦國殺掉魏王假,然后滿城追殺魏國的王族公子們,連襁褓中的嬰兒都不放過,王孫貴族的鮮血染紅了大梁城。</p><p class="ql-block"> 魏國至此滅亡。</p> <p class="ql-block">【王翦滅楚】</p><p class="ql-block"> 秦國在攻打燕國、追殺太子丹的戰(zhàn)役中冒出一位功勛卓著的少年將領——李信,秦王政非常賞識他,想讓他做滅楚之戰(zhàn)的主帥。</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兵馬?”</p><p class="ql-block"> 李信回答:“給臣二十萬人足矣?!?lt;/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又問王翦同樣的問題,王翦回答:“非有六十萬人不可?!?lt;/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淡淡一笑:“王將軍果然老了,還是讓年輕人帶兵吧?!庇谑欠纸o李信和蒙武二十萬兵馬,讓他們去攻打楚國,讓王翦回家養(yǎng)老。</p><p class="ql-block"> 李信單獨帶兵攻打鄢郢,蒙武帶兵殺向東部的城父。戰(zhàn)爭進行得很順利,鄢郢的楚軍一觸即潰,李信隨后趕向東部去跟蒙武會合,準備共同進軍壽春。</p><p class="ql-block"> 就在他以為鄢郢已經平定,大搖大擺往東走的時候,楚國的昌平君和大將項燕卻帶領兵馬悄悄跟在他后面,連跟了三天三夜,趁秦軍不留意的時候發(fā)起突襲,一舉擊潰秦軍,取得了六國對秦國的最后一場大勝。李信的軍隊大敗而逃,撤回秦國。</p> <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大驚,連夜驅車趕到王翦養(yǎng)老的地方,親自向王翦道歉。王翦再度披掛出山,帶領六十萬大軍殺奔楚國。</p><p class="ql-block"> 王翦不跟楚軍硬拼,而是命令秦軍筑起深溝高壘,堅守不出,不管外面的楚軍怎么挑戰(zhàn)都不理。</p><p class="ql-block"> 外面的楚軍看到秦軍長期不出戰(zhàn),已經開始撤走兵馬,準備到東部去,王翦派軍隊悄悄跟在后面,趁敵人不注意的時候發(fā)起突襲,一舉打敗了楚軍,并且斬殺昌平君,楚國最后的名將項燕也在這次戰(zhàn)役中陣亡。</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3年,壽春陷落,末代楚王負芻被俘虜,楚國滅亡。</p> <p class="ql-block">【齊國的屈辱下場】</p><p class="ql-block"> 齊國人早已丟失了血性。秦國四處出擊的時候,他們厚顏無恥地跟在秦人后面當馬屁精,對各個兄弟國家的呼救聲置若罔聞,甚至每當秦國滅掉一個國家,齊王建都會派人去咸陽朝賀。齊國的大臣們也都在為自己留后路。他們異口同聲地勸齊王建不要招惹秦國,甚至不要發(fā)展軍備,以免激怒秦國,昏庸無能的齊王建竟然完全相信了他們的話。</p> <p class="ql-block"> 當五國都被秦國消滅以后,齊國才忽然發(fā)現自己已經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身旁是秦國這只猛虎,正在磨牙吮血。 </p><p class="ql-block"> 秦國滅楚之后,順勢往南征服百越部落,又向北,滅掉已經奄奄一息的燕國和代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派王賁領兵,從原來燕國的南部攻入齊國,兵臨臨淄城下。</p><p class="ql-block"> 到這一步,齊人的血性還是沒有激發(fā)起來,朝廷上下沒有一個人愿意出來抵抗侵略。</p> <p class="ql-block"> 秦國宣布,只要齊王建投降就給他五百里的封地。相國后勝早已經被秦國收買了,拼命攛掇齊王建投降。齊王建懵懵懂懂地在大臣們的簇擁下開門迎接秦軍入城,曾經的東方霸主就以這樣恥辱的方式湮沒在了歷史塵埃里。</p><p class="ql-block"> 不料秦王政隨后就翻臉,不給齊王建和他的家族任何優(yōu)待,把他遷到共地,丟進一片松柏林里,任他自生自滅。齊王建不久就餓死在了那里,成為六國民眾口中的笑料。</p> <p class="ql-block"> 那些征伐四方的沙場男兒,那些氣吞萬里的英雄豪俠,終于化作史書里的塵埃,只留下一縷忠魂供后人憑吊。</p>